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而宋朝重文轻武都是从宋太祖赵匡胤的立国精神开始的,因为他说过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这样虽然对文人有利,却也导致了宋朝重文轻武成为惯例。以至于除了太祖朝兵力强盛,其余时期宋朝的军事实力一直都偏弱。所以宋朝才会被外族一直压制,最终覆灭。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但是这种情况虽然是宋太祖赵匡胤促使出现的,但是有很多的情况能够表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赵匡胤其实是看不起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的,那么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会重用文人,甚至是允许文人去欺压武将呢?其实这一切,不过是赵匡胤非常无奈之下的选择,或者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因为赵匡胤是生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时代,那个时代皇帝是频繁地出现。所以那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今天可能你还在好好地做皇帝,但是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手下的大将居然反了,自己做起了皇帝,甚至还想干掉你。这种情况在那个时候是很常见的,所以赵匡胤才会一直防备武人。因为他也是造反起家,怕别人会跟随自己的脚步,把自己家再干下去。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至于为什么说赵匡胤看不起那些文人,就是因为赵匡胤说过一句话。他说:“哪怕我派到地方上去的文官都是混账,可他们为害的程度也比不上一个据地叛乱的武将!”因为赵匡胤自己就是这样起家的,所以他害怕。毕竟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不同,唐太宗虽然也是靠武力才坐上皇位的,但是他夺得是自己家的。而且毕竟大唐的天下大部分也都是李世民南征北战打下来的。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赵匡胤会害怕的原因,毕竟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从另一个方面也能体现出赵匡胤轻视文人,就比如他嘲讽赵普。赵普这个人,他是赵匡胤的得力助手也是他的宰相。有一次这两个人在散步,赵匡胤忽然看到了朱雀门。他就问赵普,为什么“朱雀”后面还要加上一个“之”字?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赵普这个人,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也毕竟是个读书人。这一点他还是懂得,他就说是“语助词”。但是赵匡胤却冷哼一声,说:“之乎者也,助的甚事!”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看出赵匡胤对待文人的轻视了。毕竟赵普可以说是他最亲信的人了,而他连赵普都嘲讽,更何况其他的文人呢?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毕竟赵匡胤自己就是一个武将,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天下,他怎么可能重用文人。毕竟他自己就是一个马上将军,而且他连兵书都没有读过多少。而且他还有个习惯,那就是随身带着斧子,难道还能指望一个随身带着斧子的人能够重新学习,当一个文人么?所以他看重文人,只不过是为了让他的政权能够安稳一点,国内能够少一点动荡。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赵匡胤最初的这个想法是好的。毕竟他在的时候,的确能够平衡文臣武将之间的关系。因为他毕竟经历过很多的事情,也见识过太多的人情冷暖。所以说在他的管理下,任何一方坐大之后他都能够调整。使得文武双方能够相互制衡,一直保持平稳的局面。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但是之后的那些宋朝皇帝,无一不是长于深宫后院,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即便是有阴谋算计,也不过是皇子之间相互的较量。虽然皇子之间的较量能够使得他们成长,也能让日后坐上皇位的人更好地掌控局面和大臣。但是谁有能够想到,日后的宋朝皇帝生育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呢?皇帝能够有一个皇子就是上天垂怜了,更别说皇子之间的相互较量了。


都说宋朝重文轻武,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对文人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虽然说赵匡胤的本意是好的,想要天下能够长治久安。但是一直重文轻武,虽然说促进了文官集团的发展,使得宋朝诞生了灿烂的文化。但是一味地遏制国内的尚武精神,虽然说对内减少了叛乱的发生,但是对外却没有了刚强的武力。终期一朝,军力薄弱。外族欺凌,最终覆灭,让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