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時代】該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期權交易計劃?

【期權時代】該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期權交易計劃?

1、投資者在進入市場之前,需要制定一個計劃,並且將這個計劃寫下來,它既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具體的決策,還可以約束投資者的不理性行為。

這種計劃被稱為一種形象化的技術。

就好比打高爾夫的時候,在揮杆擊球之前,我們腦海中就要想象出已經打了一杆,並且設想一下球的弧度和落點在哪裡。

然後,再揮杆打出現實場景中的一杆來完成整個高爾夫的過程。

正如打高爾夫球的情景一樣,並不是我們想象的每一杆都與現實擊出的場景相符合,也不是每次擊球都是完美或接近完美的,但現實場景與想象場景之間的偏差卻可以讓我們在未來實現自我矯正。

這些形象化的技術同樣可以應用在期權交易中,可以幫助投資者減少損失,還可以讓投資者穩操勝券,實現價值。

我們做期權的具體交易時,也需要提前設想一下市場的價格走勢圖,需要在什麼價位交易,交易量計劃多少,在什麼價位準備賣掉手中持有的期權等。

當我們看到的期權交易市場實際情形與我們預先設想的出現偏差,甚至不相符合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採取措施提前預判,以儘早減少潛在的風險。


2、那麼如何制定這樣的規劃呢?

第一步就是描述交易理念。

如有的投資者可能這樣描述:

我想從事煤炭方面的長期交易,並持倉60至90天;

我適合短期交易,打算在實值期權或者快到期的期權中選擇,並計劃持倉幾天或者最多一個星期;

我打算對我的股票組合套期保值,當故事發展為熊市時我購買股指清單中的股指期權;

不論有任何風險,我都打算用我的大腦來交易,常識每個月都能把錢翻倍甚至翻三倍

……各種描述情形,不一而足。

第二步就是設定你的交易目標。

投資者都想從風險資本中獲得最高收益,都則就會將資金轉到銀行存款或者長期國債上去。投資目標決定投資戰略,也反映出投資者的總體理念。

一個每年200%至400%的回報率目標相對於一個每年20%至25%的目標來說,投資規劃是不同的。高收益一定對應高風險,期權交易是非常冒險的。

從投資目標和投資戰略的匹配上來看,如果投資目標偏高,則通過一個相對保守的套利策略來實現就是不切實際的,如買入看漲期權的套利。

如果想要嘗試得到高頻的回報率,那就需要一個更為進取的投資戰略,如買入和賣出價內期權。

當然,激進戰略的投資風險在於,如果潛在的實體交易橫向盤整或者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那麼投資者購買的期權將一文不值。

一旦總體目標確定了,還需要把這些目標分解為每一項交易目標。比如:

每週5%

每月10%

每季度50%

每年150%

還要確定好與投資者策略相符的金額和期限。

長期交易者要從長遠角度評估,短期投資者則需要更經常進行評估,並且隨著交易的過程,投資者可以或高或低地修改這些數據。


3、第三步就是選擇市場。

不同的投資者具有不同的信息優勢,對於市場的選擇也會不同。譬如,農戶出身的投資者會考慮農業期權方面的交易;股民則會選擇交易股票指數期權。

除了單獨市場選擇的問題之外,還需要考慮選擇多種市場組合的問題。

選擇一個完整的投資市場組合可以使投資者的風險多樣化,使投資者進可攻退可守。

從進攻的角度,可以通過在幾個商品市場或股票市場中持倉,更好地抓住主要的市場動向。

從防守的角度,通過將投資資本分散到各種各樣的市場中,就不會再錯誤的時間被套在錯誤的市場,甚至是在錯誤的時間進入正確的市場。

此外,經驗告訴我們,不同的股票或商品組合通常是負相關的,即一組看漲時另一組就是看跌的,而第三組可能是橫向盤整的。

這種組合避免了投資者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第四步就是設定止損額度。

一般投資的經驗法則是全部損失額度不應超過風險資本的10%。有經驗的投資者往往希望得到非常高的投資回報,所以他們一般會把風險資本中一小部分放在投機性的投資中,比如期權。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雙重的

一方面大部分資產淨值是出於保護性目的而投在了更保守的項目上,如退休金、人壽保險、教育或者應急基金等

另一方面,投資一個高回報的期權交易能夠推動他們的投資總回報。

但是,當損失發生的時候,投資者也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將風險降低至最少。在理性的時候設定的止損標準就是在非理性退出時的操作標準。

投資者從以上四個方面將投資計劃寫好後,一定要記住它是一個動態文檔,需要依據投資者的經驗、市場變化或者新的期權品種的引進,進行適當的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