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被怎麼發現以及治療,又有些什麼特性。


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被怎麼發現以及治療,又有些什麼特性。


新型冠狀病毒發現至今,病毒一直在以新的症狀方式呈現在感染者上。在沒有找到有效“解藥”之前,它可能隨時突變成另一種新的病毒,這對於我們醫療機構和全人類,都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關於他的定義,存在方式和我國關於此症狀的防控要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被怎麼發現以及治療,又有些什麼特性。


一、什麼是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檢測為陽性者。

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被怎麼發現以及治療,又有些什麼特性。


二、無症狀感染者分兩種情形和一個共同點。

1、在經過14天的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即始終為無症狀感染者;

2、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3、共同點感染者核酸檢測都是陽性。

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被怎麼發現以及治療,又有些什麼特性。


三、無症狀感染者既然無什麼症狀,它的發現途徑又是什麼呢?

1、對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

2、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

3、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的主動檢測;

4、對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的主動檢測。

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被怎麼發現以及治療,又有些什麼特性。


四、我國關於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要求。

1、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應於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2、各縣級應在24小時內完成個案調查,並進行密切接觸者登記,將個案調查和密切接觸者登記及時通過傳染病報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上報;

3、集中隔離14天,滿14天后則至少間隔24小時連續採樣檢測:陰性可解除隔離,陽性則繼續隔離醫學觀察。在期間如有臨床表現即轉為確診者;

4、對於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科普——無症狀感染者是被怎麼發現以及治療,又有些什麼特性。


五、無症狀感染者也有感染性,但傳染期的長短、強弱、方式等尚需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但因無噴嚏,咳嗽,病原體排出體外傳染相對少一些。

無症狀感染者也可以說是病毒的基因突變的表現方式。希望人們應多多注意預防,擴散好文,讓更多的人瞭解病毒特性,也是做好事,為國家人民貢獻。謝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