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万物晴朗——清明

春风化雨 · 万物清明

古人认为天有“八风”,其中有一风叫清明风。春分后十五日,清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把这个节气定名为“清明”。清明节之传统,由来已久。习俗也流传较广,“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士民皆需祭扫陵墓。

祭 祖


清明祭祖习俗,是先由民间兴起到最后为国家承认流传至今。而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诗中也提到“家墓累累人扰扰”,反映出唐代有清明上墓之俗。

插 柳


踏青插柳之习俗,最早可见之于宋代。《梦梁录》卷二“清明节”记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踏 春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放 风 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养生要点


清明节虽然气温开始回暖,在“太阳寒湿”当令的这段时间,毕竟寒气偏重,湿气增加,因此清明节要以“养阳气、调肝胆、健脾胃”为养生要点。实际上这3点是今年整个春天的养生要点!


养 阳 气



我们经常说“春夏养阳”就是养护阳气,你不伤阳才能真正养阳!养阳很简单,就是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做起!


衣:注意保暖,不要穿八分裤,露脐装;不要露脖子,后腰,肚脐。


食:忌食带“冰”的食物,冰激凌,冰镇啤酒等,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还有一些偏寒性的食物。


住:睡觉卧室关窗;忌空调过寒过热--室内温度过热,伤阴又伤阳!


行:忌熬夜;长时间看电子产品。


调 肝 胆



“肝主四末”如果春天手脚凉、手脚无力,皆因肝阳不足,如肝气亏虚,易现“败种”;


凡手脚心热,脾气大者,皆为肝火太过,阳盛伤阴,易生“焦芽”。


最近说了很多疏肝理气的办法:每天十指梳头300下;早晚推腹,顺便搓肋巴骨;敲打腋窝、敲打大腿内侧段;揉太冲穴;敲打膻中穴。


健 脾 胃


肝气随着清明节的到来达到最旺,而肝木生心火而克脾土,也就是说清明节前后要注意心脑血管和脾胃的问题。


不要吃寒凉食物,每天推腹,这是养脾阳。健脾胃最快的方法还是艾灸中脘穴、足三里。


春风化雨 万物晴朗——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