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為什麼讓專業投資人看走眼?

翻開瑞幸咖啡(LK) 短短不到3年的融資歷史,一連串大牌名字閃耀,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中金佳成、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貝萊德都參與過,可以說瑞幸沒有被更多知名公司投資,可能還是因為他們上市太快了,啟動試運營一年多點就IPO是很多專業投資者錯過瑞幸私募股權投資的主要原因。

瑞幸為什麼讓專業投資人看走眼?

搜狐上看到創投智匯的一篇文章不錯,叫:“我們為什麼投資瑞幸?” 講了幾位非常專業的投資人選擇瑞幸的理由。

瑞幸為什麼讓專業投資人看走眼?

瑞幸咖啡三大投資人:我們為什麼投資?

那麼瑞幸被批造假,又是如何讓專業投資人看走眼了的呢?我有幾點思考。

首先,我相信瑞幸創立之初並不是為了造假欺詐上市而成立的,創始人可能真的是想要改變咖啡這個行業,至少是在中國大陸改變咖啡這種產品的呈現方式,懷著不那麼偉大但也相當大的野心來做的,走到今天忘了初心。

瑞幸的故事吸引到投資人,最核心的,也是很多投資人最不願意承認的地方,其實就是在中國的咖啡這條賽道上,瑞幸是最敢擴張,最敢燒錢,執行力最強的那個玩家。很久以來,甚至可以說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在中國落地以來,中國大陸最成功的PE/VC幾乎都相信一件事情,要選最好的賽道,在這條賽道上選跑在最前面的賽手,看你的能力,把能投的賽手都投了,如果這條賽道太貴,那麼只投第一名。

為什麼他們屢試不爽?因為中國的發展,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都太快了,選賽道投第一名這種模式一再的自我加強,已經成為聖盃了。

至於投資瑞幸的其他理由,我只能說瑞幸成功的抓住了很多投資人的痛點,包括瑞幸利用技術和互聯網改造了一個傳統的商業模式,實現了科技“賦能”;瑞幸和星巴克(SBUX)是錯位競爭;瑞幸是中國新基礎設施投資到位自然而然結出的果實;瑞幸在單杯成本(不包含營銷獲客)上面遠低於星巴克,瑞幸把線下門店從利潤中心改造成一個履約的地點;瑞幸通過高品質建立品牌,吸引年輕客戶,再拓展更多的價值等等。

瑞幸為什麼讓專業投資人看走眼?

我覺得呢,這些理由都對,但是投資人用這些理由說服自己的時候,有沒有心裡去問一問自己,我是不是僅僅因為看好中國大陸咖啡市場這條賽道,瑞幸現在跑得最快所以去投資瑞幸的呢?如果是,那麼就不要看這些利好的理由,專心去找能夠否定這筆投資的理由。

任何投資都是一樣的,一條看好的理由對買入來說就足夠了,看空的理由卻是越多越好,畢竟福爾摩斯說過,否定所有的或然性之後,剩下的論斷無論多麼不可思議,都是必然的了。如果你的投資能夠在所有的看空理由之下仍然屹立不倒,不管看好的理由是強是弱,都一定是一筆很好的投資了

瑞幸為什麼讓專業投資人看走眼?

不過呢,不要YY這些專業投資人能有多大損失了,已經IPO了的企業即使暴雷,帶給早期投資者的回報也相當可觀,只要這些早期投資者足夠專業,早就用適當的方式收回成本乃至鎖定利潤了,真正受損失的一般都是IPO之後買入的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