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民國後清朝遺老移居青島

出處:《文史春秋》2011年第8期


進入民國後清朝遺老移居青島

清朝遺老


進入民國後,那些“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王公貴族和遺老遺少,不願意臣服於新的民國政府,便紛紛捲起鋪蓋走人。上哪裡去呢?主要是兩個地方,一是去近的天津,遠的旅順。天津旅順都是進入日本控制區,日本可能早有意圖,比較善待清朝貴族。


另外一個地方,就是德國殖民地青島。先後有100多名遜清遺老紛至沓來,來到青島蟄居,其中,僅副大臣(侍郎)以上者就有20多人。一時間,青島成了遺老聚集之地,自然也成了懷舊乃至復辟的策源地。青島這處避風港,不時地也能在全國掀起一些波瀾,好多復辟陰謀和詭計,正是在這裡發酵、滋生的。


殖民者對遺老敞開懷抱


德國殖民者對前來避風的遺老遺少是來者不拒,以禮待之,甚至待若上賓,讓這些不願當“貳臣”、拖著長辮子、穿著長袍馬褂的昔日權貴們受寵若驚,感激涕零。


德國殖民者佔領青島等地後,實行強權統治,嚴格限制華人出入往來租界。隨著大清王朝的滅亡,富有的清朝遺老遺少一時無處棲身。覬覦著他們的財富,本來對華人移民奉行嚴格控制政策的膠澳總督府,這時也一反常態,簡化手續,儘可能為這些前朝棄兒創造方便。據保存在德國弗萊堡聯邦軍事檔案館的《膠澳年鑑》(1912年)顯示:“有10000至12000名中國人移居青島。增加的準確數字還無法提供,因為為避免混亂,我們放棄了清點移民人數。”一向嚴謹的殖民者敞開了懷抱,為此不惜不嚴謹起來。以往,按照“華洋分治”的辦法,洋人住青島區,華人住條件稍微遜色的鮑島區,大批遺老的湧入,使得這條制度形同虛設,身份顯赫的華人從此也可以在青島區購屋居住了。


在青島很有影響的德國名士、禮賢書院創始人衛禮賢(1873-1930),與這些遺老遺少打交道很多,印象極為深刻。他在其所著《青島的故人們》(德文版)一書中寫道:“德國當局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即如何對待這些逃亡過來的人。值得高興的是,他們採取了正確的態度。只要逃亡過來的各黨派人士遵從該地的規則和法律,他們就會得到保護。”


遺老的追求不盡相同


青島的街頭,招搖過市的遺老遺少,身份顯赫者不乏其人,像恭親王溥偉、陝甘總督升允、內閣協理徐世昌、郵傳部大臣盛宣懷、軍機大臣吳鬱生、鐵路大臣呂海寰、法部侍郎王垿、京師大學堂監督劉廷琛、兩江總督(曾任山東巡撫)周馥、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雲貴總督李經羲、兩廣總督岑春煊、直隸提學使勞乃宣等,至於各府、州、縣級官員,更是不勝枚舉,“各陣營富有影響的、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流亡到青島,他們中的很多人已決定在此定居和創辦工商企業”。


每個人的心思都不盡相同。有圖謀復辟的,如溥偉、升允、劉廷琛、勞乃宣、周馥等;有接受民國“招安”出山當官的,如徐世昌、趙爾巽、周學熙等;有閉門謝客不問政治甘當寓公的,如王垿、吳鬱生等。


最早遷入青島的重量級人物,當屬盛宣懷,此公因推行“鐵路國有”政策而引發四川保路運動和湖北的武昌起義,肇禍之臣,即使不被革命黨拿獲,也不見容於清朝舊主,乾脆到青島來避難算了,1911年10月27日,他進入青島,得到膠澳總督府的庇護。據《申報》報道,他在青島,“初寓西洋亨利大飯店,繼乃出資自買大洋房一所居住,其家眷則時常往來青滬間。盛在青島,出入均有德兵保護,異常戒備”。亨利大飯店即今日之棧橋賓館,他自建的寓所則位於肥城路上。


衛禮賢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在青島以友好的方式接待了第一位客人以後,其他人接踵而至。過去中國黃海邊的一個小漁村,現在成了古老的中華帝國最重要的人物聚首的地方。其中有不少人安居下來,即使他們已經習慣了新的形勢,並在年輕的中華民國擔任了重要的領導角色,他們還是把青島作為自己避暑的好去處。在當時的青島,大臣、將軍、總督、各種高級官員、學者和實業界人物匯聚一堂。”


這些遺老為了安全起見,紛紛選擇在德國巡捕房(今市公安局駐地)附近擇地築屋。如,盛宣懷寓所在巡捕房北的肥城路上,徐世昌在巡捕房東的曲阜路上,李經羲在巡捕房西的江蘇路上。“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官場,讓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腦滿腸肥,金銀細軟不少,只好繞在巡捕房周圍住,求得安全。靠巡捕房最近的寧陽路上,住的遺老最多,當時,中國百姓就把這條馬路叫“贓官巷”,以至於到解放前,很多人只知有“贓官巷”,而不知有寧陽路。


遺老們有錢,購買能力很強,經常光顧大鮑島的中國店鋪,出手闊綽,老字號“瑞蚨祥”的綾羅綢緞及皮貨生意頓時興旺發達起來。《膠澳年鑑》(1912年)記載:“由於大量富有中國人的移入,保護區的商業及工業生活獲得了新動力。內地的好收成刺激了商業,乃至中國商界也經歷了一個好年景。官銀行(山東官辦銀行)在青島開始營業,最大、最有實力的山西錢莊之一——大德通,同樣也於1912年春天在這裡設立了分號,成為中國大錢莊在青島的據點。”


青島這一時期,金融業突如其來地趨向繁榮,銀行票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1911年8月,山東官銀號改組為山東商業銀行,始設分行於青島;1912年9月,香港匯豐銀行設立青島支行;1912年12月,俄華銀行在青島設立分行;1913年10月,日本正金銀行在青島設立分行……


也有熱衷於投資實業的。民國時代,號稱“南張(張謇)北周”或“南榮(榮宗敬)北周”的實業界領袖,堪稱民營資本家的翹楚。其中的“周”,便是周馥的四兒子周學熙(1866-1947)。周家子弟中,周學熙最有經商辦企業的頭腦,1913年來青島,住在湖南路上。據《周學熙集》記載,他曾“購買青島東鄉於村下河山場,地可作塋地,當時暫種樹木作果園,小築三楹,名為‘靜樂軒’,又購買了滄口德人繅絲廠舊址,以備後來改建紡紗廠之用。”其子周志俊後來回憶:“青島在德佔時期,時值辛亥革命。我祖父周馥為前清封疆大吏,後避居青島,我父親(周學熙)到青島侍養。因我父親在北洋辦新政、興工業,別具興趣,遂謀生產之道,以為久居之計。適有德國某親王在滄口辦繅絲廠失敗,我父親遂備價將該廠全部廠基及機器買下。計擁地百數畝,廠房、倉庫、宿舍數百間。鑑於前人繅絲廠失敗,乃改為棉紡廠,向德商瑞記洋行購英國愛色列斯紗機。”


1912年,恭親王溥偉來到青島,在會前街(今萊陽路)建造了宅第,這裡便儼然成了青島的“恭王府”。他與隱居在青島的清朝遺老劉廷琛、勞乃宣、于式枚等組織了以復辟為宗旨的“宗社黨”,溥偉變賣田產和珠寶,換來重金,派人收買徐州的張勳、揚州的徐寶山、兗州的田中玉等軍閥,約定1913年4月7日(癸丑年三月一日)武裝起事,推翻當政的袁世凱北洋政府,復辟清朝統治。由於田中玉告密,袁世凱下令山東軍隊戒備,挖斷兗州至濟南的鐵路,阻止張勳、徐寶山的軍隊北上,並通緝復辟骨幹,從而使“癸丑復辟”胎死腹中。


1913年正月十七日,隆裕皇太后病死,青島的遺老遺少們如喪考妣,由周馥出面與膠海關稅務司阿里文商量,在膠海關前設置祭壇進行祭奠活動。正月二十三日,祭奠活動達到高潮,到場的有周馥等52人,其中留下名字者即達30人,周馥、吳鬱生、呂海寰、王垿、趙爾巽、李經羲等均出場。膠澳總督麥爾瓦德克及其翻譯坤德耳、膠海關稅務司阿里文、禮賢書院校長衛禮賢等德國顯要也參加了祭奠活動。最後發佈《大行皇太后哀臨告文》,寄託其哀思,“孤兒寡婦,千古傷心”,“四方追悼,萬國興哀”、“臣等北海身羈,淚灑旌丘之葛,東朝目斷神馳,姒幄之懸,既痛崇陵之壞土未封,更念衝聖之藐躬誰託。此皆在天之引慟”等語閃現在字裡行間,反映的是遺老們無限惆悵的悲傷與失望之情。


“尊孔文社”成了精神寄託


1913年,衛禮賢與遺老們一拍即合,在禮賢書院中創立“尊孔文社”,以弘揚孔子儒教為名,行懷舊因循之實。衛禮賢見遜清遺老中很多是熟讀經書、出身翰林的飽學之士,決定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在青島掀起光大儒學的熱潮。他在禮賢書院東花園內,建立“尊孔文社”。原本想請周馥出面,不料,周馥不願出頭,推薦勞乃宣主持。尊孔文社懸掛孔子畫像,勞乃宣還煞有其事地陪衛禮賢去曲阜祭拜“三孔”。這個“尊孔文社”,不僅是儒學研究機構,更是衛禮賢與遺老們聯繫與聯誼的紐帶。在此之前,惟有“三江會館”是遺老們定期聚會的場所,有了“尊孔文社”,遺老們平添了一處聚會場所,不僅可以無拘無束地談論詩詞學問,更能深層次地議論政局。


1914年,在“尊孔文社”西側,建起一座圖書館。按照中國傳統,取名曰“藏書樓”。雖號稱“樓”,其實不過是平房,不過卻很高大結實。這個藏書樓是典型的西式圖書館,由恭親王溥偉題寫匾額。5月11日,勞乃宣專門撰寫了《青島尊孔文社藏書樓記》,其中有“革命之變,神州陸沉,學校禁讀經書,私家有授經者,官吏至加以刑罰,人道之不絕者如縷矣。德國尉君禮賢以西人而讀吾聖人之書,明吾聖人之道也,時居青島,聞而憂之,與中國寓青島諸同人結尊孔文社,以講求聖人之道,議建藏書樓,以藏經籍”等文字。


衛禮賢得益於“尊孔文社”的中國學者,也得益於藏書樓的豐富資料,寫作和翻譯了大量有關中國文化的著作。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宣戰,進攻青島,炮火連天、槍彈橫飛之時,青島紅十字會設於禮賢書院的“尊孔文社”之中,讓很多婦女、兒童在此躲避戰火,成了戰爭中的避難所。


衛禮賢自己後來在《青島的故人們》中回憶道:“有這些聚會作基礎,我們毫不費力地成立了儒教協會。成員除我之外,還包括許多住在青島的中國官員。錢籌措到了,圖書室建立起來了,裡面彙集了不少珍貴的中國書籍。圖書室旁邊還設立了研究室和休息室。我們的想法是為了將來,挽救已處於極度危險境地的中國文化財富。我們希望通過翻譯、講座和出版的方式,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康德的著作被翻譯成了中文,中國的經典也被翻譯成了德語。我們希望在遠離中國革命風暴,位於山海之間、風景如畫、寂靜的青島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當建築物的奠基石落下時,籌建者的期望都很高。工程擬於1914年夏季完成。但到那時事態卻發生了人們預料不到的變化,戰爭爆發了,建築經歷炮擊,不過未受損傷。戰爭期間,有數百名德國婦女和兒童躲避到了青島,圖書室似乎成了德國人社團的起居室。這裡舉行講座、音樂會和戲劇表演,兒童們也在這裡度過自己的節日。漫長的等待由此變得可以忍受,知識的刺激幫助在場的人度過了慘淡的歲月。這座建築以這種方式達到了文化的另一種目的,成為中國文化送給臨時居留的德國人的精美禮物。”


“民國第一案”兇嫌藏身嶗山


1913年3月,上海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國民黨領袖宋教仁遇刺案,這就是所謂的“民國第一案”。此案是在“竊國大盜”袁世凱和國務總理趙秉鈞指使下,由內務部秘書洪述祖直接指揮,上海幫會分子應夔丞收買刺客武士英制造的。案發後,應夔丞和武士英被上海法租界巡捕房逮捕,洪述祖與應桂馨來往密電被查到,真相大白於天下。洪述祖便舉家逃往青島,得到膠澳總督府的庇護,在嶗山九水築別墅,稱觀川臺,自稱觀川居士,過上了隱士的生活。後又耐不住寂寞,1917年潛回上海時被捕,1919年被處決。


清朝遺老在青島的生活,當時在新聞媒體上鮮見報道,畢竟,這是一群被邊緣化了的人物。可是,文學作品卻有生動的體現。膾炙人口的要數紀實性章回體小說《桃源夢》。這本書的作者不詳,署名“燕齊倦遊客”,模仿《官場現形記》,將1912年至1914年間清朝遺老在青島的隱居生活惟妙惟肖地進行了描寫。開宗明義,就是“話說山東半島的東南角上,有一個海港,叫做琴澳港……靠海最近之處叫做琴島。琴島的北部叫做大抱島,大抱島迤北叫做小抱島,總稱都叫琴島……原來是極有名的通商口岸。由琴澳港西往濟南府不過九百里路。”《桃源夢》從琴澳港被某國人藉口強佔講起,重點描寫了辛亥革命後清朝遺老在此的生活,結束於1914年該港灣又被亞洲某國人佔領,“桃源已去,大夢初覺”。


《桃源夢》最初由民權出版部1917年出版第一版,目前僅中科院圖書館藏有該版樣書。青島市圖書館保存的是1934年上海時敏書局出版的第三版。既然能出到第三版,可見銷量不錯。這本書,以當時人的敏銳視角,描摹了遺老們在青島的生活原態,雖有虛構演繹的成分,但總體上能反映出這個特殊群體在青島的歷史真實,彌足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