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孫楊:對孩子的愛與害只有一線之隔

0.先說結果,傷孫楊

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院(CAS)針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訴孫楊、國際泳聯(FINA)一案作出仲裁裁決:孫楊因為在2018年9月的興奮劑檢測中存在違規行為(違反FINA反興奮劑條例2.5:擾亂反興奮劑檢測的任意一部分),被禁賽8年。

不吹不黑,客觀地注意三點:一是這次裁決並不是最終結果,雙方可在30天之內上訴至瑞士聯邦法院,進行最終裁決。孫楊明確表示要上訴。二是禁賽原因是孫楊沒有全力配合反興奮劑檢測,並不是服用興奮劑等違禁藥品。三是孫楊以前的成就仍然有效。

還需要注意的一點,瑞士聯邦法院只能審查CAS的仲裁程序是否合法,而非對事實認定進行審查。近10多年,瑞士聯邦法院撤銷CAS的仲裁結果的,只有6例。孫楊上訴翻案成功概率不高。雖然CAS仲裁報告第369條也指出,孫楊可以在明年,向國際泳聯申請縮短禁賽期。

也就是說,如果瑞士聯邦最高法院不支持孫楊的申訴,孫楊註定無緣東京奧運會,不過孫楊可以在明年向國際泳聯提出申訴,至少從目前看,在理論上孫楊有望縮短禁賽期。但是下一個奧運週期,那是在4年之後,屆時33歲的孫楊還能保持這個狀態麼?

一代天驕,輝煌職業生涯可能就此告終。

傷孫楊:對孩子的愛與害只有一線之隔

孫楊的回應

1.孫楊母親“似乎”對兒子起到了最有害的作用

作為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男子400米自由泳奧運會紀錄保持者,3枚奧運會金牌和11次世錦賽冠軍獲得者(中國男子游泳世界大賽金牌共18枚,孫楊獨佔14枚),史上唯一一位男子400米自由泳世錦賽四連冠獲得者……根據裁決,孫楊這些成就仍然有效。

難怪媒體盛讚,孫楊是迄今為止中國體育史上,唯一一個在國際主流項目達到獨孤求敗境界的運動員。

然而,這位年僅29歲的游泳天才,職業生涯面臨戛然而止的極度危險局面。

傷孫楊:對孩子的愛與害只有一線之隔

對整個事件歷程回溯,孫楊的經紀人難辭其咎,在抗檢事件中極為不專業,在聽證會上極為不專業。這樣的經紀人為什麼不辭退?抱歉,孫楊的經紀人是他的母親——楊明。

2019年11月15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舉行的歷史上第二次公開舉行聽證會。聽證會持續了足足11個小時,結束後,孫楊母親楊明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記者哭訴:他們不給我機會說清楚……11個小時都說不清楚,還能怪誰?

3月4日,在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宣佈對孫楊禁賽八年5天后,CAS官網公佈了長達78頁的仲裁報告,對案件背景、審理過程、判罰原因等敏感問題一一作答。報告中,孫楊母親的名字被12次提及。CAS甚至直言不諱地寫道:“她的母親似乎對兒子起了最有害作用。”能讓一個專業機構這麼評價,也是實為不易。

傷孫楊:對孩子的愛與害只有一線之隔

CAS報告第66頁

根據收到的證據,專家組無法得出以下結論:DCO對運動員未能聽取警告負有一定程度的責任;或者說,孫楊,他的團隊,還有她似乎對兒子起了最有害作用的母親,有權無視DCO的觀察,即當時的事態發展是孫楊可能無法遵守(這次“賽外檢查”的流程)。

淺析:“as well as his mother, who seems to have played a most unhelpful role to her son”,這裡CAS直截了當地指出孫楊母親“似乎”對兒子起到了最有害的作用,可以看做CAS對此次事件中,對孫楊母親做法的總結,甚至表達了對孫楊母親的態度。同時,CAS點出孫楊一方應該尊重檢察官的權威,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說明。

你最信任的人,不一定是最專業的人。時間撥回到事件的源頭,2018年9月4日,“抗檢”事件。那天晚上10點,國際反興奮劑檢測機構(簡稱IDTM,此次聽證會起訴方)受國際泳聯委託前往孫楊住處進行藥檢,在檢測過程中,孫楊對檢測人員身份提出質疑,並拒絕了尿檢,原本已完成的血檢也被銷燬。 拒絕帶走血樣和尿樣的後果,如果當晚有專業人士在現場提醒孫楊等人其中的利害,孫楊本有機會逃過這次八年禁賽。

但是並沒有,而作為楊明當晚的表現除了聯繫隊醫和上級,除了質疑檢測官和試圖報警,並沒有提醒孫楊這樣做的後果。作為一個母親,隨著孩子性情倒是沒有錯,但是作為一名經紀人,不懂專業知識也不要緊,沒有聯繫專業人士,沒有調動資源,闖下大禍,難辭其咎。專家在聽證會後表示,“難以置信,孫楊團隊將關乎一名世界頂尖運動員職業生涯完全繫於己方對規則的主觀理解”。

同樣,聽證會上,孫楊團隊的翻譯錯誤百出,甚至錯將“200次藥檢”翻譯成了“200毫升”,這樣的團隊表現實在說不過去。

2.成也楊明,敗也楊明

孫楊出生於浙江體育世家,名字取自父母姓氏。 母親楊明曾是浙江女排主力。

正如楊明自己微博所言,22年過去了,無論訓練還是比賽,無論是他(孫楊)贏得勝利的時候還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楊明都陪著他(孫楊)。

不得不說,楊明是一個非常愛孩子的母親,也是一個支持自己孩子事業的母親。孫楊能取得這麼多的成績,軍功章自然有楊明一份。

楊明365天為兒子煲湯的事情早就被外界熟知,即使在孫楊父親遭遇嚴重車禍的時期,母親在照顧孫楊父親的同時,為孫楊煲的湯也是沒有一天落下的送到孫楊手中。

盛名之下,難免嬌縱。從孫楊的公眾形象來講,楊明更多是一個過於溺愛孫楊的母親。

早在2011年武漢全國游泳冠軍賽,楊明要求搬進運動員酒店同住,遭到了中國游泳隊的反對,但在孫楊退賽的威脅下,隊伍最終讓步。

2011年上海游泳世錦賽,孫楊和教練朱志根的溝通越來越少,而楊明參與孫楊訓練的時間越來越多。賽後,孫楊在獲得400米自由泳冠軍之後身穿私籤的運動品牌運動服出席新聞發佈會,引起中國游泳隊的不滿,次日媒體見報,楊明立刻動用各種關係刪掉網稿。

2012年,紹興奧運選拔賽時,巴西記者專程趕到浙江希望採訪孫楊,但被楊明一口回絕:“你們電視節目在巴西放,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有廣州記者將這件事發布在微博上,隨後楊明給其所在單位打了電話,要求對方進行處罰,“我們孫楊是要取得成績的運動員,你們不要搞臭他。”

2012年,“戀愛門”曝光,孫楊與山東籍空姐“念念”的交往被炒得沸沸揚揚,對方大孫楊6歲,這段感情遭到了孫楊家人的反對,並且導致了孫楊與教練的對立。

自掏腰包、請人代課也要每次陪孫楊比賽,孫楊曾鬧氣沒媽媽陪不游泳

傷孫楊:對孩子的愛與害只有一線之隔

隨後,孫楊2013年與教練激烈衝突;

2013年11月無證駕駛被拘留7天;

2014年誤服禁藥禁賽三個月;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不穿中國代表團官方贊助商領獎服。

…………

直至此次抗檢事件發生。

楊明把所有的愛給了孫楊,但是從孫楊的成長曆程來看,她可能並沒有教給孫楊“規則意識”。

負面新聞讓這個游泳天才,受到了幾多質疑。作為經紀人,作為母親,在形象管理上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

早在2015年, 常年採訪游泳項目的記者紛紛表示,“孫楊本性並不壞,他的媽媽起到了負面作用。”

3.“棘輪效應”:往前一步是害,往後一步是愛?

在教育的過程中,面對孩子的天賦怎麼去培養和開發,筆者認為孫楊母親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全身心的投入,將這個天才少年的天賦挖掘和發揮到了極致。

孫楊雖然面臨禁賽,但是他所達到的高度,是很多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楊明的培養功不可沒。

但是,我們在看待孫楊成長過程,卻發現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經濟學上,有個“棘輪效應”。

所謂的“棘輪效應”是指一個人的消費水平,常常會受限於自己的以前的消費水平和自己所處環境條件的影響。

對於孩子來說,“棘輪效應”就是指家長們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導致孩子習慣了要什麼有什麼,凡事順心,導致孩子在長大後,不能接受那些不順孩子心意的事情發生。

孫楊成長過程爆出的種種正是面臨這樣一個問題。

孫楊要什麼楊明就給什麼,導致“棘輪效應”越發嚴重

孫楊出現的種種負面新聞,楊明都想法設法給他擺平。久而久之,孫楊的規則意識逐漸消失,只專心於游泳,其他已經習慣於母親給他擺平一切事情,但是,很顯然,這次抗檢和仲裁,楊明沒能擺平。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根據父母對孩子的需求的反應程度和是否對孩子建立規則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四種。

在溺愛型教養模式中,父母很少會為孩子建立規則,他們對孩子過度地寬容放縱,同時又一味地沒有節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很顯然,楊明是溺愛型教養模式。

這也是中國教育的一種通病。只要你學習好、只要你成績好,其他方面都無所謂。

北大學生吳謝宇涉嫌弒母案就近在眼前。吳謝宇上學的時候,每天都會和媽媽通話,每次電話約5到20分鐘,主要聊當天的飲食、活動和學習情況。吳謝宇母親謝天琴也很享受這種依賴,因為這樣也意味自己可以完全掌控這個優秀的兒子。但是吳謝宇的一路優秀並不是他自己的選擇,是她母親的一手安排,是她母親強加給他的意志。

學習好遮蓋了很多教育中的問題,而吳謝宇母親,卻認為只要學習好其他一切不重要。

傷孫楊:對孩子的愛與害只有一線之隔

悲劇的產生,總是存在某些必然。在這種必然背後,我們看到的是無數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恰當、不科學。

在前段時間最火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母也是這樣一位強勢的母親。二兒子蘇明成也是一個極其依賴母親的人,但是他沒有像吳謝宇這樣的天賦和能力,所以他成了一個“媽寶男”。在蘇母死後,把自己的生活處理的一團糟。

4.愛與規則並不對立

很多父母不僅不給孩子講授規則意識,甚至為了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帶頭破壞規則。

2019年3月中旬,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高校招生舞弊案醜聞爆發,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多所世界級名校涉及在內。據多家媒體消息,在該舞弊案中,許多家長通過賄賂、欺詐等手段,將子女送入名校。

2019年3月,《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名校招生舞弊案,其中,中國郭雪莉及其父母也涉及其中,花費高達120萬美元。另據《華爾街日報》披露的消息,另外有一個還未公佈的中國家庭支付的金額超過驚人的650萬美元。

傷孫楊:對孩子的愛與害只有一線之隔

父母眼中無規則,孩子能有規則麼?

很多父母有所顧慮:我們鐵面無私地要求孩子,給他建立規則,會不會“傷害”到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其實,社會的規則一直存在,像體育圈等規則尤為嚴格。你不教育孩子規則,將來留給社會來教育?社會的教育可能就是血與肉的代價。

規則意識必須有,有比沒有好,早有比晚有好。

希望孫楊能夠度過危機。

如果危機過後,希望孫楊能換一個專業的經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