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情 大山戀

晚霞明似錦,春雨細如絲,靜靜地、靜靜地,您在那片山坡上憩息24年了;好多次,我來到山坡,碑上的您,正笑著看我,好像有許多話要和我說。您走時我尚年輕,而今,坡上的小樹都長大了……


  爸爸走時,我寫了《石頭情》《大山戀》《懷念父親》,總想續寫,無奈筆重,這一瞬念,如梭光陰便匆匆而去。
  您走在清明前,今又清明。我又開始叨唸大山,叨唸山上的石頭了,您一生與大山與石頭為伍,我只能拾掇些綴成文字,寄往天邊。
  您生在嶽麓山下,骨血中深埋了湘人的豪爽與質樸,走進地質學院,便終身潛心與之為伍,毫無雜念;直到老年重回嶽麓,書櫃中滿是群山中的小石,一道好靚好亮的風景,您與之對視時,是最陶醉的時光。
  那段時光,知識荒蕪。您這個專家被髮配寧都農村,一個不通車、沒電燈的大山中;那個山坡叫竹森山,您在那勞動,效仿東坡、陶潛,種田修渠。閒暇時分,常到坡上倚竹覓石,心惦石與礦的組合。懵懂的我不懂您的心。
  魚遊大海,龍出潛淵。告別農村後,您立身礦山,操持本行,在那座叫畫眉坳的鎢礦,有山白石。潛心白石山,探礦、採礦、選礦……下井前,不會唱歌的您也能哼出音調,好多時候,您帶我進礦道、爬豎井,樂觀地哼著“吃得苦中苦”。終於,您在山坳把中考狀元送上了運礦的貨車,那以後越走越遠,我卻也漸漸愛上了大山和石頭。
  菁菁校園中,聽到了全家離開白石山的消息,長途遷徙,車上有帶著山戀的石頭!許多年以後,遵父囑再回白石山,原先繁榮的礦山早已荒蕪。提及父親,有位老人唱了句山歌“山含情水含情石頭也含情”,白石山人對父親的情愫,可謂一語中的。

  您生命中最後的時光,大都留給了長江邊那座叫黃石的城市,倚居月亮山脈,續寫山石情懷。您總拉偶返的我登山,指點山下城市穿城江水,依然講石頭的故事大山的情懷。如今,您當年開採的山脈已夷為平地,矗起高樓,每及舊地,眼中仍有您抹汗的身影。
  那天,我接到了您笑著打來的電話,正擬一份開採與環境的政協委員提案;當天晚上,噩耗傳來,匆匆趕回,您已安臥冰棺。倚坐棺旁,我陪了您兩天兩夜,寫下了那串串文字。整理遺物,把您的提案草稿送至政協,會上忽而多了道風景。
  您靜靜地安臥在馬鞍山,風吹雨打,笑望山石;我是帶著石頭戀戀不捨離開的。之後,每次山腰探父,便會想起嶽麓山、竹森山、白石山、月亮山、馬鞍山……還有堆迥異的石頭,那是怎樣的一份石頭情大山戀?
  人生苦短,矢志不移。冬去春來,光陰荏苒,常記起您的許多話,讓我像山一樣踏實做事,像石一樣堅挺做人,堅持自己,不畏挫折,因為,只有生時的耿直踏實,方就身後的安詳寧靜。
  父親,您在山上還好麼?您就是我心中的大山,心中的石頭。石頭想您,我也想您……

版權聲明:“大美湖湘”頭條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目前本平臺尚未實行稿費制,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通過私信進行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投稿/糾錯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