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一旦决定,就要坚定不移,对于误解谴责,也要无所畏惧

珍视自己的思想与理智,不要因为压力就放弃我们思想。

试着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把你的身体交给一个年老的陌路人,你会怎样?你一定会怒不可遏。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把自己珍贵的心灵交给任何一个可能影响你的人,你就应该感到羞愧。所以,在把自己的思想交给一个可能会斥责你、使你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的人之前,一定要多多考虑。

沉思录:一旦决定,就要坚定不移,对于误解谴责,也要无所畏惧

要信任自己的理智,忠实于自己的目标。如果经过深思熟虑,并且顾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智仍然告诉我们这么做是明智的,那么就不要再怀疑我们的判断了,相信自己的理智。

一旦有所决定,就要坚定于此。对于他人的误解和谴责,我们也要无须畏惧。只要告诉自己:这是根据我的最佳判断在行动,我的行为是正确的。

要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因为胆小怯懦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于习俗,我们要在这种未经审视的迷梦面前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好自己的思想。只有对习俗始终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才有可能把自己从这种迷梦之中唤醒。

对于流行的看法、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要客观的看待问题。

这些看法、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般都是比较肤浅的。许多普遍存在的观念在理性和实践面前,总是经不住考验。这些习惯性的看法,不管是手段和目的,在本质上都是没有创造性、趣味性的。它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维持那些过于自保的个人和机构团体的现状而已。

对于新的观念,也需要客观的思考。除了看到其与时俱进的一面,还要看到这些新观念中所缺乏的内在的优点。

沉思录:一旦决定,就要坚定不移,对于误解谴责,也要无所畏惧

我们要从这些观点是否对生命有益的基础上来评判这些观点正确与否。那些凡是能够促进道德、公平、对成长有利、仁爱、或是能保证人类共同的利益的观点,我们都要赞同并按其行动。

对于自己的信念,哪些是应该树立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我们也要加以考察。当事情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就要客观地思考这些事情,思考他人的话,考虑再三以后才能树立自己的信念。

对于那些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信条,我们也要理智地思考。这些信条可能常常都是不可靠的:它们许多都是来自于偶然的、没有责任感的或愚昧无知的社会经验,而且其还有一些隐藏极深的我们没法看到的信条。

一旦接受了这些不可靠的信条,我们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素养的、只对过一种平庸倦怠的生活的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陷入平庸倦怠的怪圈,我们常常就失去了重新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机会。

所以,对于那些低层次的社会信条,我们要学会区分,学会评估,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有所警觉,也要保持我们较高的处事标准。

沉思录:一旦决定,就要坚定不移,对于误解谴责,也要无所畏惧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总是身不由己地使自己的行为遵循个人的道德标准,并且在以后的行为之中也不能保持前后一致。他们总是满情真诚的宣称要做到为人正直诚实,然而在其真正的行动之中却是欠缺考虑或是毫无节制。事后,他们的努力往往都会付诸东流,尽管他们一开始就有良好的愿望。这种人就是无法保持自己的标准的典型。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标准呢?

首先,不要听别人怎么说,要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并且要对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准确的评估。

其次,要思想清晰,不要像模糊迷乱的人一样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有序但有害的景响所左右。这是最危险的。正如我们我在做其它事情之前,必须要打扫、整理、维护好我们的住所一样,我们的心灵也要清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行事效率低下,甚至使自己的心灵受到腐蚀。

更多的相信自己,除了自己,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最可靠的。要不断地、密切地关注自己的信念和冲动。试图取悦他人的人,总是容易被误导,进入自己无法掌控的领域。所以不要试图取悦他人,不要因此使我们迷失我们自己所要坚持的人生目标。

在人生的过程中,要学会反思,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要勇于迷途知返,要抓住那些最基本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真理和智慧也要知足。

理智告诉我们:对于自己的聪明,不要试图在他人面前展示。

坚持自己的原则、依靠自己的眼睛,是我们智慧的生活的基本准则。不论事情的好坏,都要坚持到底;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对于那力所能及的事要全力以赴,那些不能控制的事就要顺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