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熙朝名臣高士奇的马屁神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熙朝名臣高士奇的马屁神功

提起康熙帝执政中期曾经红极一时的大臣,后人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明珠、索额图二人。事实上,当时朝中还有一位大臣,甚得康熙帝爱重。他没有明珠和索额图的显贵出身,之所以能够得到康熙帝的赏识喜爱,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渊博学识和对圣意的善加揣摩,他就是一代名臣高士奇。

公元1664年,时年十九岁的高士奇离开家乡浙江,随父进京,开始了自己的北上游学生涯。不幸的是,进京不久,其父便因病亡故,家境本就贫寒的高士奇只得羁留京师,靠出卖文字贴补生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熙朝名臣高士奇的马屁神功

公元1669年,高士奇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他得到了进入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作者注)学习的机会,并因此得见天颜。康熙帝读过他的文章后,圣心大悦,亲自赐他会试资格,记名翰林院供奉,高士奇从此踏上仕途之路。

随后十余年间,高士奇步步高升,入值内廷,历任詹事府录事、中书舍人、翰林院侍讲、侍读等,后充任日讲起居注官(主要职责是向皇帝陈述经史、回答皇帝咨询、兼记皇帝言行,非饱学之士不能担任——作者注),康熙帝对他的器重,由此可见一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熙朝名臣高士奇的马屁神功

高士奇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又惯行机巧,善于揣摩迎合上意,很快成为康熙帝身边最为得宠的近臣,须臾不离。康熙帝甚至在巡狩出猎时,也经常命他随同御林军扈从。高士奇自己曾在诗中写道:“身随翡翠丛中列,队入鹅黄者里行。”可见其是何等得意风光。

一日,康熙帝外出行猎,没想到平日一向驯服平稳的坐骑,那日在行进当中却是状况频出,颠簸不已,搞得康熙帝心下甚为不快。行猎归来后,正欲请见康熙帝的高士奇,从随从人员的口中听到了今日圣心不悦的消息。了解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后,他心生一计,转身离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熙朝名臣高士奇的马屁神功

当康熙帝见到高士奇时,不禁大跌眼镜。只见高士奇衣衫上沾满污泥,样子狼狈不堪。臣子面君,仪容如此污秽,可谓大不敬。高士奇这般御前失仪,康熙帝自然开口询问缘由。高士奇面色窘迫地解释道,都怪自己骑术不精,刚才骑马经过一污泥坑边,不慎掉入坑中,为了不耽误见驾,来不及更换衣裳,故而如此。。。。。。。。。。。。。。。。。。。。。。。。。

眼见高士奇如此狼狈,本来心情不佳的康熙帝脸色瞬间多云转晴,说高士奇是南方人,体格懦弱,不善骑马,刚才自己所乘的马一路乱踢,自己都没有坠马云云。高士奇自然接过话头,对康熙帝高明的骑术一番称颂,康熙帝刚才一肚子的不痛快,此刻早已烟消云散。高士奇的马屁功夫,可谓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熙朝名臣高士奇的马屁神功

公元1687年,康熙帝驾临镇江名刹金山寺。放眼望去,只见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眼前的壮丽江山,不禁令他生出了题写匾额的雅兴。可当文房四宝备好时,康熙帝却犯了难,此时此刻,他其实并无灵感,但君无戏言,刚才自己已经说了要题匾,现在当着随从臣属和寺中方丈僧众之面,怎好再出反复之语,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高士奇见康熙帝将手中的毛笔在墨汁中蘸了又蘸,却迟迟不肯下笔,立时心中明了。他排开众人,来到康熙帝身边,卷袖磨墨,随着手掌的来回移动,手心上“江天一览”四字微微露出。康熙帝见此,欣然挥毫,九五之尊的面子,得以圆满保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康熙朝名臣高士奇的马屁神功

高士奇之所以能够成为康熙帝的宠臣,一是因为他博学多才,且遇事多有急智,善解君王燃眉之急;二是胜在献媚于无形之中,拍马屁的境界可谓已臻化境。正因如此,后来他虽有贪污受贿、结党弄权等诸多劣迹,却仍被康熙帝放过一马,仅仅是免官回籍,得以善终。。。。。。。。。。。。。。

公元1704年,高士奇去世。康熙帝闻讯后,十分痛心,他亲制悼词,并为高士奇御书悼联一副:“勉学承先志,存诚报国思。”按照高士奇的品级,本来是没有谥号的,但康熙帝破例为他赐谥号“文恪”,“恪”为恭顺、慎重之意,可见高士奇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