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戀可以獻血,男同性戀卻不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衛生部1998年頒佈的《血站管理辦法》規定,同性戀者不能參加獻血,在2012年7月起,衛生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正式實施,對同性戀獻血也進行了修訂,《要求》規定,女同性戀者也可以捐獻血液,但男男性行為者(男同性戀者)還是不可以獻血。有人就認為此規定有歧視男同性戀的嫌疑。

女同性戀可以獻血,男同性戀卻不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早期公佈數據顯示:


十幾年前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毒品注射和性傳播。其中性傳播,同性傳播僅有2.5%;而最近幾年,毒品注射降為4.0%,而性傳播所佔比例達到了94.7%,同時同性性傳播中的男男性傳播成為最大的增長點,在性傳播途徑中所佔比例超過27%,增長將近10倍。

女同性戀可以獻血,男同性戀卻不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專家對不同性傾向人群的調查結果表明,從傳播艾滋病的角度來看,男同性戀傳播幾率最大;異性戀次之;女同性戀幾率最小。男同性戀者的性行為傳播艾滋病經血液傳播疾病的幾率較大,是因為男同性戀由於多種原因,部分人群在一定階段存在著多個性伴侶,除此之外,因為同性之間又不存在避孕的問題,發生性行為時較少採取保護措施。男同性戀發生性行為時,因為直腸上皮彈性小,抵抗力弱,比較容易導致直腸破損,精液裡如果含有HIV就很容易進入人體,導致感染。而女同性戀感染的概率低是因為她們滿足性的方式比男同性戀要低的多。

女同性戀可以獻血,男同性戀卻不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男同性戀去獻血,獻血者自己不表明性取向,血站工作人員就很難從表面來判斷是否是男同性戀者,這在日常獻血工作中,也是一個難點。這也正是實行無償獻血的原因之一,只有這樣,獻血者才能相對真實地表露自己。如果是有償獻血,那獻血者很有可能會為了利益隱藏自身真實情況。

女同性戀可以獻血,男同性戀卻不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男男性行為者感染艾滋病越來越多,確實增加了血液的風險。雖然現在對血液的檢驗的技術不斷地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艾滋病存在一個窗口期問題,所謂窗口期,是指HIV最初進入人體到產生可檢測出病毒抗體的時間,通常為兩週到三個月,如果感染者在這段時間獻血的話,是無法判斷出他的血液中是否攜帶艾滋病病毒的。雖然目前血液的核酸檢測的方法從理論上講,可以使“窗口期”大大縮短,但是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規避風險。專家也提醒目前的檢測條件下,國內外均無法消除“窗口期”的輸血傳播疾病風險。“窗口期”也成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只能通過採用新的檢測技術縮短,而不能消除。所以輸血治療也是一把雙刃劍,目前醫療機構內奉行的總的輸血原則,並不提倡過多輸血,而是認為能不輸則不輸,能少輸不多輸。 

女同性戀可以獻血,男同性戀卻不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男男性行為者是高危獻血人群,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高危獻血者故意獻血,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女同性戀可以獻血,男同性戀卻不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顯然,現在還沒有“技術手段”來判斷某一獻血者是否是男同性戀。一般而言,性取向和性行為史屬於個人的高度隱私,許多同性戀都不願公開,在國內的社會文化更是如此。對於同性戀的偏見、歧視和恐懼只會讓越來越多的同性戀者掩飾自己真正的性取向,這就會給血液安全帶來潛在風險。這是也值得人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