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簡單!乾隆“祕密立儲”,原來是有這麼多的考慮!(上篇)

在古代眾多帝王當中,其生前傳為皇帝,為數甚少,其中除個別有意模仿古人古沽名釣譽之外,絕大多數是被迫的。然而乾隆皇帝是一個特例。

不簡單!乾隆“秘密立儲”,原來是有這麼多的考慮!(上篇)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他統治下的清朝,把康乾盛世推向了最盛處,他85歲高齡之時,又主動舉行了傳位大典,自己當上了太上皇。3年以後,壽終正寢。

乾隆為什麼有禪位的思想呢?乾隆皇帝希望自己能夠長壽,在登基舉行的大典之時就禱告上天保佑自己健康長壽,並承諾如果自己能夠長壽,便不會超越康熙的在位時間。康熙八歲繼承皇位,在位長達61年,而乾隆25歲才得以登基繼位,在位60年時已經85歲。可以說這個年齡是清朝歷史上的第一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皇帝長壽為數不多的人之一,因而兌現登基時許下的承諾。

乾隆是怎麼傳位的呢?

乾隆剛即位的時候,由於受傳統建儲觀念的影響,加之缺乏政治經驗,他對秘密建儲制度的認識與他的父親雍正皇帝相背甚遠。

在他看來,秘密建儲僅僅是一種“酌權濟經之道,非謂後世子孫皆當奉此以為法則也”。對於儲君人選標準,他也拘泥於以前立長之舊規,並且下定決心,“必欲以摘子承統,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因此,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剛剛實行秘密建儲,他毫不猶豫地把富察氏皇后所生的皇二子坤班內定為儲君。但非常不幸,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病殘,此後不久他又想內定皇后所生之皇七子為儲君。

然而,事與願違,就在他一門心思想著立摘長子的時候,即將要被立為儲君的皇七子以及皇后富察氏卻先後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底和乾隆十三年(1748年)初死去,乾隆皇帝企圖以摘長子為儲君之立儲計劃成為泡影了。與此同時,皇長子和皇三子不但“全無哀慕之憂”,甚至還有幸災樂禍之意。

乾隆皇帝對此極為不滿,非常憤怒,立即嚴加訓斥並對他們凱艦儲位的非分之想予以嚴厲警告:“此二人斷不可入繼大統”“伊等若敢於聯前微露端倪,聯必照今日之旨,顯揭其不孝之罪,即行正法”。

經過這一事件的打擊之後,乾隆吸取了教訓,並且較為清醒地認識到“建儲一事,亦如井田封建,固不可行於近世也”。為了防止重演前朝爭儲奪嫡造成的悲劇,乾隆皇帝對皇子們的控制非常嚴厲。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已經63歲了,建儲一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乾隆皇帝經過反覆慎重考慮,決心再次秘密建儲。


不簡單!乾隆“秘密立儲”,原來是有這麼多的考慮!(上篇)

正大光明匾

此時,乾隆皇帝在位已近40年,已有相當豐富的各種政治經驗,因而,這次立儲在確定儲君人選之前,乾隆皇帝沒有與任何人商量,即使建儲密旨書寫完並將之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他也沒有向諸皇子以及文武大臣宣示,一切辦妥之後,時機成熟了,才將此事喻知軍機大臣。

建儲之後,乾隆皇帝一方面利用20多年的時間長期考察儲君的品質和才能,一方面又恩威並施,進一步加強對其他皇子的控制。

就施恩方面,乾隆的諸子在1779年後陸續得到了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的晉封,乾隆還經常駕臨各皇子的府邸,以此

來聯絡感情;就施威方面而言,繼續嚴格禁止諸子與外廷官員來往,一旦發覺,則必然對涉及人員嚴懲不貸。

為了保證自己的建儲大計順利實施,不受傳統建儲觀念的破壞和影響,乾隆皇帝還利用一切機會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傳統建儲理論及其帶來的弊病。他認為,“秦漢預立太子,其後爭奪廢立,禍亂相尋,不可枚舉”。

之所以這樣,在於“有太子然後有門戶”“蓋一立太子,眾見神器有屬,幻起百端,弟兄既多所猜嫌,宵小且從而莫測,其儒者獻媚逢迎以陷於非,其強者設機媒草以延其過,往往釀成禍變,遂至父子之間,慈孝雙虧,家國大計,轉滋嫌隙”。他還不遺餘力地大力批駁嫡長子繼承的傳統建儲原則,“至於立長之說,尤非確論”“封以立而喪商,若立微子之庶,商未必亡也”。

不簡單!乾隆“秘密立儲”,原來是有這麼多的考慮!(上篇)

《古今儲貳金鑑》

據此,他斷言“建儲冊立,非國家之福,召亂起釁,多由於此”。為能夠讓廣大臣民尤其是讓諸皇子吸取這些歷史教訓並引以為戒,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十月,他特命諸皇子、軍機大臣、尚書房總師傅等將歷代冊立太子有關借鑑懲戒的事蹟編成《古今儲貳金鑑》一書,這是為秘密立儲做的細想宣傳。

此外,為了使廣大臣民進一步深入瞭解秘密建儲制度的重要意義,他全面論述了秘密建儲的動機和效果。

關於推行這一制度的動機方面,他認為,“蓋不肯顯露端倪,使群情有所窺,此正脫善於維持愛護之深心也”。立於秘密建儲的效果,他則稱康熙皇帝臨終時“一言而定大計”,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後“內外帖然”;他還以自己借建儲密旨即位後“人情亦甚輯寧”為例,指出,“此即不建儲之益,固天下臣民所共見共聞者也”。

據此,他得出結論,“不可不立儲,而尤不可顯立儲,最為良法美意”。為了讓後世子孫牢記並且堅持這一重要制度,乾隆後期,他一再宣稱,秘密建儲是本朝重要“家法”,並要求“世世子孫,所當遵守而弗變”。他進一步斷言,如果後世子孫不實行這一制度,恢復古制,必然會“釀成大禍”。

正是由於乾隆皇帝對秘密建儲制度思想的反覆闡述,才使得這一制度較為普遍地被統朝中大臣所理解和接受,也使得他的這一制度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


上篇完結,下篇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