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青團香

霜葉紅於二月花,青團碧於清明柳。青團是我國南方地區清明時節的傳統食品,在各地有不同的雅號,比如上海、寧波一帶叫青團,蘇杭地區叫青糰子,南京叫春團或清明團,浙江溫州喚作清明餅,浙江紹興稱作青麻餈,浙江衢州、江西上饒等地稱為清明粿,貴州一帶稱其為清明粑,廣府、客家人則把青團叫作艾餈或艾粄……

  每當春回大地、臨近清明時,南方地區的人們便摘來新長的漿麥草、艾草或鼠麴草等,搗汁加入糯米粉做皮,依不同地域、不同口味,加入不同的餡,做成形狀大同小異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青團。一口下去,牙齒染綠,這就是春天的顏色。

  近年來,隨著眾多網紅青團的橫空出世,這道傳統的南方小吃早已變成了刷爆朋友圈的全國知名美食。無論對排長隊的痴情觀光客還是資深青團迷來說,嘗一口飽滿軟韌的青團,哪管它甜口鹹口,都只是為了嘗一口春天,圓一個執念。

清明至青團香

清明粿 春天賜予的禮物

  青團雖有“清明糰子”“清明粿”之名,但最初的時候,清明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普通節氣,與青團並無瓜葛。與青團有關係的,是一個叫作寒食節的節日。

  寒食節大約在清明前一兩日,古時每年此時,都會有一個隆重的“改火”儀式,簡單來講,即在寒食節前,將“舊火”熄滅,清明時再點燃“新火”,新舊交替之間,有幾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青團就這樣出現了。同時,江南一帶還有用青團祭祀的風俗。清朝文人徐達源在《吳門竹枝詞》中寫道:“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明清時期,由於“清明”與“聰明”諧音,抱著幼兒向鄰里乞討“清明糰子”在當時成為民間一種風俗。後來青團逐漸化身為春季的使者,成為期間限定的美食。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青團的做法: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短短13個字,充滿了老饕只品風味、不問做法的傲慢。青團的製作雖然家常,但和所有的傳統糕點一樣,時間和人工成本高,人人都可以做出來,但不保證能做得好吃。

  青團的青,來自揉入糯米粉團的綠色植物漿汁,這個“綠色植物”範圍非常寬泛:漿麥草、艾草或鼠麴草等,無論是哪一株植物,它們的最好歸宿就是化作漿水,做成青團。

  新鮮的青汁與水磨糯米粉攪勻拌和,摶成半個拳頭大的圓團,往裡面包入各種甜鹹餡料,上蒸籠蒸熟。出籠時薄薄刷上一層熟菜油或芝麻油,青團頓時從草綠色橡皮泥變成圓潤飽滿的翠綠碧玉,色澤鮮亮,油光閃閃惹人愛。趁熱入口,春天的味道溢滿口腔:表皮糯韌綿軟,餡料馥郁濃厚,兩者在齒頰之間交融互補,口感豐富之餘也不會油膩。

  草長鶯飛,暗香疏影。青團似乎只是為春天而生,清明一過便難覓蹤跡。若是一個不小心耽誤了品嚐青團的時機,春天彷彿就白過了。

江南憶 最憶是青團

  實際上,青團真正被叫作“青團”,基本是在上海和浙江寧波一帶;位於這兩地之間的杭州,則稱之為清明糰子;再往南到紹興,當地人對於青團似乎格外喜愛,也給它起了更多的名字:青青裹、青圓子、青麻餈等;靠海的台州,送給青團的是一個獨有的名字——青餣;台州西南部,善做生意的溫州人,大概是對金銀餅情有獨鍾,青團於是化身“清明餅”;而在江蘇宜興、江西上饒、浙江衢州等地區,青團則分別叫青糰子、清明粿等。

  精緻的江南人,為何要給青團起這麼多名字?也許,答案就藏在不同地域青團的做法裡。

  在浙江,各地區的青團,有很強的地域特性:溫州人蒸青團,會在下面墊柚子葉;台州人做青團,會留一個小尾巴;到了浙西,由於飲食風俗與浙東大不同,衢州人做青團,會包鹹菜、豆腐乾、筍丁甚至辣椒。此外,很多地區還喜歡將青團做成餃子狀,謂之“清明餃”或“艾餃”,讓人耳目一新……

  在安徽,當地人管青團叫艾香果,藏著筍、雪菜、五城茶幹、臘肉的艾香果尤其驚豔,好像要把所有春天的美好都包在裡面。筍和臘肉原本就是春天最鮮美的享受,再加上艾葉和糯米粉的加持,那感覺別提多舒服了。咬一口,皖南春日裡遍地開放的油菜花,好像就在眼前搖晃。

  對於江南人而言,不管青團用什麼食材做成什麼樣子,都是帶著滿滿的家鄉味道的。青團之於清明,就好比北方人餃子之於春節,無法讓人割捨。

嶺南行 不變的是青團的魂

  想要在嶺南美食界博得一席之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是,青團到了嶺南,便改頭換面、隱姓埋名,化身為“艾粑”和“艾粄”。

  艾粑是廣西版的青團。每年清明前後,山間田頭艾草茂盛,採回家放入鍋中加鹼煮得青黝黝的,撈出後在涼水中泡12個小時,去其苦味。浸泡過後,擠去水分剁碎,放入鍋中炒一炒提香,再加入糯米粉、白糖和成麵糰,包入芝麻或花生餡後揉製成圓球形再略微壓扁,放在柚子葉、芭蕉葉上蒸熟即可食用。

  煮艾草是製作艾粑的一個關鍵步驟,煮的時間不能長也不能短,長則太過,短則不夠,煮到艾草用手輕輕一捏就能斷掉才算合格。而且,煮的過程中,一定不能蓋鍋蓋,否則艾草會發黃,做出來的可能是“黃綠團”而不是青團了。

  艾粄是廣東版的青團。粄,是客家話裡對各類糯米、黏米糕點的通稱。客家人原是古時的中原人,他們較好地保留了古老的習俗,在清明節前後,會做多種粄,謂之“清明粄”,艾粄只是最常見的一種清明粄。艾粄之外,還有用鼠麴草做的田艾粄、苧麻葉子製作的苧葉粄。客家人做粄,一般會將其壓為扁形,口味以甜為主。

  由於客家人分佈較廣,兩廣之外,福建、江西等地亦多有居者。千百年來,不同區域的客家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習俗,體現在“青團”上,便是不同的稱呼:粵東及我國臺灣地區,稱為艾粄;而閩南和潮汕地區,稱為艾粿;至於粵北及江西地區的客家人,則乾脆稱之為艾米果。不同的稱呼之下,口味和做法也產生了差異,甜的、鹹的;蒸的、炸的……各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是,青團在福建福州,還有菠蘿粿、棉菜饃餈之名。

  所幸,萬變不離其宗,青團始終與春天、清明聯繫在一起,也為吃貨們保留了一份古老的美味。

過五溪 青團有了升級版

  到了我國西南地區,青團就變得有點“狠起來連自己都怕”了。

  比如,四川成都人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糯米粉換成麵粉,裹上艾草,做成艾蒿饃饃,還要用竹籤穿起來炸著吃。喜歡吃辣的,可以往上面撒辣椒麵——當縱橫中國南方千百年的青團,遇到愛吃麵、愛吃串串的成都人,電光火石的較量裡,是8個穩穩的大字: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四川的鄰居貴州也吃青團,當地人叫作清明粑。

  貴州清明粑,並非以清明節氣、節日而名,而是以其製作原料清明菜而名。清明菜,實際上是鼠麴草的嫩葉,採回來與糯米粉混在一起,包上由野菜、榨菜、臘肉丁炒成的餡料,蒸熟後即可食用。也有在鍋中放少許豬油,微火煎至兩面微黃食用的,香脆清甜,非常可口。起初清明粑有做成月牙形的,現在形式多種多樣,餡料也變得紛蕪繁雜。

  這種由清明菜製作的清明粑並不為貴州所獨有,湖南西部地區因為與貴州接壤,在古代時曾與黔東南同屬於五溪地區,故而也有貴州同款清明粿。幸虧詩仙李白痴心美酒而非美食,否則當年“聞道龍標過五溪”,一定會讓王昌齡快遞幾個清明粿嚐嚐。

變網紅 青團玩出新花樣

  在青團千奇百怪的餡料裡,以豆沙餡最為傳統,徹底煮透紅豆,磨爛成糊狀,加豬油紅糖翻炒兩三個小時,時長不夠浮油膩口,過火則會焦苦。

  完美的豆沙餡,細膩順滑之餘,還不能被糖豬油搶去風頭,要保留紅豆本身的清香。

  百果餡則以用糖醃了40天以上的豬板油為靈魂,與西瓜子、松子、核桃、大紅棗、綿白糖同拌,甜美中帶點崎嶇的顆粒感,和綿軟清淡的表皮形成鮮明對比,也是經典搭配之一。

  鹹味則首推馬蘭頭口味,從涼拌野菜中汲取靈感,將初春鮮嫩多汁馬蘭頭、甘香的香乾和清脆的松子切碎拌勻,加麻油增添風味。因為香乾馬蘭頭本身也是冷食,和青團本身的清冷屬性更加搭配,只咬一口,即可收穫滿腔春意。

  時下流行創新融合,每年青團時節,糕點店家絞盡腦汁的表演也拉開帷幕。比如2016年推出的蛋黃肉鬆青團一鳴驚人,一時風頭無二,成為當年名副其實的“網紅”。近年來,一些老字號還陸續推出雞絲培根、奶香紫薯肉鬆、草莓酸奶、奶黃椰蓉等餡料的青團,甚至將醃篤鮮也塞進了青團圓滾滾的肚子裡,受到消費者的好評。

  今年即使情況特殊,也不能阻擋一些老字號的“青團創新步伐”,比如有的商家推出黃油腰果青團等,為這個別樣的春天增色添味。

  其實,無論是傳統餡料也好,網紅味道也罷,青團承載的都是對家鄉味道的思念,也是四季變化在生活中的映射。在五彩繽紛的春天,沒有什麼比餐桌上的青團更能令人感受盎然的春意。

  (王寧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