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90载 三代儿郎上疆场 如今山村变了样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东北。同年11月23日,一个女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碗米坡镇柳树坪村(原拔茅乡砣碑村)呱呱落地。尽管战火纷飞,她的父母却特别珍爱这个孩子的到来,取名王光珍。

芳华90载 三代儿郎上疆场 如今山村变了样

王光珍

柳树坪是一个水养的村落。“上接巴蜀天府,下达洞庭长江”,通衢万年的“南方丝绸之路”酉水河沿村而过,滋养了两岸奔波的商贾名流贩夫走卒。

芳华90载 三代儿郎上疆场 如今山村变了样

“父亲修船拉纤、母亲散粮背脚,千辛万苦把我几兄妹拉扯大。”如今已是90高龄的王光珍回忆往事,历历在目。王光珍有兄妹七人,田无角、土无边,家贫如洗,为了养活一大家人,父亲赤脚行在卵石上拉纤,古铜色膊子勒着一道道绳印。她也会傻傻地问,爹,为什么保长家有地,我们家没有?面对女儿的疑问,这个生活在乱世最底层的纤夫无言以对。

1950年3月,经媒人介绍,20岁出头的王光珍同意了同村男青年张水贵的求亲。“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老人说和张水贵没经过自由恋爱,却看上了他,这一眼,就是满满当当的一辈子。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张水贵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芳华90载 三代儿郎上疆场 如今山村变了样

一艘木船安静地躺在70年前的砣碑码头。王光珍解开缆绳,划着船桨,桨片子打在水面,就像拍打她的心,至今她仍未能忘记张水贵的背影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一起消失远方的情形。

她叹道,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孩子他爹前年去世,却等不到这一天了,泪水爬上她的双眼。

芳华90载 三代儿郎上疆场 如今山村变了样

在湘西,传唱着一首《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民歌,像极了俩人之间的爱与情。

(男)马桑树儿搭灯台,

写封的书信与姐带,

郎去当兵姐在家,

我三五两年不得来,

你个儿移花别处栽。

(女)马桑树儿搭灯台,

写封的书信与郎带,

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

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

钥匙的不到锁不开……

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而这一年,王光珍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她喜极而泣,一夜没睡着,心想着种几亩稻子和玉米,种两畦青菜萝卜,再喂养一群鸡鸭,这就是理想中美美的田园生活了。张水贵从朝鲜战场退伍回家后,俩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1955年,王光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在旧社会吃尽苦头的女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芳华90载 三代儿郎上疆场 如今山村变了样

她曾在砣碑大队担任过四个多月的大队书记,因为没有文化,王光珍辞去书记职务,主动去担任妇女主任,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村里的大物小事,邻里纠纷,她都出面解决。哪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哪一年出生,她也记得清清楚楚。“老太太是我们的开心果,大家都喜欢她。”柳树坪村书记贾祖东介绍。

王光珍有四个儿女,老大张民忠63岁,退休教师。老二张明友60岁,退伍老兵。老三张明玉56岁,柳树坪村妇女专干,中共党员。老四张明翠52岁,也嫁在柳树坪村。

1978年,18岁的张明友去辽宁当兵,王光珍坐船送他到保靖县人民武装部,看着接新兵的车走远,她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2007年,张明友的儿子张涛应征入伍,彼时,酉水全境通航早已成为历史。王光珍乘坐班车送孙儿去当兵,一路群山环抱,令她感概万千。王光珍说:“张涛在部队勤学苦练,敢闯敢拼,还入了党。如今我家三代军人,三代党员,我心里高兴!”

“铁龙磨沟来得快,牯牛爬上拔茅寨,拔茅寨,观音岩,顺岗波浪涌起来,顺岗上去雅鱼滩,隆头坐得是一片山……”远去的船工号子,王光珍还记忆犹新。过去,从柳树坪要跋涉三两个小时的水路才能抵达保靖县城。随着迁清公路的拉通,现在,到保靖县城只要20分钟左右。

路通,人就通;人通,经济就通。四十来年,柳树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栋栋漂亮的乡居,一畦畦绿油油的辣椒地,掩映在绿树环抱中。

山村巨变乐坏了王光珍。

“我娘吃了没文化的亏,她把我们四兄妹都盘到初中以上。在她的培养下我成为村里的妇女专干,还是互助五兴小组的组长,她时常教导我们,要帮助大家搞好工作。”张明玉说。

王光珍虽然不识一字,但记性好,“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王光珍能倒背如流。

2014年,柳树坪村的大艳顾清亚、二艳顾清艳、三艳顾园成立了保靖县二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了43户建档立卡户入社。老人的日子过得不错,但依然钟情土地,劳动不辍,这是她对土地最深情的誓言。二艳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顾园说:“老人好动,每天不是在去辣椒大棚的路上,就是在辣椒棚里除草施肥。”

为了让这个重点移民村变个样,湘西州库区移民事务中心驻村工作队,对保靖二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大力支持,其中建设蔬菜大棚60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投入灌溉设施蓄水池2个,引水管200米,投资30万元;投入种子肥料款30万元。

芳华90载 三代儿郎上疆场 如今山村变了样

目前,二艳蔬菜合作社带动了全县10个乡镇170余户建档立卡户家庭积极参与辣椒种植,辐射湘黔鄂渝四省边区,种植总面积突破300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之乡”。

2020年2月29日,为了驰援武汉人民,柳树坪的党员微信群和村微信群下起了红包雨。王光珍不会使用微信,她就拄着木棍走进村委办公室,“我是一个有6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不愁吃不愁穿,武汉遭了灾,也要为他们尽一点力。”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一百元。

芳华90年,时光流水。王光珍用爱和善良书写了一个山村女人的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