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白毫是茶葉嫩芽背面生長的一層細絨毛,乾燥後呈現白色,如果保持其不脫落,茶葉顯現白色,為白茶,浸泡後,白毫仍然附著在茶葉上。綠茶經過揉捻,白毫脫落幹碎,沏茶後,碎落的白毫漂浮在水面,形成似乎像油膜一樣,證明茶葉非常新鮮。

為了有更直觀的認識,以信陽毛尖為例,來看看白毫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白毫,在信陽方言裡也叫"毛峰"(maofeng),幹茶白毫是否豐厚,也是評價信陽毛尖幹茶外形優劣的指標之一。炒制好的幹茶如果白毫比較多,大家會評價"這個茶葉maofeng不錯"。

白毫主要生長在芽尖上,如果芽尖繼續生長,變成葉片,那麼白毫就會消失。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這是冬季休眠期的茶葉,可以清楚地看到,茶葉的白毫在冬季顯得尤為突出。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再放大一點,更多的細節

到了春季三四月份,茶葉開始萌發出很多的芽頭。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清明時節的信陽毛尖芽頭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近距離看一下,單獨的芽尖。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再放大一點,更多的細節

當芽尖被採摘下來,炒製成幹茶,儘管炒制過程中,有些白毫會脫落,但是大部分的白毫,仍然保留在幹茶上。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炒制好的幹茶,白毫很豐富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放大一點,更多的細節

茶葉的白毫是什麼?能喝嗎?茶農小夥聊一聊

如果幹茶白毫比較多,大量的白毫還有可能聚集成小的圓團,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所以,當你打開茶葉,看到白白的絨毛,先不要恐慌茶葉是不是發黴了。儘管有一定程度的相像,但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白毫是自然的,完全可以放心的飲用。

再延伸一點,從某種程度上,信陽毛尖茶葉採摘季節越早,溫度越低,茶芽越鮮嫩,白毫是越豐盛的。

前面我說了,白毫主要生長在芽尖上,如果芽尖繼續生長,變成葉片,那麼白毫就會消失。

反映在幹茶上,採摘早期(如明前、雨前)溫度低,幹茶白毫豐盛,泡出來白毫漂浮在茶湯表面,甚至像一層油膜;或是搖曳在茶湯之間,茶湯看起來不那麼清澈,這都是正常的,而且喝起來會感覺非常鮮爽。

而當溫度升高,茶葉生長增快,茶葉芽頭的白毫會慢慢減少,尤其是大點的一芽一葉,茶湯會比較清澈。

以上,歡迎茶友們一起在評論區交流;

如果覺得不錯,也請茶友幫忙點贊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