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感情叫义无反顾,有种大爱叫舍生忘己

十几年前的那场灾难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采访了救援归来的陕西消防总队咸阳支队副支队长杜忠平,听他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救人故事……

前引

陕西总队110人救援队14日来到北川县城入口处,这里山体滑坡,道路扭曲,大量的石块堵塞在道路上,大型车辆无法进入,救援人员以及背着背篓逃生的山民在滚落的大石头间穿梭。陕西救援队的车辆只能停留在离县城近一小时路程的地方。就在他们想办法把车开进去的时候,忽然看到大量人员从县城往外撤离,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上游堰塞湖有决堤的危险。

官兵们有些犹豫,经过商量,他们还是决定组成先锋队进入县城一探究竟。

“北川县已经不成样子了……”杜忠平说。

进入县城内部后,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人触目惊心。比房子还大的石头横在马路中间,有些甚至冲进居民房内。原来的建筑区成为废墟,到处摆放着遇难者的尸体,一些当地老乡站在废墟上,扯着嘶哑的嗓子呼喊自己的亲人。

杜忠平他们在得知堰塞湖暂时没有决堤危险后,立即命令部队肩扛背负抢险救援器材,步行6公里山路进入县城,展开救援工作。到达北川县城后,为了扩大搜救范围,救出更多的被困群众,指挥部决定分成四个小组分片进行搜救,杜忠平被任命为咸阳小分队队长,负责对新城区进行搜救。

1⃣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你们不要过来,这里危险。”——杜忠平在救援现场对官兵们说。

地震发生后,位于山脚下的曲山幼儿园被泥石流推到,14日下午14时左右,当杜忠平带领的救援小分队来到这里,现场一片狼藉。就在大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时,一声微弱的呼救声从废墟里传了出来,顺着声音来源,终于在夹缝中看见了被困的小孩。原来,这个小孩幼小的身躯竟然压在三块楼板的下方,周围是一片瓦砾和钢筋杂物。在不断的余震撼动下,废墟随时都有再次坍塌的可能。

杜忠平凭借过硬本领只身一个人钻进废墟中,一边安慰被困小孩,一边侦察地形,与战友研究营救方案。随后,他带领一名干部和一名战士,带上切割机和救生气垫,实施救援。就在余震不断发生,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倒蹋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向水泥建筑掘进。找支点、查方位、看地形……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努力,五公分的空间打开了,孩子的身体终于能动了,杜忠平立即拉住孩子的脚,小心翼翼的把她拖了出来。被救的孩子叫王荣荣,今年五岁,发生地震时,她正在上课。

在汶川的第二天,杜忠平见到了一位疲惫、忧愁的男人。他试探性的问杜忠平能否去救他的妻子。此前,好几个救援队都没能把人救出来,最终都选择了放弃。

杜忠平没有犹豫。

这位男子的妻子叫刘春燕,是北川县移动公司部门经理。地震时,她正在三楼开会。而现在,移动公司5层的楼房只剩下上面三层露在地表,一层和二层被压碎了。露在地表的楼体倾斜度达三十度以上,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杜忠平一面安排新兵郭斌充当观测员,留心周围山体以及废墟的安全,一面安排其余人员准备救生器材随时准备营救,自己则小心翼翼的走进尚未坍塌的楼内,趴在破碎了一半的楼板上,仔细聆听刘春燕发出的声音,寻找最佳救援点。由于被埋过深,始终无法确定具体位置,只是有了大概的方向。经过现场分析后,杜忠平果断决定,由特勤中队副班长熊永安、张国斌、张雄飞利用碎石机从二楼顶部打洞进入内部,寻找被困人员。

让人意外的是,从二楼顶部进入后,并未看到刘春燕的身影。

无奈下,钻进内部的熊永安只好清理周围碎石,扩大搜救面积。

此时,依然有余震发生。

杜忠平将洞口的救援人员疏散,并把洞口清理干净。他说:“这样,当余震发生的时候,里面救援人员能够及时撤离出来。”

终于,经过努力,救援人员确定了刘春燕的具体位置,离他们从二楼打入的洞口横向约3米的距离。

而这段距离,全是纵横交错的坍塌墙体、水泥板、钢筋、家具等。要想横穿过去,谈何容易!

熊永安、张国斌、张雄飞三个人轮换着进入废墟内部,一点一点的敲碎障碍物,慢慢的向刘春燕被困的方向移动……

2⃣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实在不行,就放弃吧!”——被困人员的亲人对杜忠平说。

十五个小时过去了,针对刘春燕的救援行动一直在缓慢进行着,爬在洞里的熊永安仍一点一点的敲碎障碍物。

这时,已经是深夜了。

山里寒气很重,杜忠平组织战士捡了一些残损的木头在救援现场生起了一堆火。跳跃的火焰把现场照得通亮,废墟也似乎变得温暖。

“围在火堆旁,大家的心情也好些了。”杜忠平似乎对自己带出来的兵存在一丝内疚。

观测员郭斌和几名战士在废墟的后面找到了几辆损坏的汽车。他们拆掉汽车的电瓶和大灯,拿到救援现场照明。稳定的光线代替了扑朔迷离的火焰。

突然,杜忠平发现,刘春燕的丈夫神情有些不对劲。

地震发生后,从绵阳市急忙赶到北川,一直致力于营救妻子的他现在却呆呆的站在救援现场,两眼发直,一声不吭。杜忠平知道,刘春燕丈夫的精神要垮掉了。

这时,又一次余震发生了。救援现场的残楼轻微的晃动着,远处传来滚石的声音。

刘春燕的丈夫咬了咬嘴唇,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他对安抚他的官兵说:“实在不行,就不要救了。我依然很感谢你们。”

杜忠平一愣,随即压住心头的怒火,对刘春燕的丈夫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放心,你们夫妻会团圆的!”

杜忠平的话激励了刘春燕的丈夫,他的眼中重新闪现出了光芒。

也就在那一刻,杜忠平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心里透出一丝愧疚,一丝对家人的愧疚。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陕西震感强烈,他的妻子在紧急避险中腿部骨折,他刚刚把妻子送到医院,就接到了上级成立赴川地震救援队的命令,当他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将照顾妻子的事情委托给战友,孩子也交给自已的朋友看管,主动请缨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然而,妻子并没有怪他,还一直通过短信关心他,鼓励他,特别是他的小女儿,自从他奔赴四川灾区后,每天坚持给他写信,已经写了2000多字了,每次想到这里,这个在部队里呆了几十年的老兵眼睛也湿润了。

3⃣不是兄弟亲似兄弟

“不是我狠心,而是怕你们走失了。”——杜忠平这样阐述不让战士返回营地吃饭的理由。

“救援刘春燕的时候,我们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张国斌的言语里掩盖不住抱怨。

由于道路不通,给养无法送到救援现场,战士要行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把给养背过去。

这一路,也是凶险万分,余震随时发生,山石不断滚落。所谓的路,其实也就是石头间隙。

没有吃饭,只能喝水。而喝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位战士都得吃药。

北川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非常燥热,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会发生疫情。所以,部队规定,每个人都得吃些防暑降温,清热消毒的药品。

观测员郭斌饿的睡不着了。

他凑到在洞口指挥的杜忠平旁边说:“我回营地给咱拿些吃的?”

“不行。”

“为什么?”郭斌有些不甘心。

杜仲平认真的说:“一、现在是晚上,路况很复杂,危险随时存在,很容易迷失方向;二、往返一次需要一个多小时,万一在这个时候把人救出了,需要抬出去,我们人手不够。”末了,他拍拍郭斌的肩膀说,“忍一忍,他们(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比我们更艰难。”

“嗯!”郭斌点了点头。

篝火的亮度在变淡,天逐渐亮了。经过了一夜,大家都明白,离刘春燕被救出越来越近了。

16日上午10点左右,熊永安把压在刘春燕身上的障碍物全部清理完毕,在废墟中被埋压了96个小时的刘春燕成功获救。

这时,杜忠平突然感觉到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