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存進教育

從工業革命到互聯網時代,教育正迎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科學技術的變革正在推動教育往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對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進讓科技為教育賦能,成為政府學界和業界共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科技存進教育

科技存進教育

她生活在國外,而且具有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但你可以看到,她自己的簡介裡寫的是幫助農村孩子告別啞巴英語。

她教授英語的方式也非常特別。很多教學視頻都是她實際的生活場景。去朋友家BBQ,她做了期燒烤的專題;逛商場購物,又拍了期生鮮、水果的視頻;有一次玩兒桌遊,她也不忘拿出手機拍攝,儲存為遊戲主題的素材。她還拍下法國當地的野鴿孵化、出生的全過程,剪輯了以"鴿子"為主題的一系列視頻,來進行英語教學。太生動了。

這些人,就這樣在各自擅長的細分領域內,面對鏡頭展現出另一個自己,成為垂直領域的被大眾所喜愛的授業者。

2019年,在線教育產業最大的驚喜是短視頻教育的興起。

背後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將自己擅長的領域分享出去,並且這種方式精確地幫到越需要的人,以平等姿態去和大家交流,這樣很容易地收穫接收者的好感,如果去洞察更深層次的原因,那麼會發現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社交所產生的信任。

得信任者,得發展。

一個信任缺失的行業,一定是滿目瘡痍的,就像現在的P2P行業。

短視頻多以娛樂內容為主,似乎與相對嚴肅的教育行業顯得格格不入。但在普通草根用戶都能以直播間授課、錄播課程、連麥、免費短視頻科普的多元化方式吃的開之後,也讓在教育類短視頻賬號變得越來越多元起來,教育行業正以全新的姿態進入短視頻平臺,並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

以快手為例,官方發佈的數字是,2019年,平臺上的教育短視頻作者數量超過了99萬。

99萬這個數據意味著快手極有可能坐穩國內教育短視頻類目第一的寶座,擁有大量的且細分領域教育公開課資源。

科技存進教育


我覺得目前短視頻教育更能刺激用戶需求的原因:

1.前面我說的信任感。

2.從用戶真實需求創造,不販賣焦慮,解決真實需求,像朋友一樣全程的陪伴。不是放一個錄播的課程就在那裡了,而是這個老師一直在這裡跟你交流。你可以追他一個月、一年、十年。

3.真實普惠: 任何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成為老師;對學生來說,有些課程低至一塊錢。用戶從學生到老年人,從城市到鄉村。(非一線城市可能具備更大的爆發潛力)

其中,最後兩點,正是我覺得短視頻教育跟知識付費最核心的差異;相對而言,定義為在線教育或者也不盡然準確。

在這個生態之內,因其原本沉澱的社交關係,使得像快手這樣的平臺,更像是一個教育的基礎設施。各種你意想不到的教育門類都被囊括其中,有各行各業的老師,和來自天南海北的學生。我看到,很多傳統的在線教育機構也都紛紛開始在上面開課,這或許也證明了這個關於"基礎設施"的論斷。

期待短視頻和教育撞個滿懷,給這個行業帶來新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