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茶葉,出水的快慢是影響茶湯滋味的因素之一,時間需合理把握

泡茶時,其中所用水溫極為講究,不同的水溫泡同一款茶出來的風味也會完全不同,所以一般大家在泡茶的時候,都會事先對茶進行了解。知曉茶的特性,然後在沖泡之時,為其選擇最為適合的水溫來沖泡,以使可以泡出此茶最為優質的風味來,這樣也才是使茶盡其味。

沖泡茶葉,出水的快慢是影響茶湯滋味的因素之一,時間需合理把握


沖泡巖茶的水溫需要達到沸滾氣泡的程度,水溫標準是100℃。沸滾過度的水或不到100℃的開水用來沖泡巖茶,不能達到茶該有的最佳狀態。

陸羽(茶經)雲:“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明許次紓《茶疏》雲:“水一入銑,便需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


沖泡茶葉,出水的快慢是影響茶湯滋味的因素之一,時間需合理把握


眾所周知,巖茶的採摘程度相對於綠茶、紅茶來說葉片相對較老,正常採摘一般要等到中開面才開始採摘的,所以在泡茶時需要用到沸水沖泡,不用擔心水溫過高而燙傷葉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激發其中高沸點的芳香物質,讓茶香更顯。
在足夠高溫的沸水衝擊下,可以讓巖茶內部高沸點的芳香物質、水浸出物溶解得恰到好處,香氣、滋味得到更好的釋放,伴隨著水溫一路往下降,低沸點的芳香物質,隨即顯現出來,

故而,用沸水沖泡出來的巖茶,滋味表現會更豐富,香氣更有層次。


沖泡茶葉,出水的快慢是影響茶湯滋味的因素之一,時間需合理把握

水溫的合適也要伴隨著合理的浸泡(坐杯)時間,才能使茶葉的每一泡茶湯達到它最合理的狀態。

出水慢的茶,滋味濃烈,而且會體現出茶葉不耐泡

茶湯的濃烈,主要體現在對舌頭的刺激感上,如苦味、澀味的加強,變得明顯,這些都是刺激感。

出水時間慢,茶葉因浸泡時間過長了,溶解於茶湯中的浸出物就多了,比如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

所以整體上茶湯滋味就更加濃烈一些,刺激感也就更強烈,茶湯喝入口的感覺也就苦澀味重。

因浸泡時間過長,前幾泡茶湯的浸出物較多,導致後幾泡浸出物少了,茶葉就會顯得不耐泡(茶葉內物質總質量是固定的)

沖泡茶葉,出水的快慢是影響茶湯滋味的因素之一,時間需合理把握


出水快的茶,湯水更加柔和,每一泡的茶湯滋味會更加均衡,泡茶的出水時間也是講究技巧的,四個字總結:寧快不慢

第一泡小周建議出水快點,因其經過潤茶(洗茶),第一泡茶葉的內含物會迅速的析出,所以第一泡小周建議出水快些,別聽那些行家要悶泡多少秒多少秒才好。

至於之後的幾泡要以前一泡茶為標準

沖泡茶葉,出水的快慢是影響茶湯滋味的因素之一,時間需合理把握


第一泡如果感覺淡了,第二泡就應該適當的慢出水

第一泡如果感覺濃了,第二泡就應該適當的快出水

正常情況下,後一泡要比前一泡浸泡時間要長一些。所以浸泡時間隨著泡數的增加而增加

這是泡茶的技巧,也是喝茶的習慣,如果茶友是評茶而不是品茶,就忽略小周這所謂的技巧。

這道理也很簡單,出水時間看,茶葉和水浸泡的時間短,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等物質溶解於茶湯的比率較少


真實、不作假,純粹的製茶人:小周同學

緣分是這麼奇妙,讓你找到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