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隨著許可馨事件的發酵,留學生這樣的群體再次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說其實許可馨只是留學生中的一些個例,我們不應該因為許可馨一個人的問題影響對一群人的態度,但是我不得不說,因為許可馨事件的影響,有些問題我們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曾幾何時,我們的先輩熱淚盈眶說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帶著一個國家的希望奔赴異國他鄉,最後經歷重重挫折,回國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那個時候的留學生讓人敬仰。時過境遷,為何時不時就會冒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我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似乎不該只是說說而已。


01 晚清留美幼童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劉步蟾

這句話是晚清時期留洋學生劉步蟾等人在即將離開家鄉的船上慷慨激昂的話語,他們肩負國家崛起的重任,即將遠離故土,奔赴他鄉,內心五味雜陳,從而立下此誓言。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而他們能夠得到留洋機會,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那就是中國第一個留學生容閎。1850年,他考入耶魯大學,成為中國第一個留學生,也是在耶魯大學就讀的第一個學生。

懷著對祖國崛起的希望,他學習了先進技術之後回到祖國,並且建成了中國歷史上十分出名的江南製造總局,此外,他留學回來之後,覺得應該培養一些中國人專門去留洋學習一下先進的科學技術,不能繼續搞閉關鎖國了。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在他的建議下,當時的名臣曾國藩覺得十分有道理,就向清政府提出申請,並且於1871年建立了“幼童出洋肄業局”。自從該組織建立之後,從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9歲至15歲的幼童赴美留學。這些留洋兒童史稱:留美幼童。

為何當初要選擇9歲——15歲的孩子去留學呢?主要就是因為當時清政府擔心年紀大的人去到國外一方面不好管理,另外一方面擔心誘惑太多不願意回來,所以就讓這些孩童去留學,並且在離開之際,都是對其嚴格教育,說明留學之後必須回來建設國家。當然,當時這些孩子雖然年輕,可是對國家的熱愛和身上肩負的責任還是十分清楚明白。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而一開始所說的劉步蟾,就是後來留學兒童的其中之一,他們遠行的那一刻,場面催淚,不覺讓人心生感慨。後來這些留美幼童,為祖國建設確實出了很多力,比如我們熟知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礦冶工程師吳仰曾、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前身)校長蔡紹基、復旦大學創辦人唐紹儀等人。

這些人留學學成之後,帶著外國的先進技術回到祖國,繼續建設祖國,他們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管歷史怎麼發展,人們心中始終都會記住他們。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02 許可馨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家庭教育

歷史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每次當發生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總可以對照一下,只是有時候,人們不小心遺忘了一些東西,只有不斷強調,讓那些遺忘之人再記起,才是最好的。

隨著時代發展,先輩們的努力終於達到很多預期的效果,我們的國家逐漸繁榮富強,偉大復興之路,已經越來越近,可是一些關於留學生的負面事件近些年來卻逐漸多起來,這些人有的也許僅僅只是為了譁眾取寵,有的就是任性胡言亂語,諸如許可馨之流。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但是為何他們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我們是不是應該仔細思考一番,不管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是不是都應該在一些問題上慎重思考一下。現在社會,我們給類似於許可馨之流的人叫做“兩面人”,就是兩面三刀,背信棄義之人。

他們一方面接受這來自家庭和祖國的好處,另外一方面又在背地裡不斷詆譭自己的家庭和國家,倘若輿論壓力實在太大,就出來道歉,他們覺得這樣就可以得到原諒,事後繼續為所欲為,沒有任何改變。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很多人也會表面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實際上他們做的事,似乎與之背道而馳,這種行為是我們所不能原諒的,晚清時期的一群9——15歲的孩子尚且明白的道理,為何在一些成年人之中卻不明白了?

經過仔細思考之後,我覺得主要還是家庭教育的原因,要是一個家庭從小灌輸的思想就是要有家國情懷,那個孩子自然從小也就會有這樣的思想,不至於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為何如今巨嬰越來越多,最主要原因就是太多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出了問題,過分溺愛和遷就,就像許可馨所言,她能夠走到今天,大多是靠父母的金錢和人脈。

許可馨事件背後反思: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只是說說而已

要是這種原本有利的優勢資源,最後變成促進一個人成為人們唾棄對象的動力,我想這樣的家庭教育也就嚴重脫離正軌了。


03 結語

幾千年以來,有些話語似乎我們總在不斷重複,不過又總會不斷被人忘記,歷史是一個好東西,充滿各種智慧與經驗教訓,我們應該多去思考一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不管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時刻銘記在心,不要只是說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