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笔记34,心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中华文化笔记34,心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二、心学大师王阳明


陆九渊的心学经过明代陈献章传至王阳明,由王阳明大成。王阳明熟稔陈献章之学,其心学可说是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和发展。但因对陈献章心学有异议,且顾及视陈献章如父师的好友湛甘泉的感受,故王阳明平生不大提及陈献章【71】。


中华文化笔记34,心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所谓的“心外无物”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的

王阳明尊陆九渊为心学之祖,两人同样强调人心乃本源的本体论。具体而言王阳明认为“天地万物为一体”,“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心外无物”。和陆九渊的认识论一样,王阳明认为事物为客体,我心未指向它时它就是潜在客体;我心指向它时它才是现实客体,才构成认识关系,所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中华文化笔记34,心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心学认为,一切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客体,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不能怀疑的权威

王阳明所说的心,并非人体一个器官,而是主体的灵明知觉以及其认知能力。心学本质是一种思想解放,主张自我权威的学说,把一切都当作客体,强调一切事物都只是主体的意义和价值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要素,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为转移,反对一切权威。而且王阳明认为不存在脱离我心认识的孤立抽象之“理”,所谓“心在物为理”。他讨论一切问题只是在主客关系中说话,他认为心物不可分,否则就没有意义,“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可以说心学是一门特别强调认识论的哲学。


中华文化笔记34,心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用良知去格物,是心学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王阳明晚年有四句箴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其对一生所学的总结。这四句前两句是说本体论,后两句是方法论,也叫功夫论。本体和功夫本来一体,而王阳明尤其强调在功夫中见本体,也就是用“致良知”三个字洞见本体。在方法论方面,相对而言朱熹理学是由枝叶到根本,阳明心学则是“培其根本之生意,而达枝叶”。他要求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也”。这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所谓“人胸中各自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用良知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任何人包括圣人伟人都要接受自我良知的审判,“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何况其未及孔子者乎?!”其言如拨云见雾,畅快淋漓。应该说心学学者都是不惧权威的,阳明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对比直到今天还存在的习惯将某些人言论当作圣旨的奴才们,实在是一个天一个地。


中华文化笔记34,心学的思想脉络(之二)

理学提倡的静坐读书,客观上导致了只知不行,即便今天也没能改变

最后,王阳明认为本体的自我实现,还是要靠人心去“致”。良知是个“知”,要由“行”来致,也就是最终还要知行合一,由行来实现,所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他认为知行都是良知的自我实现:“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他还认为知行要合一并进而不能分为二事:“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尽天下之学,无忧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对当时只知不行进行了猛烈抨击。


参考文献

71 何静《试探陈献章的自得之学——兼论陈献章与王阳明的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