《Nature》子刊刊登西安交大一附院馬現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3月31日,國際著名綜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西安交大一附院馬現倉教授團隊精神分裂症腸腦軸機制研究的又一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Metagenome-wide association of gut microbiome features for schizophrenia》。

《Nature》子刊刊登西安交大一附院馬現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對未用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宏基因研究,在菌種水平鑑定了多種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菌種,並結合單菌移植技術進一步驗證發現精神分裂症富集菌可誘導小鼠出現社會行為缺陷及外周組織神經遞質改變。

據悉,該研究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精神科馬現倉教授團隊和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後簡稱華大基因)賈慧珏研究員團隊合作完成。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單位。一附院朱峰博士為第一作者,王崴博士與華大基因郭銳進博士、鞠豔梅博士、王奇博士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馬現倉教授為通訊作者,華大基因賈慧珏研究員及Karsten Kristiansen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Nature》子刊刊登西安交大一附院馬現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左二為馬現倉教授,左三為朱峰博士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最為嚴重的精神疾病,普通人群患病率約1%,複發率和致殘率高,不僅嚴重損害患者健康,也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醫療和經濟負擔。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是導致該疾病發生的重要病因。腸道微生物與精神疾病的關係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學者關注。2019年8月馬現倉教授團隊發表在國際精神疾病頂級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上的文章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腸道微生物可調節小鼠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謝通路,並誘導小鼠出現精神分裂症相關行為。

為了進一步證實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現腸道微生物失調,該研究採用散彈槍法宏基因組測序技術分析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1例健康對照的糞便微生物,鑑定出83種與該疾病相關的菌種。採用隨機森林模型發現其中26種菌種可有效區分兩組人群,其ROC曲線下面積可達0.896;以上結果在另一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例健康對照的隊列裡得到驗證。這提示腸道菌群有望作為精神分裂症診斷的生物標記物。腸腦功能模塊 (GBMs) 註釋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相關菌種的神經活性潛力包括短鏈脂肪酸合成、色氨酸代謝和多種神經遞質合成或代謝(穀氨酸,GABA,NO等)。

《Nature》子刊刊登西安交大一附院馬現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前庭鏈球菌是精神分裂症富集菌中的一種,不僅參與穀氨酸合成、GABA代謝、而且與精神分裂症簡明認知測試評分 (BACS) 呈顯著負相關關係。與移植生理鹽水及對照菌(嗜熱鏈球菌)相比,接受前庭鏈球菌移植的小鼠出現精神運動興奮性增加和社交障礙,並伴有外周組織多巴胺和GABA降低,5-HT升高等神經遞質改變,及腸組織多種炎症相關基因表達上調。總之,本研究鑑定的精神分裂症相關菌種提供了未來治療的潛在微生物靶點,並強調了微生物代謝物對精神分裂症發展的可能重要性。

《Nature》子刊刊登西安交大一附院馬現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Nature系列的綜合性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為11.878分。馬現倉教授團隊近幾年聚焦於國際前沿科學問題精神疾病的微生物-腸-腦軸領域,為精神分裂症的機制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領域和方向。該高水平系列成果的發表,說明馬現倉教授團隊在精神分裂症的微生物-腸-腦軸領域研究水平居國際先進水平。目前繼續圍繞精神分裂症與腸道微生物的關係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獲得了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項目,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研究重點項目資助。(來源 西安交大一附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