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年味,80後小時候過年記憶

小時候一過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殺雞宰羊,儲備年貨,很有過年的氣氛。

前幾天在自媒體看到一個老鄉在自己院子裡架起了大鍋在用沙土炒花生,把我一下子拉回了小時候的記憶中,那時候花生是每家每戶都會種植的經濟作物,小時候吃的花生油、芝麻油都是自己種植自己壓榨,那味道很醇香。

過了小年,村東頭就會支起一口大鍋,這個大鍋的作用可了不得,先是炒花生,村裡幾個壯青年輪番上陣,誰家要炒花生就自己帶花生來炒,免費義務給炒,鄉里鄉親大家聚在一起幹活、嘮嗑、吃花生,好一副熱鬧場景。炒過花生,這口大鍋就開始用來下粉條了,家家戶戶拿來早已準備好的紅薯芡粉,村裡幾個老前輩輪番上陣,誰累了旁邊就有人接上,一般家家戶戶都會下幾十斤粉條和粉皮,過年少不了,粉條用來燴大鍋菜、蒸燜子炒著吃、涼拌吃都是一道不錯的下飯菜。

最後這口大鍋還有一項任務,那就是殺年豬了,村裡有個專門殺豬的人,在他的指揮下,大家有條不紊的分工協作。小時候對殺豬特感興趣,站在那裡一看就是一整天,也不怕那血腥的畫面,看他們退豬毛、開膛、切割、清洗內臟等,感覺很好玩。


久違的年味,80後小時候過年記憶


小時候過年大部分年貨都是自給自足,都是老農民把辛苦一年不捨得吃的家禽、農作物加工成年貨,大公雞宰幾隻,豬和羊宰一頭就是個肥年。

有時候瓜子是平時積攢晾曬的南瓜子醃漬一下用鹽炒一炒,過年再稱上幾斤糖果,糖是我們的最愛肯定是要買的。那時候我們過年有個習俗,大年初一掙糖果,小孩子一起床就三五成群家家戶戶開始掙糖果,你家一把他家一把,到最後每個人都鼓鼓囊囊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之情回到家。每家掙來的糖果都不一樣,有水果硬糖、軟糖、牛奶糖、花生糖等,小夥伴聚在一塊會互相炫耀,吹噓自己掙得糖好吃.....那時候的我們是真快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年大人也會奢侈一把給我們買點小玩具和鞭炮讓我們玩。摔炮、呲花、震天響、沖天炮各式各樣,小夥伴每天聚在一起就是開心玩樂打鬧,想想那時候的我們是真知足。


久違的年味,80後小時候過年記憶


其實做這些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做事的過程,我想這就是大家天天追憶的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