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禮記》:清明節祭掃,還要不要燒紙?知道祭祀之禮,不用糾結

祭祖掃墓,是清明節的節俗之一。馬上又是一年清明節,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清明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祭掃方式,更為提倡。有些人對“文明”很牴觸,認為即使是在這特殊時期,祭掃也應該遵古法兒、循老例兒,使用“上墳燒紙”等傳統方法,才能更好紀念逝者、寄託哀思。

然而,從祭祀之禮的角度看,文明才是祭掃正確的打開方式。這是因為,在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中,早就道出了文明祭掃的三個真諦。

讀《禮記》:清明節祭掃,還要不要燒紙?知道祭祀之禮,不用糾結

對待逝者:《禮記》中祭禮如詩,文明祭掃是繼承創新

親人逝去了,生者在理智上清楚這一點。然而,在情感上,則希望親人能復活,或者希望其靈魂能夠存續在另一個世界。用祭掃寄託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情感遠大於理智,幻想親人靈魂不滅,祭掃就會偏頗於迷信,“燒紙”“燒冥幣”“送陰錢”等陋習便因之而生。

對待逝者的態度,《禮記·檀弓上》記錄孔子的話說道,“之死而致死者,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致生者,不智,而不可為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死了就說死了,屬於不仁,情感上難以接受;人死了說人還活著,屬於不智,理智上不能認可。因此,孔子認為,人逝去了,不能按照所知道的(人已經死了),或者依著所希望的(人仍然活著)去對待。

怎麼辦呢?就是通過祭祀之禮,表達對逝者的哀思,慰藉生者心靈。用介乎情感和理智之間的方式對待逝者,祭祀是在欺騙自己這個祭祀的人,而又不是真正的欺騙。馮友蘭先生認為,儒家對待逝者的這種態度和祭祀之禮是詩一般的,自己欺騙自己,但又是自覺的自欺;可能不科學,但又不反對科學;生者在這樣的詩中抒發情感,又不妨礙理智的進步。

《禮記》中記錄和解釋的這如詩般的先秦祭禮,無疑為現代人的祭掃打開一扇理性之窗,而摒棄陋習、文明祭掃無疑是這詩的繼承創新和最佳註腳。

讀《禮記》:清明節祭掃,還要不要燒紙?知道祭祀之禮,不用糾結

對待生命:文明祭掃不僅“繼往”,更重要的是“開來”

《禮記·祭義》說道,“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思終生弗辱也。”親人在世時恭敬地贍養,逝去後恭敬地祭祀,同時自省自警,一生都不做任何讓親人名譽受辱的事情。清明節、親人忌日等日子祭掃,是對逝者的尊重和緬懷。文明祭掃則更進一步,還體現了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愛。

《禮記·祭義》中,孔子講到了生命的歸宿,“眾生必死,死必歸土。”也就是說,所有生命都將走向死亡,死後終將歸於塵土。人的生命必然會逝去,那人活一生的意義何在?

《禮記·祭義》中提到聖人之所以設置宗廟,其目的在於“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祭祀之禮,更多的在於提示自己生命的來處。知道自己生命的來處,生命便不再虛無飄渺;知道自己是後續一代代人生命的來處,死亡便不再是絕望和痛苦。

文明祭掃應追求的深層義理在於,不是認為逝者的靈魂仍存,也不是期望逝者神靈的庇佑。更多的是,要感受生命在代代血緣傳承中的厚重,在祭祀那一刻追求心靈的安頓。自己作為這血緣譜系中的滄海一粟,就要善待逝者、珍惜生命,慎終追遠,承載生者的使命和責任,過好這一生。

讀《禮記》:清明節祭掃,還要不要燒紙?知道祭祀之禮,不用糾結

對待內心:祭祀之禮的奧義不在於外物,而在於愛與真

文明祭掃,必須杜絕封建迷信,也要摒除陋習。而“文明”二字可以承載更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真正體現祭祀之禮的奧義。

據《禮記·祭統》記載,“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用於祭祀的祭品是否豐盛而奢侈,陣仗是否隆重而有面子,都是表現於外的形式而已,真正能體現祭祀內裡的,是人的內心和真情。

《禮記·祭義》中談到,“致愛則存,致愨則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其中,愨(que,四聲)是恭謹的意思。也就是說,無論親人是否逝去,對親人的愛與恭謹都不變。愛之思之的情感恆存於心,親人就永遠在我們心中、在我們面前,對親人的懷念和敬仰也會不斷加深。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禮記·祭義》中記載的君子的“終身之喪”。“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誌有所至,而不敢盡其私也。”君子把父母雙親的忌日作為自己的“終身之喪”。忌日不做自己的私事,不是覺得不祥,而是因為這一天,君子的心思將全部放在悼念和祭祀雙親上。這樣的做法,在現在看來很不可思議,但只有對親人如此摯愛,才可以被稱為君子吧!

祭掃時對逝者情真意切,傾注真誠的愛與崇敬,外在的祭品、形式、排場如何,又有什麼重要呢?所以,不是因政策、情勢等影響,而是從內心深處出發,真正做到更高維度文明祭掃的人,也算得上是賢者和君子。

讀《禮記》:清明節祭掃,還要不要燒紙?知道祭祀之禮,不用糾結

寫在最後

《禮記》中的祭祀之禮,早就從對待逝者、對待生命、對待內心三個維度,揭示了文明祭掃的底層邏輯。結論就是,相較於“上墳燒紙”,文明祭掃是緬懷和追思的更佳方式。畢竟,《禮記》所記錄的先秦時代,一般意義上的紙這種東西,還沒有發明出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