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感覺全詩總體上顯太濃豔,而《哀江頭》卻寫得婉雅含蓄

白居易歿後,宣宗曾有吊詩,唐代詩人死後能得御詩弔唁的實不多,《吊白居易》中,“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尤為人所熟知,這話倒也並非虛誇。白詩在當時極為流傳,所謂“禁省、觀寺、郵侯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元稹《白氏長慶集序》)也可印證。且白氏詩歌流傳範圍非止域內,當時已遠播東瀛。日本古典名作紫式部的《源氏物語》中就頗多引錄《長恨歌》中的詩句。白氏本人於《長恨歌》也甚自賞,說過“一篇《長恨》有風情”的話。而且後世戲劇興盛起來後,演繹李、楊故事的名劇《梧桐雨》(白樸)和《長生殿》(洪昇)與《長恨歌》也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就是這麼一篇名作,筆者卻一直不太喜歡,諷誦之下總覺著就詩歌格調,抑或情感、語言,無論哪一方面講,與《琵琶行》相去殊遠。友人策劃《唐詩宋詞經典吟誦》,見其選目中取“長恨”而舍“琵琶”,甚感遺憾,詰之:“何不取《琵琶行》?”

《長恨歌》感覺全詩總體上顯太濃豔,而《哀江頭》卻寫得婉雅含蓄

《長生殿》(洪昇)

我的不喜歡《長恨歌》倒不是因為作者於李、楊情事所流露的同情之意,《長生殿》中也有此種傾向,這實際上倒無可厚非,而且這種從人性角度刻劃帝王愛情生活的作法實際上倒還是有一定創意的。我的不滿主要是感覺全詩總體上顯得太濃豔,有時幾有“化不開”之感。如“天生麗質難自棄”以下敘楊妃專寵一段,及“樓閣玲瓏五雲起”以下敘太真九華帳裡夢覺一段,都有鋪敘太甚之嫌,顯得繁冗而不含蓄。“穠得化不開”或“雕繪滿眼”之感即打此處而來。

《長恨歌》感覺全詩總體上顯太濃豔,而《哀江頭》卻寫得婉雅含蓄

長恨歌舞臺

有時也不免懷疑自己的感覺是否有些偏頗,那畢竟是大詩人的傳世名作。後來在一些詩話中發現古人對《長恨歌》也頗有訾議。有些議論,讀之頗有“於吾心有慼慼焉”之感。宋人張戒《歲寒堂詩話》舉杜甫的《哀江頭》與白居易《長恨歌》作比:“《哀江頭》雲: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不待雲‘嬌侍夜’、‘醉和春’,而太真專寵可知;不侍雲玉容梨花而太真之絕色可想也。至於言一時行樂之事,不斥言太真,而但言輦前才人,此意尤不可及。如雲: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不待雲‘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而一時行樂可喜事,筆端畫出,宛在目前。‘江水江花豈終極’,不待雲‘比翼鳥’、‘連理枝’、‘此恨綿綿無盡期’,而無窮之恨,黍離麥秀之悲,寄於言外……

《長恨歌》感覺全詩總體上顯太濃豔,而《哀江頭》卻寫得婉雅含蓄

長恨歌表演

確實與白詩同一題材的作品中,杜甫的《哀江頭》寫得婉雅含蓄,前人所謂“得風人之旨”。用今天的術語說即詩句具有張力,詩句間留有供讀者思索想象的餘地。相較之下,白居易有時求“老嫗能解”而說得太絮聒了,有點低估了讀者的水平。所以蘇轍也曾說:“《哀江頭》即《長恨歌》也,《長恨歌》數百言而成,杜則不然。”後來清代注杜名家錢謙益、浦起龍、仇兆鰲、楊倫等在注杜集時,於《哀江頭》詩下都以較長篇幅的文字以之與《長恨歌》作細緻的比勘分析,以揭示杜以少少許勝多多許的長處。

《長恨歌》感覺全詩總體上顯太濃豔,而《哀江頭》卻寫得婉雅含蓄

白居易雕像

《杜詩說》的作者黃生說:“善述事者,但舉一事,而眾端可以包括,使人自得於其言外。若纖悉備記,文愈繁而味愈短矣。《長恨歌》今古膾炙,而《哀江頭》無稱焉。雅音之不諧俗耳如此。”這是在為《哀江頭》鳴不平了。作為膾炙人口的名詩《長恨歌》,也確有其佳處,詩中不少名句也自有精彩之處,且為人所喜聞樂用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等,確屬生動有味的佳句,無需也不該否定其價值。但把《長恨歌》與《哀江頭》對照著讀讀卻也是十分有意思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