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著作——《愛彌兒,或論教育》

眾所周知,盧梭著作大都晦澀難懂,此非例外。

無恆心探究者,勿讀。


盧梭著作——《愛彌兒,或論教育》


《愛彌兒,或論教育》,寫於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出版時,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

繼十六、十七世紀荷蘭和英國相繼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之後,十八世紀的西歐正處於資本主義經濟日益發展壯大,封建社會行將崩潰,更為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的時期。這種情況在法國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時,法國是一個落後的封建專制國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國家”這句驕橫的名言,就反映了這種專權狀況。封建貴族和僧侶們憑藉封建王權和神權對第三等級施加沉重的壓迫,使整個第三等級其中包括資產階級完全處於政治上無權的地位。在經濟上,封建貴族和僧侶們擁有大量的土地,控制著財政稅收大權,殘酷剝削和掠奪第三等級,特別是廣大工農勞苦大眾。


盧梭著作——《愛彌兒,或論教育》

路易十四


但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資產階級經濟實力日益擴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種無權狀況了。反對封建壓迫,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掃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成了第三等級的共同要求。《愛彌兒》一書則不僅是盧梭論述資產階級教育的專著,而且是他闡發資產階級社會政治思想的名著。

本書共分五卷。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

第一卷,著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

第二卷,他認為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在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時期,缺乏思維能力,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

第三卷,他認為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由於通過感官的感受,已經具有一些經驗,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智育教育。

第四卷,他認為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年開始進入社會,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德育教育。

第五卷,他認為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發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論述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


盧梭著作——《愛彌兒,或論教育》

讓-雅克·盧梭


盧梭提出的按年齡特徵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無疑是個重大的進步,它對後來資產階級教育學的發展,特別是對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極可貴的啟示。但是應該指出,這種分期以及把體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