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任何一個現象的造成,都不是一兩個誘因導致的。當今社會機遇與挑戰並存,如果說一個人為什麼貧窮,那隻能說在渴求機遇時沒有戰勝挑戰。

那麼導致失敗的誘因又是什麼?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一、先來看看貧窮的界定

提到貧窮這個詞大家都知道,就是沒有錢的意思。但是看一個人是否貧窮不是單單看他手頭現在有多少錢,一個月掙多少錢。比如之前王思聰欠款一個億。對大多數人來講,這是一個不可想象的數字,那麼他這算是貧窮嗎?

顯然並不是,別管人家欠多少,反正他的媽媽替他還上了,他還是照樣的開豪車換女友,因此看一個人是否貧窮還是需要從多個維度上去衡量。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1.資產狀況

這裡指的就是最表層的一個因素。所謂資產狀況就是卡里有多少錢,名下有幾處房,手頭有多少店面。這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貧窮最表層的一個維度,也是一個人經濟情況的外在體現。在這個維度裡面還可以細分為兩個層次。

(1)現有資產

現有資源就是指現在手裡所有的實際資產這是一個總數,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總額。比如一個人從前一貧如洗,突然有一天中了五百萬,那麼這個價值的總額就將他一下從貧困線拉到了富有線以上。

(2)資產增長率

對一些人來說,手頭或許並沒有多少錢。尤其現在的年輕人實行月光族,每個月收入可能不肥,但最後都存不下錢,工資卡里沒有錢就算貧困嗎?也不是。他們月入過萬,年薪數十萬,想要存下一筆資產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因此衡量一個人是否貧困,還需要看他的資產增長率。

剛才講的那個中了五百萬的人,如果從此好吃懶做,不事生產,不謀工作,經濟上沒有了入賬,只是坐吃山空,那用不了多久便會重新回到貧困線上。曾經新聞就報道一個人中了五百萬,最後因揮霍無度,導致反而欠債三百萬。

因此相比現有資產數量,資產增長率往往更受人們重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選擇一份工作,拿著並不多的固定工資,也不願意拿那一份“買斷金”回家失業。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2.人脈資源

一個人是否貧窮,除了看他有多少資產狀況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認識什麼人,他身邊都是什麼人,他與什麼人交往,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人脈。

人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社會獨立存在。與什麼樣的人交往,就體現出了你有怎樣的價值。比如人們所說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身邊有那麼一個厲害的人物並且與自己關係很好的話,那這樣的人也是不會差到哪裡去了。

3.認知水平

認知水平是一個人能否掌握財富以及可以掌握多少財富的根本。如果一個人的認知水平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那麼不論給他多少錢都無法做到錢生錢,除非他拿這筆錢去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還是說上面中獎五百萬的例子,那個中獎的人之所以會變得負債累累就是因為他也知道錢終有花完的,一天不能坐吃山空,希望自己的錢會越來越多,但卻並不知道用這筆錢該如何繼續生錢。所以他選擇了繼續買彩票,不但將中的五百萬都賠了進去,還借了三百萬。這就是認識上面的差距,他並不知道彩票中獎的數學期望是多少。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是中獎概率,什麼是數學期望。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二、造成貧窮的誘因是什麼

上面講了貧窮並不是單指沒有錢,而是一個需要用複雜維度衡量的生存狀態。這裡我們一層一層的剖析,看看究竟導致貧窮的原因是什麼?

1.表層原因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貧窮意味著沒有一個高收入的職業。那是什麼導致那些高收入的職業將這些人拒之門外。

(1)學歷水平

雖然大家都在講學歷並不重要,但真當你沒有這個的時候,你看應聘的時候公司會不會要你,雖然學歷並不代表一切,但你考上了一個什麼樣的大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學習能力、處事態度和努力程度。

即便有人說學歷高的人也不都是好苗子,學歷低的人也不見得就一無是處。但作為一個選拔人的途徑,通過看學歷去選人無疑是非常高效的,也是大概率獲得優秀人才的一種手段,不然你說該用什麼手段去從一群不認不識的人中去選拔人才?

因此對於很多職業來講,低學歷的人很難邁進准入門檻。這也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薪資水平的增長。雖然也有人會說小學沒畢業也能當老闆。但從統計數據來看,本科生平均年薪能達到57,000元,而高中及以下僅能達到31,000元。這裡我們不排除有個別特例,但學歷與收入水平相關程度還是非常緊密的。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2)家庭背景

有的人調侃自己奮鬥的終點不過是人家出生時的起點。確實不同家庭背景能給予人的支持程度不一樣,有的人一出生時就含著金鑰匙,不愁吃不愁喝,長大了即便沒有念個好大學,也可以接手家中的企業。會幹不如會投胎,這個因素雖然至關重要,但我們決定不了,也羨慕不來。

其實想想並沒有多少人能有一個使自己可以不必奮鬥的家庭。因此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因素上是公平的。

(3)處世態度

一個人對待事情的態度也將決定他的發展。有的人目空一切,對什麼都感覺無所謂。工作上不積極,有任務不上心,受批評不服氣。是像這樣的人,怎麼會有領導喜歡。領導不喜歡,怎麼會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憑什麼升職加薪。從這一角度上來看,貧窮都是自己作的。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2.深層原因

對於上面所說的因素,細細研究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1)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一個人幹好一件工作的根本。能力不足的人可以後天培養,但責任心缺失的人即便你想培養他,他也不會上心,到頭來只是對牛彈琴。

單位有兩個年輕人,有一次我安排小龐與生產專用設備的廠家聯繫,採購一批生產設備。第二天我問聯繫的怎麼樣,他告訴我馬上聯繫,過一會兒跟我說要一個報價。我說有點貴再溝通一下。第三天我問溝通的怎麼樣。他告訴我還沒聯繫馬上溝通。就這樣每件事都需要推一推動一動。

另一個小夥小薛,同樣是一次安排他採購。當天下午就主動找我彙報。說報價是多少,根據以往我們採購經驗與他議了價,現在要價是多少,問我看這樣可以嗎?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工作方式體現的就是工作責任心,小薛就是靠著這份較強的責任心,後來被更高級別的領導選中調到了總部。

(2)學習能力

前面我們提到學歷水平與收入之間的關係。為什麼學歷是很多公司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依據。因為他客觀的反映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職場上有很多工作都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需要去不斷學習探索。有更強學習能力的人,在接受新鮮事物時無疑會事半功倍。落到實際上就是可以以更低的投入,獲得更高的產出。

(3)人際溝通

這一點就是我們常講的情商,也是老人們常講的為人處事。有較強溝通能力的人能夠快速擴展人脈,並善於利用現有人脈進一步結交,獲得更優質的人脈資源。

很多人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自己沒有一個顯赫的出身,所以沒有背景,沒有人脈。其實真正可靠的人脈都是自己處出來的。

依靠家庭帶來的人脈,終究會隨著老一輩人的老去而逐漸失去作用,只有自己結交相處下來的人脈,才能更長久的支撐自己,向前走去。

如何結交他人,尤其向上結交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任何有效的人際關係,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溝通基礎上。良好的溝通可以促進人際關係間的活躍程度,進而進一步加深感情,在關鍵時刻對自己施以幫助。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3.根本原因

以上所說的深層原因,歸根結底還有一個根本原因。不論是學習、溝通等各方面能力還是責任心都是在人成長過程中,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給予的各種影響,從而產生分化的結果。這種影響被稱為教育。因此決定一個人是否貧窮的最終因素是教育因素。

貝蒂·哈特與託德·里斯利兩位學者的一項長達三年的研究證明:當孩子長到三歲時,來自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量,比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累計多出3200萬。

此外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相對少地訓斥孩子,多使用積極的、肯定的詞彙,如“你真棒”;而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偏好對孩子使用禁忌詞和負面詞,如“你錯了”“你真差勁”等。

通過觀察兩組家庭,孩子長大後表現。接觸詞彙多的,並且接受積極肯定詞彙多那組家庭家的小孩。不論是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學習接受能力,還是抗挫折能力方面,都要比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家的小孩強的多。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三、如何實現逆襲

上面說了影響一個人是否貧窮的幾個關鍵因素,那麼從小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就真的沒有辦法實現逆襲嗎?就該一輩子貧窮嗎?其實並不是,還是有很多方法的。

1.終身學習

這裡說的學習並不是說去學那些語數外理化生。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善於學習。其實在一個人離開學校後才是真正的學習開始之時。如果不知道該乾點什麼,可以學一技傍身,找一些培訓機構學一些實用的技能如平面製作、攝影、烹飪、美容美髮、汽車修理,這些都可以保證自己在複雜的社會競爭中有一席立身之地。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2.積累經驗

勇於探索去積累經驗,不要認為當下的工作又累又苦,工資收入又不高。其實只要大膽的去探索,去工作就會有一份收穫,這個收穫就是經驗。但是這裡要注意,不能碌碌無為的去幹,乾的同時還要思考現在的工作能為自己積累怎樣的經驗,可以利用現在的經驗為自己今後的發展提供怎樣的一條道路。

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大膽的走出去。因為不做出改變,永遠這樣碌碌無為下去,永遠也不可能脫離貧困。不要害怕踩到坑裡。這一次踩到坑裡就是為下一次躲開,提供的經驗。

3.廣泛社交

勇敢的去結交新的人脈資源。人脈就是一個賬戶,要不斷的進行存取賬戶才會足夠活躍,可以通過求人幫忙或幫他人辦事,結交更多的人。人脈廣了自然會有優質的,通過一個或幾個優質的人脈資源,結識更多同等級的人,當你身邊的人都是很厲害的人物,自己自然不會被落下。

當今社會,還有人會為貧窮困擾麼,該如何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