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璐演黃天霸:侯喜瑞、金少山,不同的竇爾墩與我“挽手而行”

王金璐演黃天霸:侯喜瑞、金少山,不同的竇爾墩與我“挽手而行”

我今天談談《連環套》裡的竇爾墩,為什麼要談竇爾墩呢?從我二十歲在中華戲校畢業到解放初期,十五,六年當中,《連環套》是我經常演出的劇目,當時我這個年輕的“黃天霸”幾乎同所有老、中、青的竇爾墩的扮演者同臺演出過。例如老先生裡有侯喜瑞、金少山、董俊峰、蔣少奎、劉連榮、馬連昆、陳富瑞、李春恆等。年歲差不多的有孫盛文、葉盛茂、裘盛戎、袁世海、王泉奎、婁振奎、高德松、趙德鈺、費玉策、金少臣、王正屏、王玉田、汪志奎、李克昌、周益瑞等。

王金璐演黃天霸:侯喜瑞、金少山,不同的竇爾墩與我“挽手而行”

花臉三傑 : 金少山 郝壽臣 侯喜瑞

要把黃天霸、竇爾墩演好,演員要特別講究臺上情感的交流以及在表演上的默契配合。以《連環套》的表演來說,黃天霸和竇爾墩在戲裡佔的分量是均等的。任何的表現力不足,都會直接影響對方的情緒反應,從而削弱舞臺效果。黃、竇二人沒見面之前就埋下了相互抗衡的種子。

他們一見面,雙方還互不瞭解,是彼此猜測地進行交談。開始,竇爾墩經不住黃天霸言詞的引誘,為了炫耀本領,逐漸說出了偷盜皇家御馬的目的。最後竇爾墩又以話緊逼,迫使黃大霸也不得不說出自己的身份……這一系列緊張激烈的情節變化,如果單憑一方表演得精彩傳神,而另一方卻只是在臺上把熟悉了的程式,按照安排就的次序背誦出來,根本不與另一方呼應相連,默契相合,是會影響劇場效果的。

王金璐演黃天霸:侯喜瑞、金少山,不同的竇爾墩與我“挽手而行”

郝壽臣《連環套.坐寨盜馬》

因此,我想就和我同臺演出《連環套》的演員中,以幾位給我印象最深、也是人所公認的竇爾墩的扮演者為例子,用他們在同一段情節裡各自不同的表演動作,和在舞臺上給予我這個作為劇中對立面人物黃天霸的直接感受,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下,來說明角色之間的情感傳遞的重要性。


王金璐演黃天霸:侯喜瑞、金少山,不同的竇爾墩與我“挽手而行”

童芷苓(反串)侯喜瑞《連環套·拜山》劇照

先說侯喜瑞老先生,他是和我同臺次數最多的一位老先生。侯老的動作邊式,富於藝術造型美,嗓音雖然沙啞,但善於運用。聽起來別具一種低迴激奮的抒情特點,大有“不是這個嗓了還不夠味兒”的勁頭兒。

他表演“挽手而行”時的動作是先站得靠裡,然後再大把抓住天霸左腕,同時往臺口走兩個很漂亮的小步子,身子隨同著一起前後幅度較大地晃了兩晃,眯縫著眼不看天霸,其意卻在對方手腕子上。

我與侯老合演時,我被抓住腕子後,身了借勁使勁,隨著也微微前後一動,臉上帶出輕蔑的微笑,顯露出毫不在意的樣子,潛臺詞不變。只見侯老用眼略一瞟我,立時張開嘴,瞪起眼睛往後微撤了一步,表明竇爾墩感到這個青年鏢客居然經得起自己的抓,不是等閒之輩,必須認真對待。

王金璐演黃天霸:侯喜瑞、金少山,不同的竇爾墩與我“挽手而行”

侯喜瑞《盜御馬》劇照


這―點神情動態並不複雜,卻足以使人清楚地看出,竇爾墩盜馬雖為私仇,可他的心地還有純潔的一面,動作上帶出點天真稚氣,是個直腸漢子,於剽悍之中,流露出激昂慷慨的英雄豪氣。

這一場演出後,侯老在後臺特地跟我說:“今兒咱爺兒倆那一點兒,戲出來了!”

王金璐演黃天霸:侯喜瑞、金少山,不同的竇爾墩與我“挽手而行”

金少山《連環套》劇照

再說說和我同臺的另一個“竇爾墩”金少山先生。他的條件全面、身材魁偉,尤其嗓音之洪亮迄今無二。《二進宮》裡的“保國家”行腔和《盜御馬》裡的“黃三太”行腔,真如天馬行空,聲震屋瓦。他的唱唸動作,開始感覺似乎都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實則在平淡簡練中極富變化。他扮的竇爾墩,臉譜裡的主色“藍”比別人淺,更顯得人高馬大,明快醒目。而且“拜山“一場,別人都是打扎巾戴大額子,唯獨他這場改戴扎巾盔。

由於我與他合演以前看過他演這出戏,對他的與人不同之處心裡完全清楚,所以,合演時心裡有底,易於適應。雖然他也是右手從上往下,蓋住式地抓腕子,可不是猛然用手一抓,而是輕輕―握。他臉朝前,微合著兩眼握住我的手腕子後,全身只稍稍定了定——說明他只是不動聲色地在暗中瞭解天霸的強弱,然後他很輕鬆地轉臉一看天霸,正好天霸從腕子上也感到對方向自己暗中施加壓力,天霸立刻運用同樣的內功給以抵制,臉上也帶出亳不介意的樣子扭臉和竇爾墩視線碰到一起,竇爾墩微微一笑,天霸也隨之淡淡一笑,然後轉身先後走下。

這樣,我們之間的配合很默契;金先生的這種表演方法使人理解到,竇爾墩是個有超群武藝,而平時又不輕易和人決鬥的英雄,他能在含蓄大方的表演中勾畫出這個雄視綠林、號稱“鐵羅漢”的山大王的粗獷氣質。他的表演是一種樸實無華、略加點綴的風格。

(摘自王金璐《說說和我同臺演出過的竇爾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