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用控制如何做才有效果?財務人員必須要了解這些

受疫情影響,眾多企業面臨著極大的阻礙與挑戰,經營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費用管控對企業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那麼財務人員如何做好費用管控?


費用分析的要點


費用控制如何做才有效果?財務人員必須要了解這些


1. 費用分析的方向


費用的構成:反應公司現階段重點的方向。

是否超出預算:戰略的牽引,管控水平不行,反應公司內控管理不足。

費用使用的效率:發生的費用是否能夠給公帶來同等的收益。

稅務風險:只是需要形式上的合規。


2. 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


比較分析:

財務通常是沒有脫離報表進行的分析,針對報表進行同比環比,或者是對比標準,然後會簡單的得出一個結論。


結構分析:是通過結構佔比進行對比。比如,差旅費佔銷售的比例進行同比環比,這樣的對比其實不太容易得出什麼結論。


趨勢分析:統計近幾個月的差旅費的發展趨勢。其實現在的企業,很難通過趨勢分析出企業真實存在的問題。


以上都是費用的純財務分析,財務記錄的項目和成本中心,只能說明結果性情況,無法說明原因,無法說明問題在哪。這是由於很多財務人員喜歡把費用當成一個金額,總忙於對比與預算數字的差異。這樣是不夠的!


財務人更應該看到每一筆成本費用背後是業務活動和人。幫助人去改善業務活動,幫助他們找到驅動力,給他們激勵;分析業務部門在追求的目標跟公司的戰略要求是不是一致的。


3. 費用分析的目的


  • 回答管理者的疑問
  • 尋找費用發生的規律
  • 發現可能的管理空間
  • 引起管理思考或行動


案例:銷售部差旅費分析結果

比預算高出10%,比去年同期高15%,與上月持平。好一些的財務,會問一下銷售部,可能做出這樣的備註:“本月開發新客戶,出差較多”。


如果老闆看了報告,他認為這個費用很重要,會有以下疑問:

應該花這麼多嗎;

所有的出差都是必須的嗎;

即使所有的出差都是必須的,能不能少花點;

還有沒有別的更節約費用,或更高效的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讓我們來結合業務分析:


1. 哪些情況會出差?


不能在侷限於財務數字,以市場銷售部門為例,比如:拜訪老客戶、拜訪新客戶(去老客戶的有多少錢、新客戶多少錢)、參加會議研討行業交流、出去做活動、做促銷、銷售自己的團隊活動、代理商經銷商會議、這些情況分別在差旅費中佔比是什麼樣的,與以往各月的比較對比。


2. 是否有業務規律?


不同客戶的拜訪次數是否有規律,新客戶通常拜訪次數都比較多;不同業務量的差旅次數是否有規律;不同客戶反饋問題的次數;不同業務人員的差旅規律;不同客戶的差旅次數等等。


3. 差旅安排是否合理?


重大活動、旅遊地能不能差旅避讓(廣交會、深交會等);早訂票;住宿簽約。


4. 是否符合策略?


訂票是不是統一管理或者外包;再看差旅結果是否符合當初制定的需求;常出差地簽約住宿;業務分工調整。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重點費用的管理


有的公司的重點費用並不是差旅費,公司重點和金額大的費用,往往跟重要事項密切相關,暫且稱為“項目”費用。比如IT項目,促銷,技術開發,維修等等。其中往往涉及各種各樣的具體開支,管控起來就更加困難。比如涉及到的高級人力以及其他費用,一般情況下都是比較高額的。


這時候財務要如何做呢?具備幾個前提才能細緻化管理:

1. 瞭解業務,走到事情的前端;

2. 在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就參與進去;

3. 在決定這筆錢花不花的時候,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做法:

①論證第一關:反覆的論證,讓事情能夠更順利的進行;

②定好目標第二關:如何給費用定目標(花多少比較合適);

③做好規矩第三關:已經商量好的做法和要求寫下來;

④做好過程管理第四關:日常審批與分析過程中,考察實際對費用開支的情況;

⑤必要時推動績效閉環第五關:要不要給做的好給予獎勵。


企業永遠在變化,以上這些事情,要翻來覆去地做。


費用的分類與策略確定


費用的分類。


1. 維持型費用:(重點4)

基本工資社保等費用、辦公室租賃費、辦公用品費、設備折舊費、公司給員工的固定性補助。


2. 業績直接相關費(重點3)

獎金、佣金、提成、返利。


3. 業績間接相關費:(重點1)

廣告費、促銷費、展覽費、差旅費、應酬費、展覽費、維修費、能耗、招聘費、補償金、辦公用品費。


4. 能力型費用(重點2):

有助於員工提高能力的費用。諮詢費、培訓費、市場調研費、專家費。


管理複雜度和管理投入問題


1. 管理的複雜度和管理投入問題


管理越複雜,投入就越高,有時候會得不償失。如果要讓企業為此增加人員,為此投入過多的時間精力,就要考慮到底值不值得,然後跟領導溝通。


企業沒必要為了規範而規範,當一個費用有了條件約束,表面不會出大問題的時候,財務可以適當放手;當一個費用實在難以管理的時候,就要採用相對簡單粗暴的方法。


2. 企業不投入/少投入精力,不代表財務也不投入


老闆不管了,覺得可以財務幫他來管的時候,財務要重視起來——老闆不管,不代表財務也不管。


3. 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分析是關門做的,制度是半關門做的,其他看情況)不斷與領導溝通,達成共識。在公司裡形成一個合適的“勢”,像做自己家的事情一樣。


最後總結,費用管理沒有必殺絕技。一擊即殺,是多種因素的組合,良好的基本功,反覆練習的招數,合適的場合,調整好的心態。


財務人員的角色也不一定就是那個“殺手”,可能是個參與者,策劃者,推動者。可能由於公司情況一直在變化,原來的辦法,今天可能已經不合適了,所以時刻注意調整,利益和博弈無處不在。


費用控制如何做才有效果?財務人員必須要了解這些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覆,請大家耐心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