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時光如梭,歲月變遷在我們撫州的發展歷程中臨川區的鄉鎮經歷了
多次增建、裁撤、合併變動才形成了如今你我熟知的鄉鎮格局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今天圈圈就整理一下臨川建區以來那些“消失”的鄉鎮撫州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華溪鄉(鎮)2001年11月8日撤銷華溪鎮,劃歸羅湖鎮,鎮政府駐華溪街。如今的羅湖鎮位於臨川區北部,東鄰太陽鎮、七里崗鄉,西界唱凱鎮,南連湖南鄉,北靠雲山鎮。鎮政府所在地距區政府所在地上頓渡18公里。316國道穿境而過。鎮域地勢較低,是撫州的“鍋底”,撫河、東鄉河、金臨渠道等水道縱橫交錯,水源豐富,土地肥沃,是贛東地區十萬畝高產穩產商品糧基地之一。

蓮源鄉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原蓮源鄉小學)

蓮源鄉位於臨川區南部,有公路北接臨(川)南(城)公路。1958年屬榮山國營墾殖場,1961年析置蓮源公社,1968年併入榮山公社,1973年復置蓮源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0.54萬,轄棠下、蓮源、婁家、南坑、大雷、小雷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蓮源,距市區36千米。

蓮源鄉在1999年撤鄉設鎮。2001年12月,劃歸榮山鎮。

三橋鄉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三橋鄉)

2001年,撤銷三橋鄉,劃歸高坪鎮。

1958年設高坪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7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高坪、櫟江、樟溪、下週、古坪、老基、戴家、老趙、洽源、城頭、饒山、新坪、爪石、渣溪、東源、林田16個行政村。

如今的高坪鎮位於臨川區西部,東與溫泉鎮毗連,北與桐源鄉接壤,南與崇仁縣比鄰,西與豐城市淘沙鎮隔山相望。面積123.2k㎡,人口3.4萬人。26個行政村,93個自然村。鎮政府駐高坪,距上頓渡城區22千米。溫(泉)新(坪)、高(坪)爪(石)等公路過境。

紅橋鎮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1984年5月31日,設置紅橋鎮,管轄紅橋公社的範圍,2001年12月原溫泉鄉和原紅橋鎮合併為溫泉鎮。

如今的溫泉鎮,隸屬於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該鎮地處臨川區的西端,東靠上頓渡鎮,西連高坪鎮,南與崇仁縣接壤,北和撫北鎮相連。截至2019年6月,溫泉鎮總面積約47平方千米,下轄1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約3.1萬人。 [1] 鎮政府駐紅橋街站前路24號。

2012年,溫泉鎮GDP達到12億元 [2] 。2016年,溫泉鎮被評為江西省特色小鎮。


洋洲鄉(鎮)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洋洲鄉某平房)

2001年12月,撤銷洋洲鎮、橋東街道,合併組建文昌街道。

如今的洋洲鎮位於臨川區東北部,撫河中游西岸。316國道、東(鄉)臨(川)公路過境。1958年設橋東公社,1980年更名洋洲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建鎮。1997年,面積8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剪子口居委會和傅家、勤光、前進、洋洲、西湖、瑤坪6個行政村。


城西鄉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城西鄉某住戶)


2001年,撤銷城西鄉,改設城西街道。管理城西居委會,伍塘、南關、南岸、西岸、東津等5個行政村。2006年劃歸金巢經濟開發區管理。

如今的西街道位於臨川區東北部、撫河中游西岸。距市區5千米。面積17.2k㎡,人口1.28萬人(2007年)。管理城西、伍塘、南關、南岸4個居委會(其中3個屬村委會性質),西岸、東津等2個行政村,47個自然村。辦事處駐西岸村姜家。贛東大道、金巢大道、撫州大道、迎賓大道、玉茗大道、臨川大道等市內主要幹道以及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有公路東接臨(川)八(都)公路。


鄧坊鄉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鄧坊山,文家小學)

2001年12月,撤銷鄧坊鄉,劃歸騰橋鎮。

如今的騰橋鎮位於臨川區東南部,東鄰青泥鎮和鵬田鄉,南接茅排鄉、南城縣嶽口鄉,西靠榮山鎮,北連東館鎮、嵩湖鄉。面積128.4k㎡,人口3.3萬人。轄騰橋街居委會,騰橋、焦坑、石池、新楊、石塘、四遊、皇溪、松崗、陳家、白沙、集源、潭下、鄧坊、榮坊、湖橋、蘭溪、厚源、大塘、文家、饒家、新於等21個行政村,107個自然村。鎮政府駐騰橋,距市區30千米,集鎮常住人口約9000人。(南)昌廈(門)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縱貫全鎮。建有躍進、前進等水庫。

那麼

促使撫州市這些鄉鎮被合併的原因

究竟是什麼呢?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圈圈認為,大致是因為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推進,臨川農村人口資源大量流失,農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等現象日益突出,加上部分鄉鎮由於規模小、密度大、實力弱等問題,稀釋了公共投入,增加了行政成本。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而鄉鎮的合併改變了鄉村的舊面貌,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合理節約了土地,使土地利益最大化。那些曾經熟悉的家鄉名稱目前已儲存在部分撫州人的記憶中了,對新的一代人來說變得陌生

撫州那些已消失的鄉鎮,有沒有你們記憶中的“鄉”!

這些承載著撫州人記憶的鄉鎮

終究在無法追回中漸漸逝去

願撫州的鄉村發展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