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报账的那些事儿


设计院报账的那些事儿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聊设计院里的报账(报销)问题。

之所以要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昨天在和一位设计院的朋友聊天时,他给我抱怨说他去年一年自己“垫”了3万元的成本开销,到现在都没有报销成功。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突然发现关于“报账”的问题,或许会成为设计院“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先说下我那位设计院的朋友。

他是某设计院的经营经理,日常主要工作是项目经营层面的工作,比如签订合同、维护客户关系、收款催账等,经常会出差,他所在的设计院出差是采用经营经理先垫付,然后拿票报销的政策。

去年他手上大部分项目都是在外地,虽是外地,但都是那种没有高铁或机场的地方,都只能靠开车。每次过去一趟来回油费加过路费差不多要七八百块钱,住宿一晚两百,一般会待个2到3天,多的时候会4到5天,这样算下来跑一次差不多会花费两千至三千左右,加上做经营少不了一些接待应酬,一年下来累积的成本不是一个小数目。

照理说这些费用都应算作项目成本,应由公司承担,但是由于他自己的性格比较拖沓,往往是累积了两三个月才去报销一次,一次报销就大几万,搞得财务那边现金压力很大,每次就只给他报销一部分,剩下的下次再报,结果累积到最后,现在都还有3万元没有报销成功。

我这位朋友的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该设计院的制度不规范,与他个人性格也有关系:设计院内部的财务报销制度居然可以讨价还价;自己掏钱垫资居然不着急。

据我了解,大部分设计院的报账制度与其他行业的公司差不多,一般分为实报实销和集中报销两种模式,但是由于设计院所处的设计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存在很多“灰色空间”,今天我们总结了几个设计院关于报账的一些“典型”问题。

01

今天你加班了吗

加班,估计是每个设计院最常见的现象,那请问各位加班的设计师们,你们的加班报账了吗?

加班报账主要是交通费与餐费。

一般加班到11点以后,主要的公共交通就几乎没有了,设计师们加完班回家,除了住得很近的人以外,几乎都会打车回家,打车费用比乘坐公共交通可要高不少,而且还要加夜间费,远点还有返空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有车的员工自己驾车回家,这个问题倒不是很重要,毕竟无论什么时间,开车回家的油费是避免不了的。

针对这个情况,设计院一般采用这几种方式:1、项目负责人先给员工垫付,然后统一找公司报销;2、公司统一发放交通补助,至于怎么用不会管你;3、员工找项目负责人签字后自己找公司财务凭票报销;4、不报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加班还会遇见一个问题,很多设计院是不管晚饭的,如果加班到很晚,那吃晚饭或是吃宵夜就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针对这个情况,设计院一般采用这几种方式:1、晚饭自己解决,不报账,宵夜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统一找公司凭票报账;2、晚饭与宵夜都由自己解决,最多看项目负责人心情好坏,私人请客;3、加班时候的晚饭与宵夜,都可以报账,项目负责人填单子就可以。

02

今天你开车了吗

稍微有些工作经验或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私家车,很多人都会选择开车上下班,那对于这些开车上下班的设计师们,设计院的报账制度对你们友好吗?

我们都知道设计这个行业,经常要外出,比如现场踏勘,沟通汇报、送图纸文本等等,所以用车的频率是很高的,但是一般设计院的车辆配备都在2-3台左右,在项目忙的时候车辆就完全不够用,而且很多设计师朋友喜欢自己开车,因为安排会灵活一些,所以很多时候需要设计师自己开车。

自己开车肯定就会产生费用,主要费用就是油费、过路费、车辆折损费。针对这个情况,设计院一般采用这几种方式:1、实报实销,通常按照每公里0.8-1.5元/公里进行报账,过路费凭票全额报账(不包括上下班);2、每月发放定额交通补助,不退不补;3、(这个最恶心)折算成公共交通成本,只补助正常公共交通费用,多余部分自己承担。比如你要从市中心去郊县汇报方案,地铁过去6元,那就只报销6元,至于你坐地铁还是开车,都是这么多。

在设计院用车还会存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设计院配备的司机很多时候都会有一定的权力去决定出不出车,或是给不给你出车。比如你自己没有车,或是你自己的车当天限行,但是又有事要去开会或者下现场,那就要向公司申请派车。

公司的专职司机一般会比较嫌弃一些“前期专业”的项目用车,因为跟着如规划、策划、方案的人去下现场,往往会议时间长,到处跑到处看,往往就是一整天;但是他们特别喜欢“后期专业”的项目用车,比如施工图设计,一般下到现场都会有“红包”拿,而且等待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在派车的时候,如果他们有一定的权限,他们往往都会偏向于那些施工阶段的项目或专业负责人。

曾经我所在设计院的司机就特别不待见我,即使有空车都会给我说已经有安排了。因为我每次用车几乎都会用一天,而且要开很多会,他最讨厌的就是等我,而且我们做方案前期没有施工单位的红包可以拿;反过来他就特别喜欢我们院的那些建筑施工图负责人,每次派车跟着他们,又轻松又有红包,甚至有时候都会主动去帮他们开车一起下现场。

03

今天你吃午饭了吗

设计院下现场,遇见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是甲方或当地政府买单,但是总会有些时候要设计师们自己去解决午饭问题,那这顿午饭的饭钱,是应该由设计师自掏腰包,还是由设计院报销?

这个情况的前提是在下现场或因公外出的时候。

如果这个设计院在正常上班时原本就没有提供午餐福利,那因公外出的时候午餐费用该不该员工自掏腰包呢?该,因为原本就不管午饭,你因不因公,出不出差,都要吃饭,这顿饭就该你自己付;不该,因为我是在工作中,占用了我原本的午休时间,那这顿饭就应该由公司承担,必须给我报账。

那如果这个设计院在正常上班时原本对所有员工提供了午餐福利,那因公外出的时候午餐费用该不该员工自掏腰包呢?

该,因为公司只是提供了餐食,并没有餐费,所以你要自己买单;不该,既然有午餐福利,那不管我在哪,只要是在为公司工作,那就要解决我的午餐问题,我可以垫付,但是你必须给我报账。

关于午饭还有一个问题,在外出下现场的时候,有些项目地点比较偏僻,没有什么可吃的,比如平时解决一顿午饭就是一碗面或一份炒饭,15-20元左右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到了那些穷乡僻野的地方,找不到什么简餐可以吃,只能下馆子,人均成本很容易就超过了20元,那对于一些比较拮据的朋友来说就很不友好了。

有的设计院比较大方,只要产生了费用就全额报销;有的设计院有餐补制度,对于因公外出的餐食费用,采用按照人均20-50元进行补助;有的设计院对此没有补助,也不能进行报账,所以有些项目负责人就干脆把甲方拉到一起,或是直接给公司说是请了甲方吃饭,当作经营的费用进行报账。

04

今天你开票了吗

对于一些主要项目分布在乡村的设计院来说,开发票可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不管什么设计院,报账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有票据,不能口说无凭,这也是最基本的财务制度。

但是很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僻远点的地方,你想要发票很难。

其中原因大家都懂,甚至很多朋友在乡村地区,问都懒得问有没有发票了,因为肯定没有。没有发票那产生了费用怎么去报账呢?

要是设计院财务比较“好说话”,拿一些其他地区的票据去冲抵一下应该没多大问题;要是遇见一个“不好说话”的财务,与你硬对硬,非要你拿出真实票据,而且还要形成“闭环”,那就整skr人了。

比如有一次我开车下现场,去的时候走的高速,有过路费,回来的时候走的国道,没有过路费,按照财务说的这就没有形成一个“闭环”,属于不合理的报账,弄死不给我报。正好那天在当地的一个农家乐吃的午饭(那个村只有农家乐),根本就没有发票,最后连午饭也没有报销。我说我拿我之前加油的票来冲抵,不行,必须是当地加油站开的票才行,你说气不气人?

05

今天你付这些小钱了吗

在设计院工作中,总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钱”,却很容易让人心怀芥蒂。比如寄快递。

这里我说一个故事:有一次甲方要求设计院把晒好的蓝图打包寄给甲方公司,由小王负责办理,小王把图纸打包给了顺丰,付了二十多块的快递费,想着没多少钱就自掏腰包付了。结果过了几天又要寄文本,又给了十多块钱,结果过了几天又要寄一叠图纸,小王心想我都垫了这么多次了,这次不能垫了,就去找项目负责人报销。

结果项目负责人嫌小王这点小钱也找他报销,自己也懒得为了这点小钱找院里面报销,嫌麻烦,就把钱给了小王,但是小王明显感觉项目负责人不高兴了,所以小王干脆以后寄快递的时候都选择了到付。

如果设计院有一个健全的报账制度,那对于设计师的工作无疑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设计师没有了报账这些后顾之忧以后,工作效率、职业获得感、职业幸福感会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对于设计院来说是一件利于长期发展的好事。

如果设计院没有一个健全的报账制度,甚至于根本就没有报账制度,那对于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对于设计院来说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于普通设计师来说,除了设计院本身的报账制度以外,遇见一个“靠谱”的项目负责人,也很重要。好的项目负责人不会把报账的压力转嫁给普通员工身上,不好的项目负责人只会管自己的得失,而不去管普通员工是不是能承担这些杂七杂八的开销。

但是这不代表项目负责人就应该独自去承担这些成本开销。我一个项目负责人朋友曾经离职原因就是:他手下项目组成员所有加班产生的交通费、餐费、宵夜、出差的路费、油费、住宿费等等,都由他自掏腰包,然后他再去找公司报账,但是总监却对他说这些费用都是他应该承担的,因为他是项目负责人,因为他自己有车,因为他薪水拿的比其他人高。

这可不可笑?

设计院报账的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