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心情,只有湖北人才能懂!”

一名社區人民調解員述說湖北人的返深故事

“這心情,只有湖北人才能懂!”

社區工作人員送返深人員到健康驛站辦理手續

(記者:張志斌 通訊員 李上彪)我叫黃綺雯,是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區的人民調解員,為響應社區的號召,加上家人給予我莫大的支持,年初一我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受疫情的影響,社區內租賃糾紛和勞資糾紛突增,工作量相比往年同時段增加了好幾倍,但是調解工作不能因為量多而粗心。調解只有用心,才能見微知著,作為調解員心中要多一份責任和使命,要用自己的擔當將群眾的委屈感降到最低。期間也接到不少以前的調解對象向我諮詢回深手續、政策、時間等問題,我用心做好返深政策的解讀,也傾聽到很多他們的返深故事……有擔憂,有緊張,有激動,而更多的是感動。

“這心情,只有湖北人才能懂!”

徐國英發微信感謝上木古社區提供的服務和幫助

3月14日一早,徐國英給我電話:“黃小姐,現在湖北人返深需要什麼手續呀?我打包好行李準備返深,現在好激動啊,我已經關在湖北七十多天了!”

認識徐國英源於前幾年一宗租賃糾紛,湖北恩施人,嫁到四川,給我的印象勤快、直爽、膽大、敢作敢當、兇起來帶點潑辣,性格像正宗辣妹子。今年春節她在孃家過年,疫情的關係,一直在湖北“出不來”。

3月16日傍晚,徐國英一家回到上木古社區卡口,工作人員熱情地為她測溫、登記個人信息、申報“深i您”小程序,接著送她們一家到健康驛站。國英一個晚上激動得無法入眠,第二天一早,微信發來感言:感謝上木古社區,為湖北人所做的一切……今天來到此社區,第一感覺就是你們和平湖政府帶給我們的關心、慰問、溫暖,我代表湖北人民感謝上木古社區,非常感謝!

電話裡頭的國英一如既往的大嗓門:“我們一家回到上木古村口,看到工作人員熟悉的面孔,說話很溫暖,對我們關懷備至,激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瞧,你這話說得誇張呢!”沒等我把話說完,國英搶著說:“這次疫情,我們在湖北七十多天了,天天盼著出來,我弟媳是河南的,我老公是四川的,他們都無法體會我的心情。我來上木古七年了,盼著回“家”啊,回來一路上擔心會被排斥,忐忑不安的,這複雜的心情只有湖北人才能懂!”

最讓國英難忘的片段是,被送到驛站的時候,已經是晚飯時間,排隊登記、等待安排住宿的人有點多,酒店門口排起長長的隊伍。一位工作人員朝著隊伍走去,把盒飯遞給她和小孩,她對工作人員說:“大家都在排隊,我等一下吃沒事”。工作人員溫柔地說:“你們回來路程長,都累了,不要餓著小孩,先讓小孩坐在大堂沙發吃飯”。

3月22日,國英給社區前線人員送來兩箱水果,“國英,我們合個影唄。”

“不用,不用,一點小心意,是我們感謝上木古才對!”平時大大咧咧的國英反而有點靦腆得說道。

季節如斯,草木綠了,花朵綻放了,劫後餘生的春天。這個春天真的來之不易,我們在煎熬裡祈禱,期盼中等待,因此倍感溫暖。作為社區防疫抗疫的最前線,從大年初一至今,一直咬緊牙關“戰疫”狀態。奔赴一線堅守崗位,社區全體黨員、工作人員取消春節休假,不分晝夜投入疫情防控前線。

戰“疫”中,隨處可見忙碌在防疫前線的“紅馬甲”身影,他們堅守在各個防疫卡點,與“三位一體”工作組、防疫援助工作組、宣傳工作組等共同築起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線,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這心情,只有湖北人才能懂!”

徐國英給社區送來感謝信

與疫情抗爭的每個日夜裡,為居家隔離人員排憂解難,提供生活保障:配送生活物資、快遞到隔離居民的家門口,保證他們在隔離期間吃到新鮮的食物,並及時為他們清理居家垃圾。貼心服務,傳遞溫情、隔離不隔愛。

社區諮詢熱線24小時“不打烊”;社區居民群、社區企業群、和諧勞資群每天第一時間發佈最新疫情消息及相關政策;考慮到疫情期間減少人群接觸,信訪調解受理方式多樣化。窗口、電話、傳真、微信、郵箱,做到三個及時:及時調解、及時回訪、及時上報,更為注重抗擊疫情心理健康輔導與疏導:停下來、穩回來、動起來、說出來。

想起了國英說的那一句“只有湖北人才懂”,我們只是做了最普通的事兒,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兒,疫情面前,大愛無疆,需要之時,眾志成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