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剃眼眉”戰術 民進黨當局捐贈口罩是“以疫謀獨”重要手段


採取“剃眼眉”戰術  民進黨當局捐贈口罩是“以疫謀獨”重要手段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繼日前臺灣蔡當局外事部門與"美國在臺協會(AIT)"發佈"臺美聯合防疫夥伴關係聲明",決定臺美雙方將在藥物、疫苗開發,以及各項防疫及抗疫措施方面加緊合作,同時為因應未來防疫需要,在全球防疫抗疫物資發生缺料、搶料的情況下,美方已為臺灣保留三十萬件防護衣原料,而臺灣方面則在口罩產能穩定後,也計劃每週供應美方十萬枚口罩之後,蔡英文於前日聲稱前一個階段臺灣地區組好了所謂“國家隊”,現在的階段則“要打國際杯”,跟其他地區一起全面抗疫。蔡英文宣佈,將捐贈一千萬片口罩給美國、歐盟與“邦交國”等疫情重災區。而臺外事部門則補充說明,首先要在“臺美防疫合作架構”下提供美國迫切需要的口罩每週十萬片,同時捐贈二百萬片口罩協助強化美國第一線醫療人員的防護措施;針對歐盟及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捷克、波蘭、英國和瑞士捐贈共七百萬片口罩。在“邦交國”部分,繼臺灣當局駐當地機構在就地購買防疫物資協助後,再捐贈一百萬片口罩、八十四臺熱像體溫顯示儀及額溫槍等。
  此顯示,民進黨當局在本身的抗疫工作尚自顧不暇,但仍算可以控制的情況下,開始進行“戰略轉移”,將抗疫鬥爭的“主戰場”轉移到國際社會去,以謀求臺灣地區在國際社會中的“主權地位”,推動臺灣地區實現“正常國家”。尤其是在當前新冠肺炎正在爆發全球大流行,一些國家對中國大陸存在著這樣那樣誤解的情況下,蔡當局認為“良機勿失”,因而“主動出擊”,以爭取獲得“迭加”及“反差”的效果。


  果然,蔡當局此舉,立即獲得某些對中國大陸有誤會的國家的正面反應。“美國在臺協會”在臉書表示,處長酈英傑當天短暫地拜訪了“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並親自感謝“衛福部長”陳時中及“指揮中心”團隊在過去幾個月的辛勤付出,處長也特別想要感謝蔡英文宣佈臺灣將慷慨捐助口罩,這些急需的口罩將捐給全美各地第一線的醫療人員。“AIT”說,臺灣的的確確是真正的朋友,“臺灣防疫團隊,加油!”,並特別用英文拼出加油“jia you”。還在文末標註真朋友真進展的中英文(real friends real progress),也標註“臺美作夥防疫”。

  文章說,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則首度在個人推特發表聲明,公開感謝臺灣捐贈五百六十萬個口罩。德國籍的範德賴恩說,非常感謝臺灣此時以行動展現團結,全球性的病毒需要國際團結合作對抗。她在聲明中也說,臺灣的行動證明,團結更強大。團結對抗新冠肺炎疫情。這是歐盟執委會主席史上第一次針對臺灣發表聲明。而英法、荷蘭等國也紛紛表達感謝。過去歐盟也曾支持臺灣地區參加世界衛生組織,今年稍早,針對全球對抗疫情,德國也代表歐盟二十七國聯合發言,對臺灣被“不當排除”表示異議。
  這正是蔡當局所想要達到的初步結果,就是要在國際社會提高臺灣當局的能見度。實際上,曾先後兩次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並曾任組織部主任的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就在臉書上分析指出,“捐口罩”這舉動的背後效益超驚人。據報道,鄭運鵬在臉書表示,臺灣的“外交”困境,過去不管用公共建設、教育醫療援助等任何形式突破,總是會換算回到“金錢外交”的本質,“因為,有錢國家沒必要得罪大陸,有些發展中的國家才會在這樣的支援下願意談‘建交’”,然而,這次因為新冠肺炎,國際上急缺有品質保證的醫療資源,“超前部署”的優良臺灣醫療外科級口罩,就成了各國不止歡迎、更會感謝的合作物資,畢竟“要開生產線,必須有石化、紡織、機械上下游,不是每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立刻做到”。


  鄭運鵬進一步分析指出,蔡英文宣佈捐贈國際一千萬片口罩,價值約新臺幣五千萬元,都會用來保命救人,“我敢保證,這五千萬元的價值,一定遠遠超過政府花五百億元來做‘金錢外交’,效益是一千倍”。他還坦言,雖然這些口罩不一定能換到一個“邦交國”,但推測將會獲得三個效應:一是一次讓數以億計的外國人知道臺灣;二是一次讓世界用非常正面的觀點認識到臺灣;三是在各種國際組織上,為臺灣發聲的“友邦”講話會更大聲。
  文章說,臺灣地區此前的口罩日產能是一百八十萬片;在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後,蔡當局大力開動機器生產,甚至動用了軍隊力量,謀求日產量已提升到一千三百萬片,還有可進一步提升到一千五百萬片段空間。雖然仍不能滿足臺灣地區二千三百萬人的需要,只能是每人每七天供應三片。但卻一下子大手筆捐出一千萬片,差不多等於是一天的產能,顯見是頗為“慷慨”。不過,從反應看,正如鄭運鵬所言,是“物超所值”。既然效果不錯,蔡當局可能會“食過翻尋味”,繼續“加碼”向外國捐贈口罩。

  這就是蔡當局“以疫涉獨”打“國際杯”的第一步驟。而下一步,就是藉此向世界各國訴求,臺灣當局有權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至少是常態性地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當然,捐贈口罩是“硬件”,臺灣地區的防疫經驗是最重要的“軟件”。實際上,東亞地區的幾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地點抗疫鬥爭經驗及效果,獲得正在受到疫情肆虐的歐美大國的羨豔及重視,而臺灣地區的抗疫經驗,更是被美國等國家“有選擇性”地吹上了天。這當然是要為某些政客所鼓吹的臺灣地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論調服務。


  因此,近日就有人刻意放風,謂臺灣地區將會常態性地成為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而意想不到的是,就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下的香港特區政府所持有的香港電臺,也在視訊訪問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時,對此進行鼓吹。這就讓蔡當局感到“信心倍增”。
  今年五月下旬,又將召開世界衛生大會。但由於瑞士的疫情也很嚴重,不適宜進行聚會性活動,可能不會集中開會,而是以視訊會議的方式進行。這就將為臺灣當局提供一個機會。而在此前,因為有會場,民進黨當局派出的人員擠不進大門,只能是由其外圍女團體申請旁聽證混進場。如是舉行視訊會議的話,只需申請“搭線”便可“搞掂”,在疫情全球性大流行的情況下,世界衛生組織可能會不便拒絕。
  蔡當局向歐美捐贈口罩的另一個意圖,就是要對中國大陸實施“剃眼眉”戰術。一方面,中國大陸三月中旬捐贈給給歐盟的口罩才三百萬個,而蔡當局卻是一下子就是大手筆七百萬個,是中國大陸的兩倍多。另一方面,在最近一些西方國家無端挑剔批評中國大陸的口罩、試劑等抗疫產品的品質之下,蔡當局刻意挑選符合西方標準的口罩予以捐贈,這又將把大陸給“比下去”。因此,臺灣地區的綠媒就聲稱,這次捐贈口罩的時機“剛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