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過好“就業”關是對衝疫情對經濟影響的關鍵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問題,關乎著千家萬戶,也關係著國計民生。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我國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對企業發展造成衝擊,也對就業產生了直接影響。在防疫抗疫和經濟復甦中找到平衡點將是最近一段時間各地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多措並舉、精準施策,全力保障企業項目用工需求,切實解決“招工難”“就業難”等問題成為了各級政府首當其衝的“關口”。關鍵時期,如何過好“就業”關,就成為了對沖疫情對經濟影響的關鍵。

目前,多地已經開始精準有序地推進復產復工,然而與復產復工率持續走高相比,工人返崗率卻一直表現不足,仍有較大進步的空間;疫情的突發也給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導致整個市場招聘需求下滑,線下招聘活動停止,畢業生求職受阻,實習中斷。我國農民工總量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務工;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規模創歷史新高。面對兩大重點就業群體,如何實現穩就業?後續還將如何發力?

3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明確了“必須把穩就業放在首位”,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教育部推出“24365全天候網上校園招聘”服務,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服務不打烊,不見面也能招聘;人社部今明兩年將組織百萬畢業生見習,對開放見習崗位的企業將給予3-12個月的政策補貼,同時將通過六個“一批”來促進受影響最直接的農民工就業……

不僅如此,地方上的特色舉措也紛紛出臺,以遼寧省為例,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大力推行線上就業服務,建立公共就業服務“不見面辦理”事項清單,開展網上“春風行動”和就業援助月,通過網上辦事大廳、手機APP、微信等多種方式,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線上“一站式”公共就業服務。截至3月11日,已經舉辦網絡招聘會142場,在線招聘企業3862家,發佈崗位8.3萬個,在線求職4.5萬人次,做到“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另外,瀋陽市一些企業還開通了農民工復工專線大巴,幫助外省、外地職工安全便捷迅速返崗;瀋陽師範大學更是創新“雲宣講”“雲雙選會”“雲面試”等新型招聘形式,讓畢業生實現“宅在家”也能找工作……

解決就業問題,要靠發展、靠服務保障,更要全力解決用工就業供需兩側信息不對稱、配置不平衡的矛盾。多措並舉搭建好人才供需對接平臺,讓更多的勞動者人盡其才,讓更多的企業獲得充足的人力支持。幫助工人返崗復工,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題是把疫情損失降到最低,保障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的關鍵。我們要拿出抗擊疫情那樣的硬核舉措,牢牢地守住就業基本面。那麼,應對風險和挑戰的底氣才會更足,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才會更堅實。(央廣評論員郭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