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用智慧消弭了一场战争

卫国,在春秋战国史上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小国家,却成为了周代最长命的诸侯国——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把卫君角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在混战的春秋战国时期,卫国这样弱小的国家即使一直延续着,也必然面临了无数次被覆灭的危险。其中有一次危险,是一个智者凭一己之力化解掉的。

故事:他用智慧消弭了一场战争

公元前306年,樗里子率秦军攻打蒲地。蒲地的太守非常害怕, 便请求城中的智者胡衍出主意。胡衍把当前的形势分析清楚后,就决定自己去和樗里子面谈。

他安抚好众人,独自一个人走出城门来到秦军阵前,对樗里子说:“您攻打蒲地,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还是为了魏国呢?”

樗里子不语,眼中都是不屑(樗里子足智多谋,被秦人称为“智囊”)。

胡衍说:“若您攻陷蒲地,对于魏国来说当然再好不过了;但是对于秦国,可是不太好呢。”

樗里子不置可否。

胡衍分析道:“您很清楚,卫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因为有蒲地的存在。现在您讨伐蒲地,就是在迫使它投靠魏国,这样整个卫国都会屈服并依附于魏国。“

故事:他用智慧消弭了一场战争

樗里子若有所思,道:“先生请继续。”

胡衍继续说:“魏国丧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后,始终没有办法夺回来,原因何在?就是因为魏国兵力薄弱啊。现在您讨伐蒲地,必然会促使卫国并入魏国,那么魏国就会强大起来。魏国若是强大了,可想而知,贵国所占的魏国城邑就危险了。再说,秦王必然要观察您的所作所为的,若他觉察到您的行动对秦国有害却让魏国得利,秦王必定会加罪于您。”

听到这里,樗里子默然了。半晌后,问道:“敢问先生,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胡衍沉吟了一下,说道:“您放弃蒲地,不要再攻打了。我进城去把您的想法转告给太守,而且卫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也必然会感念您的恩德。”

樗里子说:“那好吧。”

故事:他用智慧消弭了一场战争

胡衍进入蒲地后,就对太守说:“樗里子已经知道蒲地艰难窘迫的境地了,他声称一定要拿下蒲地。不过,我能让他放弃蒲地,不再进攻。”

蒲地太守起初十分害怕,但听了胡衍的话后知道蒲地有救了,就拜了又拜说:“请先生您救蒲地于危难之际。”并马上命人献上三百镒酬金,太守接着又说:“等到秦国军队撤退了,请允许我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国君,国君一定会重重赏赐您。”

就这样,樗里子放弃了攻打蒲地,卫国逃过一劫。而胡衍,从蒲地得到了酬金,并使自己在卫国受到了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