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可是他们因为心智不成熟经常会闯祸,到了青春期也会有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如何教育他们经常都不听话。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很多父母都为此感到头疼,不教育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轻度教育孩子又不为所动,惩罚式的严厉教育又会伤害孩子身心。

对此父母应该从根本上入手,先了解孩子到底是为什么不听话:

1父母要求太高。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有些父母给孩子安排的任务或做出的期盼太高,尽管父母是过来人,知道这样的安排对孩子有好处,但是孩子毕竟还小,他们无法理解父母的用心。

面对如此高要求的任务,孩子们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即,一开始信心就会大幅度降低,也谈不上任何的热情,因此就会不听父母的话,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

2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你叫我干嘛我就干嘛岂不是很没有面子",这是网络上经常会出现的搞笑语句,但其实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尊严,每当父母教育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使唤",如果一味地听从只会让自己在家里越来越没有地位,所以偶尔会有不听话的方式来宣扬"主权",告诉父母:我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孩子。

3不相信父母的话。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就是信任,可是现在很多父母却肆意挥霍与孩子之间信任的桥梁,经常答应孩子的事情做不到,自己的为人处世也让孩子看不过去。

长此以往,父母在孩子心中就成为不讲信用的人,所有的话都是"扯淡",孩子自然就会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和安排,觉得自己不应该与父母"同流合污"。

4父母太啰嗦。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有些孩子本质上是愿意听从父母话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如果父母太过于唠叨,孩子也会听腻甚至不想再听了。

父母有些苦口婆心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但因为频率太高,导致孩子对这些话产生厌恶感,从而变得不想听从,更有的孩子会选择背道而驰,和父母对着干。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父母在知道孩子不听话的理由后应该开始检讨自身。

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所以父母需要知道如何让孩子乖乖听话,用这4种"惩罚"方法,有时候非常管用:

  • 没收孩子最在意的东西。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比起打骂教育而言,这种方式更有效并且不伤害孩子的身心,父母可以适当地没收孩子最在意的东西,比方说玩具或手机等。

父母这样相当于抓到了孩子的痛点,他们无法反抗,只能想办法来"赎回"自己的宝贝,因此就会听从父母的话,但是父母也要掌握好次数,没收太多次孩子可能就会"鱼死网破"。

  • 立场要坚定。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进行口角争辩的时候,都是父母败下阵来,因为他们看到孩子哭泣就会心疼,于是选择跳过本质问题从而去安抚孩子。

但有过一次之后孩子就会懂得如何对付父母,把眼泪当成自己的武器,所以父母要懂得坚定自己的立场,任何事情都要讲道理,哪怕要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也要夹杂着必要的教育。

  • 取消孩子的某种特权。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有些孩子秉性比较顽劣,父母的教育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所以这时候父母也要让他们受到亏损和适当伤害,但不是打骂和批评,而是取消他们的特权。

比方说孩子喜欢玩游戏或打球,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取消他们玩耍的时间,这样孩子就会开始思考自己犯下的错误,因为前后的待遇差距太过于明显,很多孩子一下子接受不了,就会想法设法地听从父母的话来回到当初。

  • 让孩子做家务。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这是一种变相的"体罚"方式,为的不是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而是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行为。

做家务从某种角度上也不算是惩罚,但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习惯,还可以让孩子理解到父母平日里的辛苦,慢慢地了解到父母的爱意,从而反思自己犯错的问题,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经常不听话,父母可以用这4种“惩罚”方式,有时候很管用

归根结底,遇到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还是应该要适当地"惩罚",一贯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屡次犯错,太过于严厉地指责只会让孩子心理受伤,所以父母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教孩子是门学问,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