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語言若用好了,便是暖入孩子心扉的春風;用不好,也能成為傷人的刀子。

語言上的暴力,是一種更為隱秘、不易察覺的暴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刀子嘴,豆腐心”。

無意間看到一個視頻,裡面盤點了父母常對孩子說的8句話。

每一句話,都像利刃,扎入孩子的心裡。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對外表的惡毒評價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好胖”、“好矮”、“好瘦”、“頭髮好醜”、“穿衣服好難看”,這樣的詞彙,別說是孩子,大人聽了都會感到刺耳,受不了。

有時候大人可能只是開開玩笑,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就像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說的: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知乎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看了很讓人心疼:

我從小就被爸爸說長得醜,爸爸的本意是希望我好好學習,不要在乎外貌,但是用力過猛。


經常吃飯吃得好好的,爸爸猛地一抬頭看我一眼,說,我女兒怎麼能長這麼醜......


小心翼翼吃著飯的我,真想找個地方躲起來,每次過後都要找個地方偷偷抹淚很久。

沒有人不在意自己的長相,我們要告訴孩子,你有自己的獨特之和可愛之處,幫助他發現自己的優勢,其實更重要。

這樣,孩子才不會把過多的時間,花在糾結自己的外貌上,有更多精力和時間,用於更重要的事情上。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過於挑剔孩子的行為舉止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類似的句子有“你為什麼表現得這麼怪異”、“為什麼這麼說話”、“為什麼不跟人打招呼”等。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成長節奏,都不一樣。

有的是慢性子,你不能要求他一上來,就快速完成你要求的事情;

有的孩子內向,你不能要求他見人就熱情地打招呼;

有的孩子活潑愛動,你不能要求他立即安靜下來。

按成人的標準,去打造孩子,達成父母的期待,這不符合孩子成長的規律,因為孩子無法快速適應這些條條框框。

同時,也會壓抑孩子內心的真正需要,讓他產生一種錯覺:做自己是危險的,會被父母嘲諷。

孩子的個性也會被磨平,變得唯唯諾諾。

作為父母,咱們應該鼓勵孩子,勇敢地做自己,給孩子機會,發揚他與眾不同的優勢,讓他去體驗和感受。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希望他從來沒存在過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你有沒有在對孩子感到憤怒的時候,對孩子說過“我真後悔生了你”、“我希望換個小孩”這樣的話?

這句話的殺傷力,實在太大了。如果有傷人語言排行榜的話,這句肯定名列前茅。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母就是自己的天,他們非常在意父母的看法。

當父母說出後悔生下你時,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信任感,會一下子崩塌。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嫌棄厭惡自己,甚至陷入抑鬱的泥潭裡。

在孩子成長的早年,是孩子建立自我認同感的關鍵期,我們應該給他滿滿的愛和包容,讓他感到自己的價值。

告訴他:你的到來,帶給了父母無限的快樂,你讓我們變得更幸福。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一味地強調養他有多辛苦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我們對這樣的話,可能不會太陌生:“我累死累活都是為了養你”、“為了養你,我太累了”......

在孩子面前,抱怨和嘮叨養他的辛苦,有時候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好好做事。

但孩子想不了這麼多,他會認為自己是個巨大的負擔。

有的孩子為了討父母喜歡,就會隱藏起自己的需求,認為自己想要什麼東西,都是可恥的,即使那是每個孩子的正常需求。

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女孩兒。

她的媽媽是賣早點的,確實每天都很辛苦,媽媽會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自己的累和難。


孩子想買一個布娃娃,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最好的朋友,可是她不敢開口跟媽媽要錢。


她只能把每個月吃飯的錢,每天都省出來一點,有時候只喝泡麵。

如果這是一種懂事,我希望孩子永遠都學不會。

因為沒有什麼,比孩子自己的身體健康更重要。

無論我們養娃多辛苦,都不要拿犧牲感去綁架孩子。否則,孩子只會我們的重壓下,喘不過氣來。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不健康的比較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有個段子說得很扎心:每個孩子從小都有一個天敵,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我相信很多孩子,都曾或正在生活在這樣的陰影下。

當父母只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時,會在心裡美化、強化那個印象,從而對自己孩子的期待值逐漸增高。

當孩子達不到時,各種言語的抨擊就來了。

這會讓孩子自信大為受挫,覺得自己事事都不如別人,產生嫉妒或者自暴自棄的心理。

鄭淵潔說:經常拿比孩子強的人刺激他,這類語言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刺激並不會激發孩子進步,對孩子不評判、不對比,接納他本來的樣子,挖掘他的閃光點,才是讓他不斷進取的源泉和動力。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陳述性的言語辱罵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你真沒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真笨”,這類的言語攻擊,是現實生活裡出現比較頻繁的詞彙。

當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時,成績不理想時,這樣的話,總會從父母的嘴裡脫口而出,來發洩對孩子的不滿。

有些父母,說完也會立馬後悔,意識到自己的衝動,但有時候恨鐵不成鋼,這些話就像開閘的水,傾瀉而出。

其實,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下,當你的上司說你的PPT做得爛,這點工作都搞不定時,你會是什麼心情?肯定心裡一萬個不爽。

相對於大人能找到各種渠道,發洩自己的怨氣,孩子可就難多了。

他們更容易被這些負面標籤所影響,被打擊到一蹶不振。

甚至開始暗示自己:你說我不行,我就真不行,我就破罐子破摔了。

遇到孩子令你不滿意的情況時,學會換位思考,那些負面的語言,就會被壓制起來,讓你變得更冷靜和理智。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威脅遺棄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你再不聽話,我就要你了”,我發現這句話出現的頻次,也挺高的。

而且從我們父母輩用到現在,每次都屢試不爽,以至於我們很多父母,差點都意識不到這句話的危害了。

可能你見過這樣的情景:

孩子在商場裡,哭喊著要買一個玩具,媽媽堅決不讓買,孩子就在地上打滾,媽媽這時會說一句終結孩子哭泣的話:你再鬧,我不要你了。然後就假裝走開,不理會孩子。


孩子心思單純,以為媽媽真的不要自己了,於是立即爬起來,哭著追上去。

這樣看似把問題解決了,孩子也不要買玩具了,實際上,“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帶給孩子的傷害,也是無法挽回的。

孩子的安全感,被完全破壞,會很容易導致他以後的性格,變得患得患失,對人不信任,也很難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關係。

處理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要因為見效快,而選擇威脅遺棄這樣的極端方式。

養育孩子不能投機取巧,你現在偷的懶,以後都會加倍奉還。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言而無信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最後一種就是言而無信,對孩子的承諾從來都不兌現。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的陳美玲,在談到養育孩子的經驗時,其中就提到很重要的一條:不要對孩子撒謊。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她說:“做父母不要向孩子撒謊,比如說你答應他明天去公園踢球,怎麼累都得去。要是小孩子不相信人,他一生都會很孤獨。”

經常哄騙孩子,自己卻做不到,孩子期待落空,那種滋味肯定不好受。

而且當父母一次次透支完孩子對自己的信任,再想挽回,就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有人說,活了30多歲,很奇怪,父母小時候對自己說過的話,很多都忘了。

但那些打擊、嘲諷、挖苦的話,卻隨著年月,變得越來越難釋懷,像一個傷疤,偶爾還是會疼。

身體上的傷害,會隨著時間癒合,但心靈的傷害卻很難抹平。

希望上面的八句話,我們能時刻謹記,不要拿出來,刺痛孩子弱小的心。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這1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高情商的父母,毀娃一生的這8句話,絕不會經常掛在嘴邊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基本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的基礎。

我最近給孩子讀的這套關於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書《專注力訓練兒童益智開發遊戲書》孩子聽後變化很大,現在分享給大家。該套《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共6冊,是由多名育兒專家共同編制而成,從多個維度對孩子進行引導,能夠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