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太狡猾!出現“三陰”感染者,有確診者曾4次陰性

2月8日,一則消息令網友十分吃驚。

據新京報報道,

北京中日醫院醫院出現一名3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通過下呼吸道樣本才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

這一消息迅速登上熱搜,網友紛紛表示“病毒太狡猾了”。

記者注意到,不止北京,多地均出現過核酸檢測假陰性的情況。

根據浙江青田縣今日發佈的公告,一名確診患者曾連續4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直到第5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

而剛剛逝去的李文亮醫生共查了3次核酸,第一次結果未知,第二次為陰性,第三次才為陽性,而這離他起病已過去了23天。

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面對假陰性該怎麼辦?


北京出現“三陰”感染者

有確診者曾連續4次陰性

據新京報報道,2月7日下午,一則消息在網上傳開。消息稱,一位武漢來北京的發熱肺炎患者2月5日在中日醫院呼吸四部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目前正等待轉往定點醫院。此例患者入院前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甲流核酸檢測陽性,因此於1月30日以“重症甲流”收入院。入院後插管上呼吸機,通過肺泡灌洗檢測才發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北京一位三甲醫院呼吸科大夫告訴記者,常規對疑似患者進行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如果出現一次陽性則確診,如出現兩次陰性,則基本可排除感染。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說明病毒隱匿性很強。

“病變發生在肺部,即下呼吸道,有時上呼吸道咽喉部找不到病原。”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丁新民解釋,也因此,會出現該病例通過肺泡灌洗檢測才確診陽性的情況,而現在很難做到對每一例疑似患者都進行下呼吸道標本採樣,這也給確診帶來一定挑戰。

不過,他也表示,目前類似的病例只是個例,普通民眾無需恐慌,在疫情期間,個人防護不可鬆懈。

此外,對出院病人如何判斷和管理,應引起更多重視。

病毒太狡猾!出現“三陰”感染者,有確診者曾4次陰性

視頻截圖

另外,今天,浙江青田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公告,尋找與一名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尚未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的人員。

公告表示,患者章某某,男,51歲,為當地工商巷6號“青田麥餅王”經營者,家住鶴城街道東山路3號,有高血壓、血糖偏高、氣管炎等病史。1月24日開始,章某某有發熱症狀到醫院就診,2月1日起連續4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2月4日在縣人民醫院留觀隔離。2月7日第5次核酸檢測呈陽性,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大半病人核酸檢測會是陰性!

是什麼造成了假陰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2月5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並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對於真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過只有30%至50%的陽性率。通過採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辦法,還是有很多假陰性。

”換句話說,可能有一大半真正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核酸檢測會是陰性。

病毒太狡猾!出現“三陰”感染者,有確診者曾4次陰性

假陰性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不僅會耽誤感染病人的及時治療,同時也會讓一些症狀較輕的病人因自以為未受感染,在社會上流動,並增加其他人的傳染幾率。另一方面,病人出院時如果核酸檢測呈假陰性,則也會讓他們誤認為自己已經治癒,而放鬆了“二次感染”的警惕。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假陰性呢?

多位專家解釋,試劑盒檢測結果不僅與試劑盒質量有關,還與新冠病毒自身的特點、採樣部位、採樣量、運輸和儲存環節,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由多種原因構成,非常複雜。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一位專門從事核酸檢測的國家某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的特殊性,不同的採樣部位對檢出率有很大影響。

他指出,最好的採樣部位是肺部,因為這種病毒分佈在肺部的濃度最大,但要想採肺泡灌洗液,操作複雜,需要儀器和各種引管,且對人的損傷很大,因此只針對上了呼吸機的重症病人;其次是痰,但這次肺炎不像以往的甲流,很多病患乾咳,無痰。因此,

最普遍也最簡單的採樣方式是咽拭子,而咽部的新冠病毒量最少,所以會造成漏檢。

另一位疾控系統內專門研究核酸檢測的專家指出,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人的上皮細胞複製非常慢,因此,在咽部,甚至痰液內,病毒的基數都非常低,加大了檢測的難度。

“有的病人幾次(檢測)才呈陽性,這是正常的。因為可能病人前期分泌的病毒量很少,後期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毒增多,才能檢測出來,”前述研究員說。

另外,是否採樣準確、採到了關鍵部位,也會影響採樣結果。以咽拭子為例,雖然是很簡單的操作,只需要在咽部拿一個棉籤劃一下,但每個醫護人員劃的輕重、多少都不相同。尤其在武漢,在日均檢測量超負荷的狀態下,穿著厚重防護服的醫護人員要實現精準採樣,難度很大。

除了採樣,從樣本運輸到實驗室檢測的諸多環節中,每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造成檢驗結果的不準確。

病毒太狡猾!出現“三陰”感染者,有確診者曾4次陰性

視頻截圖


試劑盒的性能

據第一財經報道,記者諮詢多位臨床醫生和診斷領域專家,他們認為,儘管病毒載量會影響檢測的陽性率,但歸根到底還是試劑靈敏度的限制。

一位長期在一家跨國生物診斷醫療公司就職的員工表示:“核酸檢測技術並不是新技術,早就已經應用於體外診斷(IVD)領域,通過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體外診斷產品主要由診斷設備(儀器)和診斷試劑構成,在核酸檢測當中,就是PCR擴增儀和試劑。”

他指出,試劑和擴增儀是相輔相成的,試劑的靈敏性和特異性的平衡,決定了檢測的精準性。“質量高的試劑一定是靈敏度高、且特異性強的,能很好地對‘灰區’做出處理,這是試劑的核心。擴增儀的作用是將病毒分子放大,能辨識病毒的樣子,從而判斷是新型冠狀病毒還是其他病毒。”這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

他同時表示,標本提取的純度和PCR擴增實驗室的潔淨環境等外部因素也會影響檢測的結果。“容易造成誤檢測的因素太多了。”

果殼特約作者南枝表示,試劑盒檢測限問題也會影響檢測結果。

並不是只要有一個病毒,試劑盒就能檢測出來,只有當採到的患者樣本里的病毒量達到某個值的時候,才能檢測出裡面的新冠核酸。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從幾千米外去看前面一個地方,那裡站著一個人,我們肉眼看不清楚那裡到底有沒有人,或者那到底是個人呢,還是一隻貓貓呢?

但是要是那裡不是站著一個人,而是站著一千個人,那我們就看得到了。

檢測也是,一個病毒檢測不出來,那要是有一千個病毒,那就檢測出來了,這就是檢測限。

這是檢測原理所決定的,不受人的主觀意願改變。

雖然所有試劑盒都會存在這個最低檢測限的問題,但根據試劑盒的好壞,這個檢測限有高有低,在其他指標相同的情況下,檢測限越低的試劑盒,就越好。

據新華社報道,一些一線檢測醫護人員反映,目前,試劑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試劑檢出率在60%-70%,可能導致部分核酸陽性的病例漏檢。據瞭解,目前,國家正在對投入市場的檢測試劑進行質量評估。

病毒太狡猾!出現“三陰”感染者,有確診者曾4次陰性

視頻截圖


CT影像,還是試劑盒檢測?

為防治假陰性病例,武漢對於一般疑似患者,都是檢測結果為“雙陰”之後才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一些定點醫院收治的疑似患者,核酸檢測第一次如果為陰性,體溫恢復正常連續三天以上且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要轉入待出院類集中隔離點進行觀察,按要求進行第二次核酸檢測,被確認為陰性才可解除留觀。

武漢一社區主任介紹,為早日確診,有的隔離點對於疑似患者的檢測,採取首次採樣後隔一天直接再次採樣的做法,而不是像前一段時間那樣,等到兩三天出結果後才再次採樣。

針對假陰性問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等專家曾呼籲,採用CT影像作為此次新冠肺炎主要診斷依據,及時收治、及時隔離高度疑似病患。

國家衛健委日前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已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作為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標準。專家介紹,增設“臨床診斷病例”作為一個新的分型,便於分類處理。

在此之前,武漢金銀潭醫院一些專家已經將CT報告作為病情評估的第一道關口。武漢目前已在改進診斷方法,結合臨床影像和試劑檢測結果,快速篩查疑似病例。

湖北省醫療救治組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表,“咽拭子、鼻咽拭核酸檢測陽性率大概在30%到40%之間,檢測陰性是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就是多次檢測陰性也不能排除。”

“怎麼辦?在武漢和湖北的部分地區,這個時候臨床表現非常關鍵。這些病人臨床表現有症狀,血液裡面的淋巴細胞下降,有肺炎的改變,我們就可以作為臨床症狀,這些病人就要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行診治,這樣的病人應該進行收治。這樣的病人收治之後,就不會因為檢測陰性被遺漏。”他解釋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財經、《中國新聞週刊》、果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