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婚前的故事:一個窮酸老男孩的情感進階


最近我開始做短視頻,粉絲會問我一些問題,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的焦慮,尤其對於自己的年齡、出身、未來。

我身邊也有一幫老哥們,30大幾都還沒有結婚,在為幸福努力,他們難免有些迷茫和著急,其實我也著急。

著急有用嗎?沒用的。

這個時候,我就想到自己能不能寫一篇文章剖析一下過去,拿自己開刀,爭取為大家提振信心,連我都可以找到幸福,別人為什麼不能?

話不多說。直接剖開我婚前幾大硬傷:

1、年紀太大。我1987年出生,在和喜它(現在我老婆)談戀愛時已經32歲,按傳統觀念算老男孩的典型。我老婆1996年的,相差9歲,我簡直是“上個年代”的人。

2、出身不好。我出生農村,個人覺得農村挺好,有山有水有風光,但在有些人觀念裡,農村意味著“不洗澡”、“脾氣不好”等等,總之生活品味和生活習慣都差一截,歧視在所難免。

3、不富。我沒有一個好的經濟基礎,一切都靠自己努力。朋友會說你買房了啊,就是買了房以後,才越來越窘迫。記得交完首付那天,我手上只有20元錢,之後就是漫長的還貸旅程。

4、不帥。眼睛小小的,嘴巴歪歪的。從大學到工作前幾年,臉上都長痘痘,在看臉的時代,我毫無競爭力,作為一個真正的愛美人士,我有時候對著鏡子咬牙切齒。

5、也不高。我的身高是個迷,對外一直宣稱17X,只有自己知道這跟曹軍號稱80萬一樣虛得很,嚇嚇人的。唯一的欣慰,就是馬雲也不高。

我婚前的故事:一個窮酸老男孩的情感進階


這些在我的觀念裡都叫硬傷,不出意外是決計改變不了的。我曾經自卑過,痛定思痛,只能尋找別的突破。

硬傷也可以叫物理硬傷,就是說硬實力不行。與之相對的是精神層面東西,也即軟實力,我覺得這可能是我的突破口,畢竟大腦這個東西,我不比別人傻。

然而一旦走到人群裡我才發現,自己在感情上面的軟實力,更是差的不行……



學生時代,我是個酸腐的書呆子,眼睛裡沒有女同學,或者把女同學當男人。

在高中,

我和同桌的女生因為搶位子差點打起來。當時班上49個人只有5個是女生,而這個女生又是多數男孩子的女神。現在想想,要感謝同學們“不殺之恩”。

我分析,其實書呆子跟出身也有很大關係。

我出生的時候,我媽沒有夢見什麼金蟒附身,我爸也沒有看到天降祥瑞,大熱的夏天,知了咿咿呀呀的,就有了一聲啼哭。

我睜開眼時,沒意識到自己生在極度偏僻的地方,家裡無礦,靠幾畝地維生。人家說家徒四壁,我們家燒火的地方只有三壁,還有一壁背靠著山,被泥石流給衝沒了,一直沒修好。

但那就是我的世界。


我從沒想過走出去,想做一個放牛娃,跟小夥伴一起玩一輩子。我爺爺、我父親,用棍子把我趕出那個農村,他們要我讀書,要我拿第一名。

在很長的時間裡,我的價值觀就是“讀書改變命運”,書就是一切。

現在的我開車技術不錯,路上遇上技術不好的,我習慣叫他們“二愣子”。回想自己在感情裡,在那些“老司機”眼裡,我肯定也是個二愣子。

在初中,人家都去討女孩子開心,我躲在角落裡看書。當時我跟一個鎮上的女孩子競爭第一名,明爭暗鬥,根本不想去討她歡心。

我們倆一起考上市裡最好的高中,在一片生疏的環境裡,我給她補數學,她給我補語文,靠得那麼近,卻從來沒想過追她。

後來這個女生移民日本了,很優秀的人,長得也漂亮。(之前那個跟我打架的女生也移民了,去的美國。

2016年,高中畢業十週年,大家聚在一起討論過往八卦,他們說誰和誰在操場做遊戲,誰和隔壁班的誰又怎麼了,我聽了不可思議。你們還那麼小,不讀書的嗎!

到了大學,我和一位廈門本地的女生“走在一起”,就是經常走路一起走、上課坐在一起那種,沒有談戀愛,真心把她當朋友,和性別無關。

整整四年,我忙於創辦雜誌、仰望星空、讀哲學心理學書,就沒去談戀愛。我還鄙視那些不認真讀書的、去談戀愛的人,你說我這不是“窮酸”是什麼?

後來,那個廈門女生移民去了新西蘭,考慮到人家老公還是我們同學,怕影響他們家庭和諧,我之後再沒有主動去聯繫她了。

現在想想,我的學生生涯除了“窮酸”以外,有三個“移民”的線索可以概括——

1、初中女生移民日本,嫁給了日籍美國人。前年過年回家時,我還見過他們小兩口,在鎮上吃過飯,很nice的guy。

2、高中女生移民美國,嫁給了中國北方高個兒。我們很少見到她,只看她常在班級群裡,一邊高喊支持祖國的一切,一邊啃著資本主義的蘋果。

3、大學女生移民新西蘭,嫁給了同鄉兼同學。前段時間,我和喜它打算清明節去新西蘭度蜜月,他們夫婦都安排好了,奈何一場疫情打亂了計劃。



我認真思考過,之前我為什麼沒有談戀愛,根本原因,還是內生動力不足和外在吸引力不夠。

外在吸引力的問題就是硬傷太明顯,我追女生往往碰壁;內生動力其實是因為窮以及衍生的觀念,內心比較自卑,潛意識裡就沒去想那回事。

這樣一來荒廢了青春。大學畢業時我已經23歲,之後就投入報社拼命地工作以求站穩腳跟,想讓自己活下來不至於餓死。

工作幾年下來,有了一定經濟基礎之後,才真正敢去嘗試感情的事。

26歲,我終於遇到第一份感情,是報社的女同事。我看她蠻善良,和自己般配,就去接近她。加了QQ主動聊,那時候我聊天很是生疏。

有一次她問我,你覺得什麼是愛情?我說,愛情就是疲敝生活下的英雄夢想。她認可這一點。加上我每天下班都陪她坐一段公交車,經過一些互動,就在一起了。

在這第一份感情裡我不懂愛,最後感情無疾而終,年輕人不知足,以為自己有無限可能,不夠珍惜。

我沒有再聯繫過她,只在內心深處真誠地希望她幸福。

第一段感情結束我消沉了兩年,28歲時我遇到第二段感情。兩個人聊了沒多久,很快走在一起。

28歲,是經典意義上的男人的黃金結婚年紀,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就會把自己剩下,我因為前一段感情的教訓,因此更加珍惜這段感情。

然而事與願違,女孩子和我的性格很難兼容,吵架不斷,沒多久我們分手了。

決定分手時,我還是比較猶豫的。這個年紀了,又不是富二代,各種條件一般,錯過就很難找了。但我還是做出了選擇。

因為在那個時候,在我腦海裡閃出一個觀念:分手,總比離婚要好。

現在回顧這兩段感情,我有以下的不完全總結——

1、如果看準了就要珍惜,如果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2、錯過就不要去招惹對方,在這個自由世界,你的不打擾會成為最後的溫柔。要讓她堅定地往下走,讓她找到自己的幸福。

3、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堅持下去,如果方向錯了,要及時糾偏。止損比繼續損失下去要好得多。

4、短暫的快樂不如長久的快樂。

短暫的痛苦好過長久的痛苦。



步入社會三年後才第一次談戀愛,之後的每一段感情都沒有結果,這一切,給我的未來蒙上了極大的陰影。

父母呢,還在不停地催婚。我媽說,她每天都會做噩夢,只有我結婚了噩夢才會停下來。這個時候,說我不著急肯定是忽悠人的。

在需要結婚的關鍵年紀,從2016年起,我卻陷入了人生至暗時刻,經濟壓力特大。

基本上呢,裝修貸每月還5000元,房貸每月5000元,車貸每月3000元,每個月不吃不喝要除掉13000元。工資卻在走下坡路,每個月到手不到10000元。

為了還貸,我下載了滴滴、易道、優步等,去兼職跑“滴滴”了,這樣每個月能多掙一兩千。後來我算過,除掉車損、油耗、時間,根本划不來,所以跑了兩個月就不跑了。

為了還貸,我陸續把停車位、機車、相機等小資產都賣掉了,才稍微緩過神來。

有人說沒錢你買車幹嘛?首先,我買車是因為搖到車牌了,如果放棄車牌以後就很難搖到。其次,我房子買的遠,沒地鐵公交,出行必須得有個車。


還有人問你之前就一點積蓄都沒有?有一點,2015年炒股遇上股災虧掉了。

在經濟壓力下,我就沒有去嘗試新的戀情,乖乖在疲敝生活下艱難前行。談戀愛總要吃飯、看電影吧?沒有經濟基礎就會很難。

然後轉眼間,我的年紀就過了30了,又過了31了……想想再過幾年就40了,婚姻希望越來越渺茫,有時半夜都會被嚇醒。

人到至暗的時刻,會發生觀念性的變化。

我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人為什麼非得結婚呢?不結婚也挺好啊,你看誰誰誰不就沒結婚?我開始放浪形骸,不去管那糟心的事兒。

這段時間內,我無意間做了幾件影響日後進程的事,事情不大意義不小。

第一,我沒有換工作。畢業後我一直在報社工作,即使工資下滑,即使報業被唱衰我也沒有換工作。

第二,因為還在報社工作,因為工作的原因,領導安排我採訪一個新聞

,這個新聞的主角就是喜它和她爸爸。

第三,我加了喜它微信,並在兩年時間內沒有得罪她,以至於她沒有拉黑我,彼此都存在於對方的手機裡。



我說過,28歲是一個人的分水嶺。

28歲之前,我們相信中國傳統婚姻,期待自己的愛情,想象著美好的結局。28歲之前,如果沒遇到愛情,容易著急,容易懷疑自己。

可一旦過了28歲,就很容易看開,就所幸無所謂了,開始放棄那些想象和期待。放棄,就是我遇見喜它之前的心理狀態。

2018年2月28日,我在公眾號更新了一篇文章並轉發到朋友圈。喜它點了個贊。


我打開她朋友圈,看到照片,感覺上這女孩子很美好,就和她聊起寫文章聽音樂等興趣愛好來。結果就是,兩個人的聊天有如黃河之水天上來一發不可收拾。

之後,我每天回家都給她打1個小時以上電話。是每天、一個小時、以上。

很多人在談戀愛時,覺得沒話聊,在我和喜它這裡卻不存在,到現在,睡前,我們還會聊固定半個小時以上。

聊天是不花錢的,卻是增進感情的最重要利器。如果問我們聊什麼,其實就是互相欣賞,彼此點亮,去發現對方無窮無盡的魅力。

走在腳下的路、回看過去的路……緣分,妙不可言。

我曾經認真計劃過,但趕不上變化。

我曾經放棄,又重新拾起。

我曾經一無所有,現在慢慢的都有了。

這一切很難嗎?難也不難,就看你什麼時候遇到緣分。

想到最近有個女生說她很焦慮,因為剛和男友分手,工作壓力很大很不順心,未來不知怎麼走。

我告訴她,沒有什麼是一定的。沒有一定要在28歲之前結婚,沒有一定要先有房子後有孩子,沒有一定要活成人們期待的樣子。

什麼是一定的?就是,前面的路一定不是直的。最後就看你遇上什麼樣的事、遇見什麼樣的人、什麼時候成就真正的自己。

就像我遇上喜它,她沒有嫌棄我的窮酸,最重要的是,她把“老男孩”的我當成一種閱歷。


和喜它確立戀愛關係時,我已經32歲了,徹底“熟了”。不管是脾氣,還是心性,還是物質儲備,都度過了人生的至暗時刻。經歷過了,就成為我的寶貴經驗。


不出意外地,去年10月,我們結婚了。

如今,身邊的朋友會發現我的一句口頭禪——“以結果為導向”。因為我覺得,很多時候,以結果為導向,你會發現,到最後所有的都會擁有的。

所以說,不要著急。


關於愛情,最後我賦詩一首:

緣分就在轉角處,愛情就在一念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