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神仙是什麼?神仙就是“背鍋俠”。自古以來,人們把超過自己認知層次的事物,精神的、物質的,好的、壞的,統統甩給了“神仙”。其實神仙文化與我國古代宗教、哲學、文化、養生、民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神仙雖好,功名也要,世人心態,可見一斑。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數千年來,從方家道士到文人雅客,從平民到帝王,談神說仙之風頗盛。據考,是先有“神”而後有“仙”。遠古之人對自然極度崇拜,並試圖人為的掌控它。因此創造出許多“神”,一是“搞崇拜”,二是“做服務”。例如龍、鳳、熊、犬都曾被當做“神”,後來,乾脆把有“重大貢獻”的魯班、關羽等也都奉為“神”,以期獲得持久的護佑。《山海經》記載的奇異怪獸,給我們以無盡遐想。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仙”始於戰漢,其本義是“長壽”,凡能修煉而“不死”便是“仙”。《莊子·逍遙遊》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追求長生幸福的美好願望,自古便有。古人修仙,昭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積極意蘊。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神仙”作為複合詞,但意義上則偏重於“仙”字。人們願意把長壽、幸福、快樂、超凡的英雄和賢能之人稱為“仙”,例如李白就素有“酒仙”“詩仙”“謫仙”之稱。從秦始皇“求仙”開始,歷朝歷代的帝王便開始了求仙、煉丹之路,而在民間,“神仙”已成為一種深具傳統文化的信仰,這與中國人現世享樂的意緒合拍而融洽。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被大家津津樂道的神仙故事裡,福祿壽、八仙都是“出鏡率”最高的。八仙之名久矣,鐵柺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等老八位,分別象徵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從明代開始,福祿壽三星和八仙不僅被民間供奉,還大量現在書畫、瓷器、玉器、竹木牙角等藝術品上,大有“神仙打架”的味道。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神仙們所持法器,都有一定的含義。張果老"魚鼓頻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呂洞賓"劍現靈光魑魅驚",可鎮邪驅魔;韓湘子"紫簫吹度千波靜",使萬物滋生;何仙姑"手執荷花不染塵",能修身養性;李鐵柺"葫蘆豈只存五福",可救濟眾生;漢鍾離"輕搖小扇樂陶然",能起死回生;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曹國舅"玉板和聲萬籟清",可靜化環境;藍采和"花籃內蓄無凡品",能廣通神明。這些神通廣大的法器,被民間形象化並長久的固定下來,合稱"暗八仙"。無論在廟堂之上,還是在江湖之間,它們有如“神仙畫畫”般的存在,刻畫生動,精美絕倫。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紅樓夢》中,一曲《好了歌》,唱盡古今悲喜。現在看來,人生若能健康平順,踏實淡然,何嘗不是神仙日子?“知榮辱、知敬畏、知艱難、知進退”,讓自己活出“不俗”。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美品大賞1:清代點銅暗八仙酒器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道口不僅有燒雞,還有 “點銅”。道口錫器,源於清。道口有“小天津”之稱,“點銅”的錫器技藝乾隆時期就聞名天下。當時有茶器、酒器、祭器等品種,凡是含錫七成以上均要打“點銅”二字,再摻入鉛和銅。道口錫器運用刻花、鏨花、嵌銅,製作精巧雅緻,泡茶增香,盛酒味純。當時規模較大的有“聚盛”、“興盛”和“同興”等錫店,至今,卻已成“絕唱”。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這件清代點銅暗八仙酒器,採用高純度精錫,經過嚴格的配料、熔化、壓片、裁料、造型、捶打、刮光、焊接、擦亮、鏨花、雕刻、嵌銅裝飾等十數道工序細心製作而成,壺身所有的連接處從外面看不見焊接的痕跡,技藝十分精湛。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壺身高11釐米,寬10釐米。外部呈六方形,分為內外兩層。外為溫酒器,每一面均鏨刻有“暗八仙”紋樣,有的還與其他法器做了“合併”處理,刻畫精緻,饒有情趣。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內部為筒狀盛酒器,壺蓋密合,壺嘴精緻規整。內外器頂皆有獨立銅環把手,便於使用。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器底均有“點銅”“聚盛”款識,是清代道口著名的“聚盛錫店”出品,代表了“點銅”的最高水平。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這件酒器從爺爺開始,已歷三代,如今卻物是人非。一壺在手,斟未酒,已唏噓。

美品大賞2:“海納百川”錫鎏金墨盒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這是一件鐫刻“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清代方墨盒,這句話是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期間,寫在自己府衙上的一幅對聯。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墨盒長寬是7.5釐米,高2.5釐米,金光燦然。這隻墨盒兩有個特別之處,一是鐫刻的字體為行草,飄逸流暢,有大家之風。二是其材質比較特別,主體為錫鎏金,內口與器底皆為紫銅鑲嵌。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錫器歷史久遠,種類造型變化多端,工藝繁複,具有防潮、耐腐、延展、光亮等優點。明清錫器出了很多制錫名家,尤其是文人書畫在錫器上進行的藝術創作,使其步入了雅玩藝術行列。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這件墨盒器型規整、工藝精良、鐫刻細緻、鎏金緊實、包漿厚重,一百多年,依然密合緊緻,風采依舊,似乎承襲了林則徐的錚錚傲骨。

美品大賞3:清代賀壽圖插屏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插屏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常用於几案上的一種擺設。插屏早期是固定的,不能拆分,到明清以後變得可以分體,便於使用。最早是用作隔離,後來慢慢變成了一道風景。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明清時代商人十分活躍,一些客商發財以後,流行用木雕裝飾家居,這類雕刻,題材不侷限於宗教,還大量取材於戲曲、小說、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名人趣事等。明朝的木雕比較簡潔,注重造型美。清朝的較為華麗,側重於木雕美。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這是件清代的大尺寸木質插屏,高57釐米,寬56.5釐米,插屏與底座皆取老花梨木料為材,用料厚實。器表打磨光滑明亮,木質色澤沉鬱溫厚。屏心用整塊木板浮雕出一幅山水相連、人物眾多的神仙賀壽圖。但見群山逶迤,雲霧繚繞,亭臺樓閣,層次豐富。其間有神仙人物往來穿梭,好不熱鬧。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插屏下方浮雕螭龍戲珠紋,有螭龍捧壽之意。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整器材意俱佳,包漿厚潤,古雅大氣,令人賞心悅目,韻味悠長,是一件神仙題材的上佳之作。

看“神仙打架”,品“神仙畫畫”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