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研習筆記-001

《黃帝內經》是一把真鑰匙!

一般認為,《黃帝內經》一本古老的醫書。但學習《黃帝內經》之人都有一個感覺,它不單單是一本醫書,它醫病、醫事、醫人、醫國、醫社會,最根本的是“醫心”。《黃帝內經》以人為核心,天地萬物無所不包。它不只看人,只看臟器,只看疾病,它是把天地萬物看成一個以人為核心的完整系統,合而為一,化而用之,修而正之養之。

據考證,《黃帝內經》成書時間大概為四、五千年前,也不是出於一人之手,它是我們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感悟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之演化之修正法門的智慧結晶。是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薪火相傳,到春秋前後方整理成文字,以後都有些許增減或完善。

《黃帝內經》有一個最核心的思想,即第三十九篇“舉痛論”裡,黃帝問其老師:餘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是說,講天的事情,必須先把人結合起來。“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是說,講古代的東西必須合於今天,就是把上古的東西放在今日之社會現狀中再認識。“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最重要,所有關於人及人類的問題,一定要和自己聯繫在一起。

天與人、古與今、人類與自己闔一,為學習《黃帝內經》之心法!

《黃帝內經》是一把真鑰匙,開門進去,我們與天地萬物同德,古人古事古物與今人今事今物無二,人類及其每一個體和衷共濟!

《黃帝內經》研習筆記-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