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文道:疫情危機下的經濟形勢與就業

梁文道:疫情危機下的經濟形勢與就業

授課老師 | 梁文道 作家,看理想APP策劃人

在大蕭條來臨之前,以及來臨的時刻,我們能不能重新思考今天的經濟政策?對於社會資源的安排,我們是不是值得做一些根本的重新探討和置疑?

在今天這樣的一個疫情蔓延全球的時刻,是時候對這個世界,多一種觀看的角度;對這個觀點交鋒不絕、不同聲音此起彼伏的輿論場,是時候保持一個有距離的觀察,甚至批判的可能。

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

疫情危機引爆經濟結構性問題

我們現在面對的危機,這個由新冠肺炎蔓延全球所造成的危機,可能只是一個導火索。

或言之,新冠肺炎只是點燃了危機,而很早以來,易燃的氣體或者液體已經充斥其間,等待一點小小的火星而已

那麼,這個危機實質上是什麼呢?那就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直長期潛伏的問題。

事實上,目前全球很多經濟學家都已經認識到這個現象,甚至,早在這一次的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有很多的學者、專家和分析人士做出預期——美國股市長期以來的興旺表現什麼時候會有觸礁的那一刻?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經濟學家大衛·布蘭弗羅過去曾經在英格蘭銀行任職,他比較有名的一個事跡是在2007年就曾經在演講中提出,他預感到一個金融危機即將爆發。

他當時提出一個 “

The Economics of Walking About” 的概念,就是說一個經濟學家應該關注什麼呢?與其多看很多數字,不如去看新聞報紙的頭條,去聽街頭巷尾老百姓在聊什麼。

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

那麼,他為什麼要提出這樣一種看起來並不嚴謹的獲取信息的方法呢?

就是認為在今天的市場上,很多動搖大家信心的重要因素,我們每一個人可能早就在生活的範圍內有所感知。

這一次,同樣也是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布蘭弗羅

就已經提到,美國股市即將面臨重大調整。也就是說,美國股市現在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是美國經濟發展長期以來的問題,也代表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發達經濟體的一些問題。

那麼,這個問題是什麼呢?

▍1. 結構性風險被點破

過去十年,美國勞動生產率沒有大幅的提升,但是儘管如此,美國GDP還是保持了比較穩健的增長、就業市場維持了大體的穩定。

現任總統特朗普一直以來把美國的就業情況作為自己足以誇耀的功績,並認為就業指標非常有利於自己的連任,常常拿出來宣傳。

但是,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現在每一個勞動力的產出其實並沒有提高,這意味著GDP的增長存在泡沫現象。

▍2. 準備面臨長期的經濟蕭條

現在泡沫爆掉了,全球即將面臨一場類似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這是全球經濟學界很多學者的共同擔憂。

最近,全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努力出臺政策,延續寬鬆的路線,很多發達經濟體的央行降低利率,甚至達到負利率。

我們此前認為,央行不會輕易使用的武器底牌都紛紛亮出。

但是,接下來還能怎麼樣?市場會不會有足夠的信心?依然是一個問題。

▍3. 短期關注保障就業

在長期而巨大的經濟風險之下,政府短期內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就業。

另外,我們今天還要試圖探討上述三點之間的關聯。

應當注意到,經濟學的探討,可能不能僅從經濟學的範圍來看,而是要放在一個更大的政治、社會和歷史背景之下。

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

勞動生產率與就業形態變遷

簡單回顧一下,過去十年,美國的整體勞動生產沒有提高,但是就業人口依然充分。

何以如此?因為今天大部分新增就業,都不是上世紀80、90年代大家較為習慣的、穩定而長期合約形式的中長期就業,而是短期零散的合約形式。

回想中國因疫情大規模隔離和封鎖的時期,維持社會在某種程度正常運轉的一線勞動者,比如送外賣的人員、馬路清潔工、維持物流運轉的工人等等,他們中的大部分合約形式都是是非中長期合約。

事實上,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短期聘用形式的增加大量存在,數字逐步增加,不僅是在發達國家,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

以旅遊業為例,當時2008年金融危機,很多公司都減少了員工不必要的出差,或是降低了他們的出差待遇標準。

但是,這個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也沒有對國際旅遊業造成根本性的打擊。

恰恰相反,2008年以來,全球國際旅遊的次數從2007年的8億增長到了2019年的14億次。而圍繞航空產業,還產生了一些新興的旅遊服務業,比如Airbnb、相關的旅遊酒店住宿提供網站業務都有大幅增長。

而圍繞旅遊產業的就業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今天,在全球旅遊業提供服務的人員,從酒店、民宿內部的清潔服務,到酒店、民宿背後的供應餐飲業、食品行業、加工製造行業等聘用著大量的非正式、非長期合約的員工。

除此之外,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可能進一步取代現在專屬於某些人的工作,比如會計師、精算師,甚至律師、醫護人員,都有可能逐步隨著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而被取代

這將會對失業率造成進一步的打擊,越來越多的人會掉入沒有長期合約保障、進而沒有相應退休福利安排的社會制度下。

而我們要進一步追問的是,如果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被動陷入手停口停的狀態,失去工作保障、失去收入,會對社會和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

我們已經看到,即使是在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很多人擔心如果被確診感染,他就要被迫隔離、接受治療,他會擔心自己沒有保險,不足以支付醫療費用。

如果沒有被迫,他甚至不想去接受病毒檢測,那麼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潛在的病毒傳播者,這就將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當越來越多的人處在手停口停的狀態,被迫中斷工作,那麼經濟就可能面臨長期的衰退、甚至步入蕭條,而這些人會進一步面臨失去生活保障的情況。

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

保就業與經濟學的未來

所以,保就業,現在是全球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應該要做的事情。

但是,該怎麼樣來保障就業呢?

有幾種辦法,其中一些辦法是現在很多國家已經在做的,比如說給企業減稅,甚至是直接發錢來幫助企業去繼續渡過難關。

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做法,我們還見到有別的建議也相當有趣。

比如說有一位經濟學家,在過去多年很受關注,那就是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他之所以有大眾知名度,主要是因為10年前出版的21世紀資本論》,這是一本在學術界領域很難得一見的暢銷書,幾乎能夠跟當年霍金的《時間簡史》相比。

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

他在這本書之後,最近又有一部更宏大的鉅著,法文版已經率先面世,而中文譯本據說也將在今年內出現,就是《資本與意識形態》(Capital and Ideology)

皮凱蒂常年有很多合作的夥伴,其中有兩位,一位就是伊曼紐爾·塞斯(Emmanuel Saez),另外一位是加布裡埃爾·祖克曼(Gabriel Zucman)

兩位最近在英國的一份主流報紙《衛報》上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們認為,現在這個全球問題之下,政府應該做什麼呢?政府應該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最後的把關者”payers of last resort

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

這篇文章全名為《This crisis calls for massive governmentintervention: here's how to do it》,中文為《這場危機需要政府的大規模干預:如何做到》,發表於《衛報》,2020年3月18日刊

政府是沒有路可走的人最後可以得到庇佑的地方。

給你庇護的辦法是什麼呢?

並不是像剛才我說的給企業減稅,或者是給企業貸款;而是政府直接出錢去替中小企業支付薪水給他們的僱員,比如丹麥最近就有這樣的做法。

那政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這其實是一個保就業的直接手段。相比於給企業減稅,我們會發現這些做法很違背現在主流經濟學的看法。但是,這兩位學者都認為直接發錢可能更加有效。

因為在這個時候,給企業減稅或是降低貸款難度並不一定就能夠直接保障企業不裁員,而最好的使得大部分人都能夠繼續獲得就業機會的辦法就是直接發錢。

替代企業給員工資薪,或者政府直接發薪給員工,其實是很多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經常討論的問題,即所謂的

“全民基本收入”

這對於主流經濟學界而言,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想法。

所謂“全民基本收入”,就是政府給整個社會的成員一個基本的收入保障,讓全部社會成員都有一個起碼的、有體面、有尊嚴的活下去的辦法,先活下去再說。

那麼,現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是不是去實行或者探討上述路徑的一個好機會呢?

我不敢肯定。

但是,作為保就業的方法之一,“全民基本收入”的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比較認同的一個講法是,至少在面對另一次全球大蕭條之前,現在是時候好好認真檢討,過去幾十年來主導全球經濟政策主流走向的一些想法;是時候去重新思考經濟制度,及其背後的社會政治環境和意識形態支撐。

皮凱蒂在他最近新推出的這本厚達1000頁的法文鉅著中,他想證明的是,事實上從來沒有一種經濟思維和經濟主張能夠中立於意識形態和立場。

當代主流經濟學對於公正和公平的想法存在明顯的忽略,但是,現在是時候把公平和公正重新代入經濟學的討論裡,否則我們的經濟沒有辦法可持續。

希望大家能夠自由開放地繼續去探討,讓我們都能夠在知識的領域、在認知的模式上有更多的啟發及獲得,從更寬闊的背景和視野來思考我們的經濟還能怎麼走下去。

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梁文道:疫情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与就业

*本文根據混沌大學研習社課程內容整理而成,僅為完整課程內容1/10。轉載請聯繫授權。撰稿:三風 版式:三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