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美竞争的文化差异

文化的最高层面应该是哲学,哲学在古希腊是“爱智慧”的意思,最早的哲学是包揽科学的,科学只是哲学的附庸。在解放初期,中国科学院就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后来才把人文学科分开,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又可以继续分解,哲学的最高层面应该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在交朋友、谈恋爱中,“三观”相同或相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这应该是经验之谈吧。这就说明不同的个体,三观是不一样的。

个体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排除了这个因素,三观就体现在更高级别的差异性,即族群的文化差异之上,而这种文化差异来源于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在运用文化批评时,要尽可能地回到文化传统的源头上去。

文化是非常复杂的集合,不同的层面套着不同的层面,类似于“俄罗斯套娃”。所以,人文学科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文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从不同领域呈现“文化”这个大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科学,在这个大集合中,有一些是共同的文化原理,但对于具体的民族而言,又有其独特性、历史性和现实性。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但不难理解。从时空的角度来看,过去的文化就是沉淀成文明。

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这在当代已经是很流行的观念。这种论调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局限。比如说,除了冲突,还有融合,中国文化吸收印度的佛教文化,就是融合;改革开放后,中国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也是融合。问题在于具体的民族和国家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和合生利”(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而美国文化强调竞争,从英国人踏上美洲大陆,竞争的文化就刻下了烙印。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它的文化传统里,少了更深层的文化传统。

说到竞争,中美两国也有非常大的差异,中国经历了更久远的历史,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国文化是从历史实践中总结出中庸之道,总结出王道。在王霸之辨中,中国文化选择了王道,但美国的历史很短,它还来不及有更多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它奉行的一直就是霸道。

中美两国的实力大到旗鼓相当,竞争就出来了。问题在于,美国的竞争理念是一种霸道,而中国的竞争理念是一种王道。这很好理解,最近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就可以看出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中国奉行多边主义;美国靠实力占据世界老大的位置,中国靠发展不断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当美国阻碍中国的发展时,中国就提出国际政治经济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概念。两种不同的竞争理念相遇的时候,势必会引起文明的冲突。

《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美的世纪竞争已经是既成的事实,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竞争关系。同样是个长期的艰苦的博弈过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伴随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