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5張圖總結新冠疫情的進展和影響

近日,Nature刊登了一篇文章《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in five powerful charts》,用五張圖簡明扼要的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發生以來的一些情況。

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情況

新冠疫情於2020年1月底和2月初在中國達到高峰,此後由於中國嚴格的防控措施,感染病例數急劇下降。目前疫情已被認定為全球大流行,全球150多個國家發生了大爆發。目前,中國境外的確診病例已超過中國境內,3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歐洲已成為大流行的中心

Nature:5张图总结新冠疫情的进展和影响

感染人數快速上升(圖源:Nature官網)

COVID-19 vs. 其他傳染病

目前對COVID-19病死率的估計表明,新型冠狀病毒的致命性不及其他冠狀病毒(例如SARS、MERS和埃博拉病毒)。

但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看起來比包括季節性流感在內的其他疾病更強,基本傳染數R0的範圍估計為2至2.5。如同病死率一樣,R0是一個估計值,可能因地理位置、年齡和時間而發生變化,並且可能會不斷進行修訂。

Nature:5张图总结新冠疫情的进展和影响

COVID-19 vs 其他疾病(圖源:Nature官網)

新冠病毒研究的速度有多快

疫情爆發促使相關研究激增。為了估算這類研究的規模,Nature在bioRxiv,medRxiv,ChemRxiv、ChinaXiv上使用“novel coronavirus”,“ ncov”,“COVID-19”和“SARS-CoV-2”等關鍵詞進行檢索 ,同時檢索了WHO出版物列表和Google Scholar上的發表文章。截至3月12日,已有約900篇相關論文、預印本和初步報告發表

Nature:5张图总结新冠疫情的进展和影响

疫情爆發以來的相關研究(圖源:Nature官網)

這些研究的主題包括病毒結構、病毒如何傳播、疾病的臨床特徵、潛在的藥物目標、檢疫措施的有效性、爆發對醫務人員的心理影響等。目前,至少有20篇在疫情早期共享的預印本已經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得到了發表。

研究人員還使用GISAID和GenBank等在線平臺共享了病毒的基因組數據,並且正在進行針對潛在疫苗或治療方法的多項臨床試驗。Nature的以上分析沒有將這些數據包括在內,也不包括用英語以外的其他語言發表的研究,例如中文雜誌。因此,可能低估了總體研究量。

限制出行改善了空氣質量

為控制疫情所作出的決策,也抑制了能源消耗和空氣汙染。衛星數據顯示,大氣中二氧化氮(NO2)含量急劇下降。初步分析表明,中國農曆新年後的NO2汙染比往年同期減少了10%至30%。歐洲航天局的衛星數據顯示,在意大利北部(城市處於封鎖狀態),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

Nature:5张图总结新冠疫情的进展和影响

空氣質量得到改善(圖源:Nature官網)

一項分析顯示,為遏制冠狀病毒,中國的工業活動減少了15-40%。2月份煤炭消費量創四年新低。總體而言,中國的碳排放量下降了25%以上。

COVID-19 vs. 2003年SARS

SARS和SARS-CoV-2病毒都造成了社會和經濟受損。但是,兩次疫情爆發的進展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傳播速度和程度方面。

SARS-CoV-2雖然不如SARS致命,但傳染性更強。從發現首個病例開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確診病例的數量就超過了SARS的總數。三個月內,COVID-19造成的死亡人數是SARS的五倍多。

Nature:5张图总结新冠疫情的进展和影响

兩種病毒傳播的時間線(圖源:Nature官網)

SARS爆發持續了三個月後被確定為是一種疾病,然後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才鑑定出病原體,而病毒鑑定和基因組測序當時主要來自中國以外的研究人員。相比之下,在第一個COVID-19確診病例出現三週後,中國就通知了世衛組織。再之後兩週,中國就將冠狀病毒分離出來,進行了基因測序,並研發出了診斷檢測工具。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758-2

1. Lancet子刊:呼吸道樣本SARS-CoV-2 檢測轉陰後,糞便樣本可能長時間仍為陽性

2. NEJM發佈中國最新研究成果: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Covid-19重症患者療效不顯著

3. Lancet最新文章:武漢COVID-19住院患者的臨床進程及死亡危險因素分析

關注醫咖會,及時獲取最新重磅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