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1964年8月10日,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簽署了一份國會剛剛通過的法案,法案原文部分內容如下:

That the Congress approves and suppor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sident ,as Commander in Chief ,to take all necessary measures to repel any armed attack against the fo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prevent further aggressio.

……

Consonant with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Southeast Asia Collective Defense Treaty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refore ,prepared ,as the President determines ,to take all necessary steps ,including the use of armed force ,toassist any member or protocol state of the Southeast Asia Collective Defense Treaty requesting assistance in defense of its freedom.

翻譯中文意思為:國會批准並支持總統作為總司令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擊退對美國軍隊的任何武裝攻擊和防止進一步侵略的決心……根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和《聯合國憲章》,並根據《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承擔的義務和總統提議,美國準備採取一切必要步驟,包括使用武力,協助《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的任何成員國或議定書國請求協助捍衛其自由。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

這就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東京灣決議案》,而促使美國國會通過這一決議案的直接因素就是越南戰爭中的東京灣事件。而東京灣事件也成為了越南戰爭中的一個轉折點。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越南共產黨創始人胡志明

在東京灣事件之前,越南國內總共存在著這樣三股派系:一是北越胡志明共產黨政權,受到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的支持;二是南越的親西方政權,受到英國法國等西方陣營的支持;第三是廣泛存在於南越境內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這一派勢力是有北越政權在南越政權境內所建立的一個反抗組織,在自成一股勢力的同時為北越所控制。從這三股勢力的對比中可以直接看出,自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以來在南越和北越斷斷續續的武裝衝突中,北越逐漸佔據了有利的戰略態勢,並大有推翻南越親西方政權的勢頭。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越南遊擊隊

基於這種形勢的判斷,美國總統肯尼迪決定在越南開展有限度的特種戰爭,逐步派遣特種部隊和軍事顧問服務於南越政權。雖然在後期美國在南越的特種軍事人員已超過萬人,但其主要目的仍是幫助南越訓練和建立軍隊,並執行部分特種作戰任務,實際上這一期間與北越抗衡的仍是南越軍隊,美軍人員仍屬於南越軍隊體系,然而自東京灣事件後,美軍將大批整建制的部隊投入越南戰場,美軍自此成為越南境內第四股勢力。越南戰爭也由一場以內戰為主的戰爭發展成為一場國際戰爭。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越南戰爭中的美軍

東京灣事件也稱之為北部灣事件,發生在1964年8月2日。當時美國和南越軍隊針對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巨大壓力,開始執行一項代號為“34A”的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針對北越境內地區的滲透、破壞和襲擊。1964年7月30日夜,在“34A”行動計劃的指導下,一支南越海軍突擊隊在美國炮艇載具的幫助下襲擊了北越義安省海岸外的紐島和清化省海岸外的湄島,襲擊之後南越海軍突擊隊撤離,北越海軍隨即派出魚雷快艇群展開追擊。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越戰中的南越軍隊

8月1日美國海軍驅逐艦馬多克斯號駛向越南北部灣海域收集情報。8月2日北越海軍的三艘魚雷快艇與美軍的馬多克斯號驅逐艦相遇。北越海軍魚雷艇率先開火,現有充分的資料表明北越海軍的魚雷艇極有可能誤把馬爾克斯號驅逐艦當作襲擊紐島和湄島的敵軍,馬多克斯號驅逐艦迅速發起反擊,停在附近海域的美軍提康德羅加號航母聞訊迅速派機趕來支援,最終美軍以極其輕微的代價重創北越三艘魚雷艇。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美國海軍驅逐艦馬多克斯號

由於是北越軍隊首先開火,雖然此前美國曾參與南越軍隊的作戰,其中也不乏北越作戰人員,但戰爭範圍限制在南越境內,而且其作戰名義仍屬於南越軍隊,是一種內戰性質。而這次事件是北越正規軍和美軍第一次直接的、公開的正面衝突,這次事件無異於是宣戰。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越南戰爭中的美軍

作為回應,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8月3日宣佈美軍軍艦將繼續維持在越南北部灣的巡邏狀態,8月4日美國有單方面宣佈旗艦船遭到越南海軍襲擊。這一事件似乎一石激起千層浪,珍珠港事件不宣而戰的陰影一直埋藏在美國人的心理,美國媒體對東京灣事件進行了十分詳細的報道,此前美國普通民眾對越南戰爭關注度在這一事件後迅速提升,《先驅論壇報》、《美國雜誌》、《太陽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眾多媒體的口風空前一致,強烈呼籲美國總統約翰遜對於北越的挑釁行為給予必要的反擊。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美國國會大廈

當時的美國政界雖然走出麥卡錫主義的陰影,但仍然對共產主義的擴張十分敏感,在他們當中普遍流傳著一個多米諾骨牌觀點,他們認為一旦越南淪為共產主義國家,那麼老撾、柬埔寨、泰國甚也將為共產主義所控制,因此針對這次事件美國國會也取得了共識——必須做出強硬的反應。1965年8月7日,美國國會以兩票反對的絕對優勢通過了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美國總統採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證美國的安全和戰略利益。所以這才有了文章中開頭的那一幕。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麥卡錫

東京灣事件是越南戰爭中的轉折點,它直接引發了東京灣決議案的通過,這一法案的頒佈使得越南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越南戰爭的性質由內戰轉變為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雖然此前也有大量美軍人員參與越南戰爭,但以此事件為標誌,美軍取代南越軍隊成為對抗北越軍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中堅力量。美軍正式陷入越南戰爭泥潭。

越南戰爭中的轉折——東京灣事件

法案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