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讲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讲

今天我给你继续讲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呢,我先带你回顾一下昨天讲述的重点内容。昨天,我们学习了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如何养成“要事第一”的习惯。

首先,你知道了“要事第一”是大多数人最容易忽视的习惯,恰恰是高效能人士重视的好习惯。很多人苦于没时间,很忙,关键是没有做到“要事第一”。

其次,作者介绍了养成“要事第一”的习惯的两个方法:象限法和学会说不。象限法要求,首先要排除掉那些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然后减少重要紧急的事情,接着拒绝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将主要的时间花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

说不,这是高效能人士专注的秘诀。他们采取的两个方法是,学会授权和学会合作。有效授权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在授权时,不能仅仅做指令,而是要充分授权,信任对方,明确目标、规范、责任归属和奖惩制度,让下属既有充分的成长机会,又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学会合作,代表着人际关系的共赢,通过弥补自己的短板,来提升效率。

好了,截止到现在,我给你一共讲了高效能人士的三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是专注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但远远不够,除了个人领域的成功,一个人更大的成功是在公共领域的成功。高效能人士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和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从字面上你可以感受到,这两个习惯都与人际关系有关。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讲

首先,我们来聊聊“双赢思维”的习惯。

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与其说合作,还不如说是压迫。甲方利用不对等的地位强势压迫乙方在种种条件下让步,因为利益或者其他,乙方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和血吞,认了。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你和别人合作,对方老是想占你便宜,要么放弃合作,要么最多跟他合作一次,肯定没有下次了,占便宜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作者总结了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你选择哪种模式交往,就会得到对应的结果。这六种交往模式分别是:利人利己(双赢)、两败俱伤(双输)、损人利己(一方赢,另一方输)、独善其身(一方赢)、舍己为人(一方输,另一方赢)、好聚好散(无交易),凡是一方赢,另一方输,这游戏就没法玩了,这不是双赢,而是双输,是0。所以,综合比较,利人利己的双赢思维是唯一可行的人际交往模式。其实,在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没必要分个你输我赢,首先要考虑有没有双赢的可行性。

那,什么才是“双赢”呢?就是合作双方追求的共同目标,它鼓励我们解决问题,是互相依赖,而不是互撕。在书中,作者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出了双赢思维的精髓。他说:“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得到之得了不要以为就是自己被坑了,失去了。必就视为自己之失。”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种宽容的心态,是取得双赢的前提。

举个例子。在2001年的环法自行车赛上,美国天才骑手兰斯阿姆与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乌尔里,一前一后向最后的山峰冲去争夺冠军。突然,骑在后面的乌尔里连人带车冲进了路边的山沟,骑在前面的阿姆没有迟疑地停了下来,确定乌尔里没受伤后才继续骑。无巧不成书,后来在2003的环法比赛上相似的一幕发生了,阿姆不小心被场边的观众刮倒,骑在前面的乌尔里放慢速度等到阿姆慢慢赶上来,两人再次开始冲刺。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样的比赛没有输赢可言,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是胜利的双方,拥有双赢思维,才取得了双赢的结果,这与他们彼此拥有的宽容心态是分不开的。

我们讲,拥有双赢思维的人,一定是个内心成熟的人,他拥有敢做敢当的精神,同时又有善解人意的品质。而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是不成熟的,同样不会拥有双赢思维,最终自己的结局也可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作者看来,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创造需要“双赢体系”经营作为培养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讲

要想取得双赢的结果,就必须要有双赢的过程。具体来讲,书中给出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

第二步,认清自己和对方的主要问题和顾虑,这是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

第三步,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第四步,倒推考虑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和途径。

如果经过以上四个步骤,还是无法达成共识,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干脆放弃合作,寻求其他机会也是很好的选择。

好,以上这些内容就是高效能人士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视的习惯“双赢思维”,当你培育自己的双赢思维的时候,你会发现人际关系变得更容易了,再也不是非要分个你输我赢了,整个人也会从容许多,希望你在以后的合作和交往中时刻遵循这一习惯。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高效能人士的另外一个习惯“知彼解己”。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作者承认最难的是习惯五“知彼解己”,连他自己都很难做到。什么叫“知彼解己”呢?作者认为,就是首先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注意一点,知彼解己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强调理解才是沟通的前提。这里的理解包含了理解对方和理解自己。

我们听过一个词,叫“同理心”,指的是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你可以理解为在沟通时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理心强的人,能够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甚至是隐藏的真实想法,并且能够给予对方想要的帮助。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同理心差的人,是我们常说的“笨人”,情商低。比如女生和你一起出去,刮风了说很冷,你很绅士地脱下外套给女生披上,满怀希望的等着夸奖贴心,可你等到的却是不理不睬。你不理解女孩子说冷,并不是真的冷,而是想让你抱抱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讲

像这样情商低的男生怎么改变呢?书中提到,做到知彼解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会“移情聆听”。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你在聆听时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有人说,我在沟通中也注重聆听,比如我常会积极回应对方,说着“是的”、“是吗”“真糟糕”这样话,表达我真的在认真的听。作者把这种聆听称作做“回应性聆听”,看似认真在听,但实际没有什么效果。而“移情聆听”这个方法的关键词,是“理解”,也就是说聆听时要寻找关键信息。

倾听不能只是听,而是要解读你听到的信息。尤其是没有主要话题的沟通,关键信息往往散落在其中,这种情况下,你要学会寻找关键信息,如果对朋友所说的意思不是很明白,可以用适当的提问,来确认朋友的意思。特别是中国人说话绕来绕去,一个事说成了两个事,两个事变成了四个事,总有另外一层意思。你多问几句,会更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

举个例子。今年网上有个视频很火,是马云到俄罗斯参加会议,与普京沟通的情景。在马云滔滔不绝阐述合作双赢理念时,看起来非常威严的普京带着同声传译耳机频频点头,不时针对疑问与马云进行沟通,这就是一个“移情聆听”的正确示范,因此双方沟通非常愉快和富有成效。所以,只有做到“移情聆听”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想法,同时也真正地了解了自己,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高效能人士践行的人际关系的两个重要习惯,“双赢思维”和“知彼解己”,我来给你总结一下:

首先,双赢就是合作双方追求的共同目标,损人利己和舍己救人都不是双赢,而是双输。

作者认为要想取得双赢的结果,就必须要有双赢的过程。而做到双赢有四个步骤。第一步,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第二步,认清自己和对方的主要问题和顾虑。第三步,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第四步,倒推考虑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和途径。当你培育自己的双赢思维的时候,你会发现人际关系变得更容易了。

其次,作者认为,“知彼解己”是人际交流的关键,意思就是首先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书中提到,做到知彼解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会“移情聆听”。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你在聆听时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而不是仅仅做回应式的聆听。

明天,我会继续给你讲解本书的第四个部分:高效能人士的最后两个习惯,“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你平时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中,有没有“双赢思维”或者“知彼解己”的习惯?如果没有,就按照今天的讲述慢慢地锤炼自己吧,希望你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享受与人交往的快乐。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什么想总结的,或者今天的内容让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自己的故事,可以在下面写下你的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一点一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