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黨必知的7個點,哦嚯?

20考研已經結束,21考研人必須關心的這些幾個點。

1. 招生人數(統考):

研究生當中有保送上去的,也就是推免生,還有一部分是參加統考招生上去的,我們這些考研的就是指的參加統考的學生。現在的大趨勢是保送生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好學校,更偏愛保送,夏令營。所以這裡也要提一句,想考研的朋友們早考早好,統考招生的比例很可能會越來越低,當然這不是今天的重點。關注該校該專業的統考人數,關係到你有多少機會考上,競爭有多激烈。比方說有的專業每年只招一個人(當然這很極端了),你有多大把握這個人是你呢?水平相當的同一專業,不同院校之間肯定要選擇招生人數更多的。就算是兩者相比,院校可能稍次,但招的人多,也還是要選它。

2. 分數線

主要指複試線,歷年平均分你應該達到的目標。研究生考試的複試線有三種,一是國家線,二是院校線,三是34所高校是自主劃線。先說國家線,國家線是進入複試後最最最低的要求,每年三月在研招網公佈,國家線都過不了基本不可能進入複試了,也沒有調劑的可能。院校線是指現在大多數學校為了控制複試人數,在國家線的基礎上自主劃線,在自己的院校官網上發佈,達到分數線的進入複試。34所高校是自主劃線其實相當於他們自己定的國家線,實際上學校的各個學院還會劃分一次自己的專業線,這些都可以在院校官網上查到。查不到的可以直接參考以往的複試名單。看往年年被錄取考生們的初試成績,加起來去平均值,即為目標分數。

3.報錄比

報錄比很多學校並不會直接公佈,或者根本沒想過公佈,以免學生覺得競爭激烈而不參與報考。所以只能在“民間渠道”自己查,像是我在表格中舉的例子:考研幫/公粽號:大數據考研/中國考研網等。報錄比是指“報考人數:錄取人數”的比例,比例越大,競爭越激烈,自身基礎情況不是很高的同學不要報競爭太激烈的學校專業,以免成為炮灰。

4. 考試科目

研招網和院校官網發佈的招生專業目錄上都有考試科目,這會讓你知道考幾科,分值是多少,大致考什麼內容。尤其是對於跨專業的同學來說,瞭解目標專業考些什麼,是你接觸跨考的第一步,可以看看是不是你能駕馭的領域。

5.專業課參考書目

我之前有個同學選學校,就是回去看,他們的專業課書籍用的什麼版本,是否跟自己本科院校的一致。如果是一樣的版本,其實是一件好事,第一你學過要求的專業書,再複習起來不那麼費力。第二說明兩個學校的老師眼光相近,觀點也會比較相近,你上研後學習也會連貫一些。

6.所在城市

學校所處區域關係著大家研究生就讀期間接觸的平臺、資源還有將來的就業發展,去自己打算就業的地區去讀研是最好的選擇,三年時間可以接觸更多好的資源和人脈,為自己踏上社會搭建關係網,為自己的工作、事業做準備打基礎。

7.導師情況

選擇院校時,師資配置的水平一定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方面。考研的人逐年攀升,雖說上研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但是相比以往,學校的研究生院壓力增大不少,而授課老師人數有限,質量水平不一。大家也都知道,一個好的導師對你的研究生生涯,甚至是整個人生都有重要的影響,多多瞭解還是有必要的。可能初試瞭解的條件有限,導師的選擇只是很其次的,有條件的可以瞭解一下,萬一某位導師是你失散多年的舅舅,那你的上研希望不就大了幾分。(瘋狂暗示:人情社會,人脈還是很有用的。)

8.有無特殊要求

院校官網的招生簡章和目錄要仔細看,上面對於招生的要求有詳細的說明。有的學校,有的專業可能對英語四六級有要求,有的可能很看重本科階段的表現:成績、競賽、論文發表等等。還有的學校對跨專業的同學有特殊要求,還有的不接受跨考。這些都要注意,免得自己一腔熱血想報,但卻沒有資格,竹籃打水一場空哦。

最後,關於資料2021初試公共課資料怎麼找,大家可以去公從號:外星人學士。 自己用了一年了,真心感覺不錯,後期的衝刺、押題找管理員要一下就好了。哪需要花幾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