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企業數字化轉型

2019年,是數字化轉型進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年。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紛紛開始走上轉型之路,雖然各有側重,但核心目標都是利用新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構建全新的數字化體系。中華諮詢蒐集公眾與客戶關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集中疑問,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內涵、實施關鍵點、未來新趨勢角度幫助讀者把握數字化轉型前沿知識與策略。

三問企業數字化轉型

第一問:數字化與信息化區別何在?

最近兩年,“數字化”悄悄替代了“信息化”,從各種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出數字化所指:即把模擬數據轉化成0和1表示的二進制代碼,需要或涉及計算機技術的使用。

信息化時代,因為技術手段有限,對於一個客戶、一件商品、一條業務規則、一段業務處理流程方法,我們只能以數據的形式人為的錄入下來,大量依靠關係數據庫:表(實體)、字段(屬性),把這所有的一切一切都變成了結構性文字描述。而如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一系列新興技新在經歷了前期摸索式發展,並逐漸向產業和行業下沉後,我們大可利用這些技術把現實繽紛世界在計算機世界全息重建——這就是數字化。

具體來說,信息化與數字化有以下區別:

1、從應用的範圍看, 信息化主要是單個部門的應用,很少有跨部門的整合與集成,其價值主要體現在效率提升方面,而數字化則是在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的打通,破除部門牆、數據牆,實現跨部門的系統互通、數據互聯,全線打通數據融合,為業務賦能,為決策提供精準洞察。

2、從數據的角度看,以往的信息化也有很多數據,但數據都分散在不同的系統裡,沒有打通也沒有真正發揮出數據的價值。而數字化是真正把“數據”看做一種“資產”。如果一家企業,能夠通過“數據資產”更好地盈利或者提升企業的效率,就可以說實現了真正的數字化。

3、從聯接的角度看,原有的企業信息化系統是搭建於以往互聯網沒有高度發展的時期,在當時環境下,整體的互聯網發展與目前對比差異較大。目前看企業的信息系統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建立聯接,特別是沒有建立與消費者的聯接,有的企業也沒有打通企業各個單元的聯接、沒有實現企業各個數據單元的聯接。這種沒有聯接所造成問題是:效率低,特別是企業面對內部外部的運行效率非常低下,響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差。

今天數字化發展的環境,一個是互聯網企業形成的平臺,第二個就是移動互聯網把消費者聯結在一起了,消費者可以通過線上跟企業實時交互,不光是企業的生產過程、業務流程要數字化,企業的設備、產品、資源、決策體系都要數字化。聯接對傳統企業來講,一定會在改變企業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方面發揮重大價值,並且在聯接的環境下,一定會重構新的商業模式。

4、從思維方式上看,以往的企業信息化從構建之初,所體現的思想就是一種管理思維。當時所要體現的信息化管理目標就是:管好、管死、管嚴格。所以當時的信息化系統設計的思路並沒過多的考慮用戶需求的便利化,這種建立在管理思維環境下設計的企業信息系統,缺乏有效解決用戶效率的思想。數字化的核心是要解決用戶效率和經營效率,也就是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要高度體現如何有效提升各個系統節點用戶的效率,同時需要藉助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手段,推動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

需要明確的是數字化並不是對企業以往的信息化推倒重來,而是需要整合優化以往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在整合優化的基礎上,提升管理和運營水平,用新的技術手段提升企業新的技術能力,以支撐企業適應數字化轉型變化帶來的新要求。

第二問: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有的放矢?

“數字化轉型”是基於IT技術提供一切所需要的支持,讓業務和技術真正產生交互而誕生的。對於傳統企業信息化建設而言,數字化轉型不僅要對企業自身的狀況、數字化轉型實施環境和成熟度,包括人、投入產出、知識與能力、財務、企業文化是否能接受或適應轉型等進行分析和考慮,還要對標行業標竿,制定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和終極目標。數字化轉型同時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型、甚至顛覆。

具體而言,數字化轉型包括三個方面:

“轉換”:從傳統的信息技術承載的數字轉變成“新一代IT技術”的數字,實現技術應用的升級;

“融合”:從實體狀態的過程轉變成信息系統中的數字、從物理形態的數字轉變成虛擬形態的數字,打通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的數據實時流動與共享,實現信息技術與業務管理的真正融合;

“重構”:適應互聯網時代和智能時代的需要,基於數字化實現精準運營的基礎上,加快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商業等的變革與重構。

企業做數字化轉型之前要多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有的放矢,避免為了轉型而轉型。

1、做數字化轉型的原則是什麼?

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做數字化轉型要明確轉型目標,該做哪些事,解決什麼問題,產生什麼效果,預先要有分析要有考慮。企業應該從思想上、從認知上真正理解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和方法,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認知,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員的認知,轉變思想,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數據為資產,以技術為手段,以人才為依託,構建能快速滿足客戶需求的支持業務創新的技術平臺體系,支撐客戶服務和業務創新。

2、做數字化轉型具體方向是什麼?

企業數字化轉型應該針對那些有瓶頸、有痛點、有難點的環節和鏈條,才算是抓住核心,也有利於集中人財物資源,抓住重要的問題進行解決。比如企業的運營模式、組織架構、工作資源、客戶服務、全方位體驗、創新能力、產品研發、技術能力、服務交付等,要與專業諮詢機構共同通過調研和自查,把痛點、瓶頸、訴求、問題梳理出來,確定轉型的範圍和方向,才能有效推動這項工作。

3、是否具備實施數字化轉型的基礎?

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是數據,數字化就是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收集企業日常運營和創新所需的數據;客戶使用產品或服務的體驗數據;市場變化數據;行業趨勢數據等等,形成企業日常運營的全景圖、客戶全景圖、產品全景圖、市場變化及行業趨勢全景圖等,從而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創造新的業務模式。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挖掘數據的價值,可以發現企業運營中可以改善的地方,甚至開發新的業務模式。如果沒有完善的數據體系做支持,轉型會徒勞無功。

4、數字化轉型實施的關鍵是什麼?

企業數字轉型實施的核心就是“簡單問題規範化”,只有規範業務運行流程,明確環節之間的信息交換內容和格式,才能進一步確定每個環節應該以什麼格式提供什麼內容的信息。只有規範的格式和內容信息,才有可能實現數據信息的數字化、結構化的定義,也才有可能支持信息在流程鏈條上的全連接。

此外,數字化轉型過程也需要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做數字化轉型要允許一定的試錯,試錯以後快速迭代,在探索中前進。同時,企業要建立清晰的激勵機制,從考核和薪酬獎勵方面鼓勵團隊推進數字化轉型。

三問企業數字化轉型

第三問:數字化轉型新趨勢在哪裡?

隨著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對傳統產業衝擊的不斷加強,數字化轉型升級已成為各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全球企業的共識,研究預測,未來數字化轉型將出現三大趨勢:

第一,數字經濟將佔據半壁江山,企業轉型更加務實

2021年全球數字經濟佔整體GDP的50%,中國佔到55%。為了支持數字化轉型,企業支出或者ICT廠商的機會,從全球1.2萬億美元到2019年的1.7萬億美元,2020年全球整體ICT大約4到5萬億美元,30%-40%都與數字化轉型相關。數字化轉型將進一步從戰略落到實處,企業將改變視角,進行更為務實的選擇。

第二,未來數字化平臺的重要性日趨凸顯,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

平臺的智能核心是現代化混合雲平臺。談到混合雲平臺,數據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內部可以產生洞察,對外部數據產生行動。有了智能核心,如何把業務系統集成起來變成服務,同時把平臺服務API化,用於支持創新,成為企業關注的問題。

中小企業可以用公有云平臺,大企業自建或合作建設數字化平臺,其核心是通過平臺的API化,擴大整個業務和整個生態體系,從而讓公司業務創新有非常好的基礎。到2020年,全球部署實施數字化平臺戰略的機構所佔比例會達到60%。

未來,數據的分析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龐大的數據中蘊含著人腦難以處理的信息,應用機器學習收集和分析,數據業務決策將變得更智能。

第三,新技術不斷進化,基於信息的產品與服務將大行其道

數據信息如何與傳統產品結合起來。全球許多國家地區制定了數字經濟相關戰略,各個國家把數字經濟、數字化轉型作為大的國家戰略。從微觀來看,企業數字化轉型一定會引領企業的未來。

新技術將不斷進化,企業將保持不斷吸收、學習、成長,通過使用5G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一系列強大的新興技術,開始試點並快速部署,企業的轉型之路將被帶入新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