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可能先后与数十种病毒接触变异,随后在全球范围爆发

一项新的研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在引起大流行性疾病之前,可能已在人群之前传播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最终才变异成一种能够引起大流行并致病的病毒。

新冠病毒可能先后与数十种病毒接触变异,随后在全球范围爆发

▲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有可能在人群间传播了数年甚至数十年,最终变异引起流行

冠状病毒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世界各地的动物和人类身上都十分常见。冠状病毒常有四种形式,第一种能够引起普通的感冒,其余三种能引起更严重的疾病,诸如新冠肺炎(COVID-19)。在猫、狗、蝙蝠甚至爬行动物等传播链中还有更多其他的病毒类型。

新冠病毒可能先后与数十种病毒接触变异,随后在全球范围爆发

▲美国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随日期的变化

斯克利普斯学院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追踪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过程,关于病毒的起源他们提出了两个可能的观点,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

第一是新型冠状病毒在动物间相互传播时逐渐进化出一种刺突蛋白,使其能够感染人类,最终从动物身上感染人类,并引起流行。

自中国武汉报道了第一批新冠肺炎病例以来,由于最初的病例都与当地的海鲜市场有关,科学家们和流行病学家就开始从动物身上追溯新冠病毒的起源。目标动物包括蛇、蝙蝠和穿山甲等。

新冠病毒可能先后与数十种病毒接触变异,随后在全球范围爆发

▲示意图显示了在蝙蝠、穿山甲和人类中发现的各种冠状病毒基因组的比较

该国际科学家研究团队分析了新冠病毒的遗传学特征,他们发现,新冠病毒很可能来源于蝙蝠,因为蝙蝠广泛携带该种致病病毒。

第二是他们的数据还显示人类可能长期以来一直携带一种无害病毒,经过人群间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相互传播,这种病毒最终变异为致病性病毒。

从理论上讲,新冠病毒有可能像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病毒一样,最初多次从动物身上感染到人类,导致单次感染或小范围感染。经过多年的反复传播,病毒最终变异出能够引起大流行疾病的刺突蛋白。

新冠病毒可能先后与数十种病毒接触变异,随后在全球范围爆发

▲美国各州的新冠肺炎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图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说,这项研究的结果无疑打破了新型冠状病毒是由实验室制造的谣言。无论哪种观点,都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自然。

柯林斯博士说,新冠病毒很有可能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逐渐进化,最终获得了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并能引起严重的疾病。

(银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