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3月31日,平安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发布了养猪行业最新的投资分析报告《双疫情下中国生猪产业链展望:供需两弱格局均在修复,后疫情时代聚焦产业升级》,报告全文三十余页,涵盖疫情分析、中央大力扶持养猪产业政策分析、供需分析、养殖屠宰产业链整合、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等内容。我们摘录了其中部分核心内容,以飨读者。该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 全球新冠疫情加速扩散,国内防疫转向持久战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情本土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现新增主要为境外输入型。截至目前,国内累计确诊8.28万例,4月3日无新增病例,但有870例为境外输入或关联病例。无新增病例标志着本土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随后新增病例于 3 月 17 日后再次上行,主要为境外输入(或关联病例)型。

截止4月3日全球新冠疫情累计确诊达93.5万例,欧美主要国家仍处于快速扩散阶段,国内在复工复产时期防境外输入型病例形势仍较严峻,展望未来 1-2 个季度,防疫战或由阻击战转为持久战,对国内生产、居民部门收入和消费持续造成影响。

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当前国内新增病例(例)主要为境外输入型


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全球当日新增病例:欧美主要国家新冠疫情处于高速扩散阶段,单位:例


2.政策指引短期稳价保供、中期加快复产、长期产业升级


①、短期在新冠疫情防控下,加快产业链复工复产、确保物资和产品运输畅通,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实现猪肉保供稳价;

②、中期加快生猪产能恢复,确保 2020 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精准脱贫”下,大企业带家庭农户、中小散户发展;

③、长期引导产业链升级: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3.冻肉投放有效平抑超高猪价,进口有望再提升但具不确定性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自 19 年 12 月以来,央储冻肉以每周 1 次的频率密集投放累计 16 批、39 万吨,有效平抑超高猪价。2020 年猪肉进口量保持快增,但新冠疫情带来不确定性。

据平安证券统计,自 19 年 12 月以来,中央储备肉以每周 1 次的频率(除春节放假期间)密集投放累计16 批、39 万吨,其中元旦前共计 4 批,14 万吨;元旦后至春节前共计 4 批,10 万吨;春节后至今共计 8 批,15 万吨。

观察 16 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均价,平安证券认为,除春节假期间无冻肉投放+新冠疫情严控下屠企开工率不足导致猪肉均价较快提升至阶段高位,储备肉密集投放对非瘟疫情+出栏节奏导致的超高肉价抑制较明显(合理假设新冠疫情下,供给端的屠企产能利用率不足对冲了需求端的餐饮消费量骤降的影响)。

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2020 年以来中央储备肉密集投放,累计 25 万吨


4.新冠短期冲击需求,非瘟长期抑制供给

需求端:在外就餐需求受明显冲击,或需 1-2 个季度恢复。供给端产能底部已确认,但生产效率下降明显:

①、新冠严防下非瘟“意外”缓解,短期出栏节奏改变,中期产能恢复进度延缓;

②、19年行业大规模“三元肥转母”补充产能,预计 20-21 年产能到出栏量的乘数下降明显,大集团“高补高淘”&中小散逐步出局;

③、 在非瘟长期扎根于中国、传统三元杂交育种体系遭受严重破坏的当下,“自育肥”+二元轮回杂交的组合策略攻守兼备,有望实现快速补充产能、同时降低疫病风险,充分享受集中度提升红利。


根据哗啦啦(全国餐饮 SaaS 系统服务商),疫情到 3 月 29 日为止,预计餐饮市场损失 5283 亿元。营业门店数、营业额、客流量、账单数分别较正常日减少 21.6%、63.7%、57.3%、51.9%。观察餐饮营业门店及账单数增长趋势,可发现餐饮复工率正快速提高,但账单量和账单流水却恢复较慢, 部分餐饮门店只做外卖单,不接受堂食。

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2019-2020年餐饮外卖营业额增长趋势对比

部分在外就餐需求转向家庭端。根据哗啦啦,外卖单量同比 19 年增 75.8%,外卖订单量占比较 19 年增 21.4%。但考虑到:1)疫情防控下出行、活动量下降,减少了家庭端对肉类蛋白的需求;2) 在外就餐存在浪费;3)家庭就餐消费量普遍少于在外聚餐;4)传统渠道转向现代渠道带来的购买频次下降及供需错配。平安证券认为,家庭端消费对在外就餐的弥补或有限。

短期看,新冠疫情对生猪养殖的需求冲击影响或大于供给冲击。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 2 月屠宰量环比-44.9%;根据新发地市场数据,春节后 9 周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仅为 19 年同期的 50%左右。草根调研反馈,因屠宰量较低造成单头摊销成本较高, 以及传统渠道转向现代渠道,屠企利润受到挤压甚至亏损。

往后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基本复工、学校陆续开学,在外就餐需求正逐步恢复, 但当前看全球疫情未见拐点,国内防控境外输入型病例形势仍较严峻,因此,估计在外就餐需求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或仍需要 1-2 个季度。


非瘟点状散发:新冠疫情严控,“意外的”冻结了人员、物资流动,为“拔牙”和“净化”争取了宝贵的 1-2 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非瘟疫情造成的产能去化明显降低养殖密度,2020 年以来非瘟疫情整体呈点状散发、基本实现可防可控。但未来随着人&物流的恢复以及养殖密度提升,非瘟复发仍充满不确定性。

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主要上市公司 2 月出栏量环比降幅明显,单位:万头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2 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23.1%,环比增 1.7%,为连续 5 个月环比增加。无论是官方还是草根调研数据,产能底部已经得到确认。

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2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 1.7%,为连续 5 个月环比增加

2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 1.7%,为连续 5 个月环比增加


若参考农业部数据,根据理论生猪生长周期,母猪配种到生猪出栏需10个月(妊娠4个月+育肥6个月),应可以在 20 年 8 月看到生猪出栏量见底。但我们认为当前产能的生产效率,即产能到最终出栏量的乘数(以MSY衡量)在2020-2021年将明显下降,因此不应乐观估计20 年生猪出栏量的恢复。


5. 2020 年猪价在 25-35 元/公斤高位震荡

“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短期供需两弱,但需求端冲击影响更大,高猪价阶段性承压。往后看,供需均在逐步修复,但预计需求端修复力度和速度快于供给端,预计“两会” 后需求释放+调控减弱,猪价有望现阶段高点。因当前产能效率下降明显, 不应乐观估计20年出栏量恢复,预计全年猪价在25-35 元/公斤高位震荡。



平安证券深度分析:猪价“两会”后或现阶段高点。


关注发现更多精彩:爱思农银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