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长期以来的研究显示,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接受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都有跨越式的发展

,在这一时段做好教育引导,宝宝的智力水平可以获得飞速进步,为将来读书学习打好基础。

那么6岁以前的学龄前宝宝,家长应该重点培养哪些能力呢?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1、 感知觉的培养

感知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世界的能力,是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对宝宝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幼儿美育专家金湄认为,感知觉敏锐的儿童,对新事物具有强烈渴望,善于交际,表现出更突出的自控能力,可以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培养孩子的感知觉,秘诀就在于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摸﹑多闻,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导致孩子对外部事物产生恐惧心理,而是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小手去感受和体验,引导促进其各种感知觉功能的发展。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2、 语言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3-6岁是儿童熟练把握口语的时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教育的工具。

如何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语言逻辑、理解使用语言的水平更进一步?关键在于营造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给孩子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交流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乐趣。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同时,家长应扩大词汇来源,选择适合这一年龄段的书籍、影视作品,尽量使用更丰富、更多样的表达形式,去丰富孩子的语言库。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3、观察力的培养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15次明确提到了“观察”,要求儿童“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一切科学研究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能力缺失会导致儿童缺乏耐性、粗心大意、分析问题抓不住重点。

通过培养观察能力,可以激发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沉下心进行自发性的探索研究,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引发兴趣的物品,让孩子自行观察研究,探索发现物品的不同特点,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4、 记忆力的培养

每个年龄段容易刺激大脑存储影响的物品并不相同,对学龄前儿童而言,实物、图画等形象化的记忆更容易被记住,家长在培养记忆力时,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观察后进行复述,将视觉与记忆建立起联系。

平时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时,也可以留出一定空白,甚至故意讲错,引导孩子补充、纠正。对故事的记忆属于理解性记忆,不必强求与原文完全一致,重点在于能够通过记忆关键点和逻辑关系来理顺思路。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5、 专注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曾针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让他们记住12个毫无意义的音节。一组学生在安静空间中专注学习,几次就掌握了;另一组学生处在嘈杂环境中,学习不停的被中断,需要上百次学习才能完全记住。

专注力能够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和分析事物,调动感官知觉与记忆力解决问题,思维也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平时家长可以与孩子多玩专注力游戏,例如听数报数、倒背成语、闪卡记忆等,同时避免在孩子专心做事时打断孩子,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将来上小学更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